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字花科药用植物有哪些 雪菜(十字花目十字花科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雪菜 十字花目十字花科植物 详细资料大全 雪菜,学名:Bra ica ju cea var. cri ifolia,别名:九头芥、烧菜、排菜等,芸薹属,被子植物门,是芥菜的一种。雪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芥菜

雪菜(十字花目十字花科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雪菜,学名:Brassica juncea var. crispifolia,别名:九头芥、烧菜、排菜等,芸薹属,被子植物门,是芥菜的一种。
雪菜是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茎叶,性味凉,归肺、脾、胃经。具有利尿止泻,祛风散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便不利、痢疾、咳血、牙龈肿痛、喉痛声哑、痔疮肿痛、漆疮瘙痒、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病症,是民间常用的草药。可以外敷,也可以内食。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雪菜拉丁学名:Brassica juncea var. crispifolia别称:雪里蕻、九头芥、烧菜、排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十字花目科:十字花科属:芸薹属种:芥菜分布区域: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区 简介,形态特征,雪菜的品种类型,分布范围,生长环境,栽培技术,技术介绍,栽培管理,病害防治,营养价值,菜式制作,雪菜肉丝,清炒雪里蕻,雪里蕻炒百合,雪菜汤,简介
雪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芥菜种、是分蘖芥的一个变种。雪菜的别名芥菜、雪里蕻 、大头菜 、大芥 、黄芥、芥菜疙瘩等 ,分叶用和茎用两种 。茎用常叫大头菜。最常见的是四川涪陵榨菜 ;叶用常叫芥菜 ,在我国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在江苏、浙江叫“雪里蕻”、“九头芥”、“烧菜”,在湖南、湖北叫“排菜”,它是我国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冬春两季重要蔬菜,以叶柄和叶片食用,营养价值很高,每100g芥菜含热量 24kcal、蛋白质 2g、脂肪 0.4g、糖类 3.1g、膳食纤维 1.6g、胡萝卜素 1.2mg、 烟酸0.5mg、钙230mg、铁 3.2mg、磷47mg、钾 281mg、钠30.5mg、铜 0.08mg、镁 24mg、锌 0.7mg、硒 0.71xg、维生素 A 52μg、维生素 B 10.06mg、维生素 B 20.12mg、维生素B 60.32mg、维生素C 70mg、维生素E 0.74mg。而且由于它富含芥子油,具有特殊的香辣味,其蛋白质水解后又能产生大量的胺基酸。醃制加工后的雪菜色泽鲜黄、香气浓郁、滋味清脆鲜美,无论是炒、蒸、煮、汤作为佐料,还是单独上桌食用,都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形态特征
叶绿色、倒卵形,长45cm,宽11cm,叶缘大锯齿嵌小锯齿,缺刻自叶尖至叶基由浅渐深,近基部全裂,有小裂片3~5对,沿叶缘有一圈紫红色条带,叶面较光滑,无蜡粉和剌毛,叶柄浅绿色,背面有棱角,长7.4cm~15cm,宽1.3cm,厚0.6cm中肋大。横断面呈弯月形,单株有叶片309张左右;单株重1.45kg。 细叶芥菜 :分枝茂盛 ,叶片缺裂深达中肋 ,裂片小而细碎 ,近线状 。叶长在30~40cm,高度在45~50cm,主茎和分枝出叶35~40张。 大叶芥菜 :植株较大 ,叶片宽大 ,叶柄扁平或近圆形 ,叶缘很少缺裂 ,叶绿色 ,间有血丝状条纹或紫色条纹 。雪菜的品种类型
雪菜的品种很多, 基本上可分为 3 大类: (1)板叶型 为江苏、 浙江、 上海等省市的主栽品种类型 , 此类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叶片为板叶, 分蘖强, 产量高。按叶色不同 , 又可分乌叶 、 黄叶、 半黄叶3 种 。 (2)细叶型 为湖南、 湖北 、 江西 、 江苏和浙江省绍兴、 台州 、 金华等地的主栽品种类型, 此类品种的特点是 :叶细碎、 梗重于叶 , 醃制后的折率高达 74 %~ 88 %, 一般高于板叶型 ,抗病性、 耐寒性强 , 但鲜重产量一般不如板叶型 , 醃制后可直接食用也可晒制霉干菜 ,味鲜美。 (3)花叶型 湖南、 湖北 、 江西和浙江临海、 温岭 、宁波和上海一带也多有栽培。此类品种的特点是 :产量高 、 抗病性强 , 但梗粗 、 品质欠佳。分布范围
雪菜一年可种多次,在江苏、浙江一带冬播春收的雪菜叫春菜,秋播冬收的雪菜叫冬菜;在湖南、湖北、四川有四季栽培的习惯,当地称之为“四季雪菜”(排菜)。生长环境
生产地环境包括大气、土壤、灌溉水等,在选择时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近2~3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PH中性或微酸性。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雪菜的栽培技术因地区、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现将鄞州区雪菜开发研究中心在总结浙江雪菜之乡—宁波鄞州区邱隘镇菜农的经验基础上所提出的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一)春菜栽培技术 雪菜 以目标产量4000kg/667m 2为要求,春雪菜栽培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1)育苗 ①苗床选择: 为使菜秧生长良好,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栽培、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多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粘性壤土,如选用西瓜地等旱地做苗床,应在播种前深水漫灌3天,再放水搁燥翻耕,以减少病菌感染。 ②苗床要高标准平整,要做到耕翻、起沟、细锄,达到深沟、平畦、泥碎。同时要施足基肥,基肥的用量;过磷酸钙30kg/667m 2,人粪便1000kg/667m 2,并用农地乐等杀虫剂作土壤处理,以预防地下害虫危害菜苗。 (2)适期播种 在浙江鄞县邱隘,春菜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以10月12日至10月20日为宜,每 667m 2播量以150克-250克左右为宜,稀播的菜秧健壮,根系发达。播种时要力求均匀,播后要加盖草木灰,最好还要加盖稻草或麦草,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种子发芽和出苗。当种子发芽达到80%时应将稻草或麦草拿去,以免造成“长脚苗”。 (3)苗期管理 ①、删苗匀苗: 出苗后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删去密集苗和轧棵苗,第二次删苗在3-4叶时进行,删去徒长苗、细弱苗、无心苗、病苗及其他劣苗,苗距掌握两指宽即3-5cm,当苗长至有5-6片真叶,苗高10-13cm时定苗,此时苗距定为三指宽或每m 2空间有苗135株,秧本比1:15,删苗匀苗时还应顺手拔除杂草。 ②、肥水管理: 如苗期干旱,应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不可太多,否则易造成霉根。苗期追肥可结合浇水、删苗匀苗进行,一般可在4叶期后视苗情亩施尿素2.5-3kg兑水拨浇或浇施1:8-10度的腐熟人粪便,移栽前5-6天施起身肥,每亩用尿素4-5kg左右。 ③、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青虫和黄条跳甲。黄条跳甲可用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或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和青虫可用“一遍净”10-20克兑水50kg喷施。一般每周可喷药一次,整个苗期要防3-4次,以求通过灭蚜来达到防病(病毒病)的目的。如遇多雨天气还应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预防病害的发生。栽培管理
(1)适时移栽并确保移栽质量 ①适时移栽在鄞县邱隘,春菜移栽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5日前。 ②确保移栽质量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在起沟前,本田可用过磷酸钙40kg/667m 2+碳铵40kg/667m 2+复合肥40kg/667m 2或腐熟猪肥2500kg(或鸡粪10-12箩)/667m 2+复合肥25-30kg/667m 2作底肥;移栽时要合理定畦,每畦净畈1.55m,沟宽0.25m,行距0.45m,株距0.35m,沟泥上畈,锄碎即可移栽,移栽密度4000株/667m 2。移栽时还套用“四合一”的肥料(配比:70kg焦泥灰+过磷酸钙2.5kg+复合生物肥肥力高200克+干有机肥10kg)约300kg/667m 2左右塞根,如遇晴燥天气,还套用清水点根,以促进成活。 (2)移栽后的管理 ①补苗保活 栽后5-7天左右,要进行查苗补缺,如遇连续干旱,可采用沟灌以提高成活率。沟灌一般在傍晚进行,以半沟水为宜。 ②施好追肥 春菜本田追肥,一般按农历时间分两个阶段,即年内与年外。年内分两次施,第一次在栽后20-30天,第二次在农历年底前。每次施尿素5-7.5kg,过磷酸钙10-15kg/667m 2,加水1000-1500kg浇施。年外肥也分两次施,第一次雨水前后(2月中旬),第二次在惊蛰与春分之间(3月10日-15日),每次可在行间开浅沟条施尿素15kg+氯化钾10-15kg/667m 2,并结合清沟覆土,以提高肥效。 冬菜的栽培技术 与春雪菜栽培基本相仿,但因为冬菜的秧苗期和生长前期,气温较高,特别在干旱年份,易发生病毒病危害,因此更应重视轮作、选用较抗病毒病的品种,培育壮苗、带土移栽、深沟高畦、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等综合防治措施,并做到适当迟播,鄞县雪菜开发研究中心试验证明,冬菜的播种期以在处暑前后播种为宜,可以避开高温,减轻病毒病的危害。此外还应注意: (1)播种前一天要浇足底水,以利出苗。 (2)要用银灰色防虫网隔离育苗,以预防蚜虫,减轻病毒病危害, (3)移栽起苗前,可喷施“一遍净”,带药“出嫁”。 (4)适时移栽并做好移栽后的大田管理 ①冬菜移栽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苗龄25-30天时进行,移栽的行株距比春菜要密一些,一般畦宽连沟1.5m宽种4行,株距27cm,种植株数:6400株/667m 2左右。定植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下午3时以后或阴天进行,带土移栽(在移栽的当天上午,将苗床浇透水,起苗时用菜刀在苗床上划块,使根系带土),移栽时用“四合一”肥料塞根(同前述),塞根后再施搭根水,以利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触,提高秧苗成活率。定植后要早晚浇水,有条件的可在畦面覆遮阳网,以利成活。生长前期,如天气干旱应在傍晚及时在畦沟中灌水,但不能漫灌。定植活棵后要及时追肥,一般要追肥3-4次,每667m 2每次可用腐熟人粪肥750-1000kg或尿素7.5-10kg结合抗旱,冲水浇施,用肥量应由淡到浓,切不可施浓肥。收获前25天施重肥一次,一般每667m 2可用尿素15kg或碳铵30kg,氯化钾10kg,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②严防病虫害:秋雪里蕻重点是要防治蚜虫和病毒病。 移栽后本田生长前期可每隔7-10天喷施“一遍净”,一般施两次,用量与配比和春菜相同。通过治蚜和其他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3)适时采收 冬菜生长期较短,除30天左右秧龄外,在大田的生长期一般只有60天左右,多在小雪前后就可采收。病害防治
春雪菜病虫害大多发生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秧苗期和生长前期,特别在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应针对不同病虫害对象,及时进行防治,重点是以防治 蚜虫和雪菜病毒病为主。蚜虫一般可用“一遍净”兑水喷施;病毒病防治则要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抗病品种 2.不要选前作为十字花科作物的地来种植雪菜 3.播种密度宜稀不宜紧 4.提倡潮地移栽 5.要及时防治蚜虫。春雪菜生长中、后期因气温日渐降低,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危害。 春菜采收的时间,早熟品种多在4月5日左右,迟熟品种在4月20日左右,采收的时期是以蕻与叶相平时(蕻长约8-10cm)为宜。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菜过老,影响醃制质量。营养价值
雪菜,在江苏、浙江一带又称雪里蕻。 (1)醒脑提神。雪里蕻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是活性很强的还原物质,参与机体重要的氧化还原过程,能增加大脑中氧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 (2)解毒消肿。雪里蕻有解毒之功,能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发生,抑制细菌毒素的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可用来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 (3)开胃消食。雪里蕻醃制后有一种特殊鲜味和香味,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可用来开胃,帮助消化。 (4)明目利膈,宽肠通便。雪里蕻组织较粗硬,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食用纤维素,故有明目与宽肠通便作用,可作为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还可防治便秘,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菜式制作
雪菜肉丝
雪菜肉丝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成菜后,肉丝细嫩,金针菇滑润爽口,软嫩适口,咸鲜微辣。菜色特征 【菜名】 雪菜肉丝 【所属菜系】 浙江菜 【特点】 成菜后,肉丝细嫩,金针菇滑润爽口,软嫩适口,咸鲜微辣。 雪菜肉丝制作方法 原料:主料理瘦猪肉100克,雪菜100克(罐头装)。 辅料 四川郫县豆瓣酱油5克,柿子椒50克,酱油20克,料酒0克,精盐、味素、水淀粉及植物油各适量。 步骤: 1、把猪肉适当切丝,用少许精盐、料酒和水淀粉浆上;雪菜3厘米长切段;柿子椒择洗干净,适当切丝;用精盐、味素、料酒、酱油和水淀粉对汁。 2、锅烧热,放油适量,把肉丝下锅炒散,再把豆瓣酱放入煸炒,待出香味,随即把柿子椒、雪菜一同下锅稍炒,烹入对好的汁,炒熟即可。清炒雪里蕻
原料:醃制后的雪里蕻500克,大蒜末30克。清炒雪菜 做法:将雪里蕻洗净后拧干水,切细待用。锅烧热,加入适量菜油,至七分热时,入蒜末煸香,下雪里红煸炒,炒出香味后略加鲜汤,待汤乾,盛盘中即可食用。 功效:此菜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具有宽肠开胃之功效,适宜于消化不良,纳呆食少,习惯性便秘等病症。雪里蕻炒百合
原料:雪里蕻醃菜300克,鲜百合200克。雪里红炒百合 做法:将雪里蕻洗净后拧干水,切极细,百合洗净待用。锅烧热,下麻油,待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雪里蕻煸炒,2~3分钟后,再加人百契约炒,略加水,下适量精盐调味,旺火烧至百合熟时,即可起锅装盘。 功效:此菜具有解毒消肿,清热除烦的功效。适用于感染性患者使用大量抗生素后致胃纳呆滞,口味不佳者食用。常人亦可食之。雪菜汤
原料:雪里蕻300克,鲜香菇50克,肉末100克,水豆腐一碗。做法:雪里蕻洗净,拧干水待用;油锅中入肉末、香菇丁煸炒,至五成熟时,下雪里蕻,煸炒2~3分钟后,倒入水豆腐,烧滚后,酌加精盐,煮3—4分钟后盛入汤碗中即可食用。雪菜汤 功效:此汤味鲜气香,色泽艳丽,具有开胃醒脾,利尿消肿之功效,适宜于体虚浮肿,四肢倦怠等病症,是水肿病人的食疗佳品.
很赞哦!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