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辛亥革命为什么推举黎元洪 不是革命党人的黎元洪,缘何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火烧 2023-01-25 07:25:16 1066
不是革命党人的黎元洪,缘何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岳忠豪 武昌首义后黎元洪还亲自手刃革命党人,他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临时都督着实令人吃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与当时
辛亥革命为什么推举黎元洪 不是革命党人的黎元洪,缘何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不是革命党人的黎元洪,缘何在辛亥革命后被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岳忠豪 武昌首义后黎元洪还亲自手刃革命党人,他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临时都督着实令人吃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与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黎元洪的个人品性都有关系。 >1、革命形势需要设立核心,迅速稳定。 >虽然起义前革命形势有所高涨,但武昌起义的爆发却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在此也未能坐镇有能够服众的领导。占领武昌城后,群龙无首。革命派本意请黄兴来鄂主持大计,并未立即选立都督,显然是想以黄兴为都督。但是黄兴等有影响的同盟会领导人都不在武昌。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领导人刘公、孙武等领导人或逃或伤。其他革命党人也资历尚浅,难以服众。没有领导核心,革命成果难以保持。在急需安定形势的情况下,有人改推举黎元洪,获得绝大多赞同。 >(黄兴) >2、黎元洪的个人能力、品质突出。 >黎元洪非是传统腐朽的军人,相反起义前,他担任新军21混成协统领,在武昌是仅次于张彪的将领,精于军事,为人厚重,尚称开明。他曾三度赴日本考察军务,两次指挥湖北新军参加朝廷操典,成绩优异,新军士兵和商界都有对他有好感。而且当时的革命党人革命热情有余,但对于权力却不为积极。在考虑都督人选时,只注重“地方资望,为国内所推重”,而不甚计较其与革命的关系如何,立宪派或是封建官僚。在这种情况下,黎成了天然的都督人选。 >(黎元洪) >然而黎并不支持革命,也不愿就任都督一职,连称“莫害我,莫害我”,革命党人朱继烈甚至以死相逼劝其任职,但黎并未就范,革命党人遂将其软禁。而随着革命在湖北地区的迅速开展,黎逐渐改变了态度,并剪去辫子,支持革命。革命党人选出黎为都督后,士兵“鼓掌欢呼”,市民“奔走相告”,可见黎的出任深得人心。黎是一位官声政声较好的官员,他的就任也使得很多商民倾向革命。史载,有民众表示“黎协戎居然革命,足见这不是草莽闹事”,这对于争取民众,拉拢旧官僚归附革命,减轻革命阻力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使得旧势力在其身边集中,又潜伏着使革命变质的危险因素。 >(辛亥革命后成立的鄂军都督府) >黎元洪也正是在这些情况下被革命党人“黄袍加身”。 >参考文献: >1、冯天瑜:《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始末》,《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龚松柏,杨鹏程,何家伟:《黎元洪稳居湖北都督析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苏贵庆:《怎样正确评价辛亥首义都督黎元洪》,《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4、刘艳华:《辛亥革命》,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