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爽怎么败给司马懿的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司馬懿為何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

火烧 2021-09-11 00:47:06 1044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司馬懿為何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 從東漢末年黃巾軍之亂,到後來的三家歸晉,漢末三國動亂了近百年,這期間軍閥割據,天下顛覆,英雄人物輩出。而最後司馬氏能夠一統天下,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此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司馬懿為何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  

從東漢末年黃巾軍之亂,到後來的三家歸晉,漢末三國動亂了近百年,這期間軍閥割據,天下顛覆,英雄人物輩出。而最後司馬氏能夠一統天下,離不開一個人的努力,此人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原本是東漢的臣子,後來成為曹魏的臣子,再後來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後,便篡奪了曹魏的政權,成為曹魏實際的掌權人,為司馬氏改朝換代而奠定了基礎。司馬懿到了七十歲才發動高平陵之變,乾掉了曹魏的親信,奪取大權。

俗話說得好,“人生七十古來稀”,為何司馬懿到了這個歲數才造反?究竟是有所畏懼,還是實力不夠呢?

關於司馬懿的故事,在很多野史小說中都有描述。說他在年輕時就曾經暴露過自己的野心,最有名的就是“鷹視狼顧”,早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就看出司馬懿是巨大的威脅。後來還有什麽三馬同槽的說法,預示著司馬懿要篡曹家的皇位。也正是因為這些事情,導致年輕時期的司馬懿備受曹家人的防備,而司馬懿為了明哲保身只能做小伏低,不顯山,不漏水,乖乖地為曹操效力。

其實早期的司馬懿即便是想要嶄露頭角,都沒有什麽機會。曹操在世的時候,可謂是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先來說謀士,他身邊的程昱、荀彧、賈詡等人,都是頂尖的人才,而武將有張遼、許褚、夏侯惇等忠心耿耿的猛將,打起仗來一點都不含糊。

而當時的司馬懿當時不僅年輕,而且官位也很低。對於這樣的人,曹操根本不會將他放在眼中,也根本輪不到司馬懿給曹操出主意,即便是司馬懿有才華,也無法展現出來。

真正對司馬懿有所重用的應該是曹丕,因為曹丕與曹植奪嫡之爭中,司馬懿是站在曹丕這一邊。最後司馬懿因為站對了隊伍,而得到了展示才華的機會。當時天下紛爭不斷,一個人如果能控制一個國家的兵權,那才叫真正的掌權。司馬懿在曹丕繼位之後一直在升官,成為曹魏政治中樞系統的重要人物,但他主要的工作還是一些政務,並不掌兵。真正的兵權還是在曹氏子孫與夏侯氏子孫的手中。在曹丕看來司馬懿是外人,遠不如自家人來到可靠。

司馬懿最大的本領就是太能活了,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很低,但司馬懿卻很長壽,所以他硬是將很多人都熬死了。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即曹操、曹丕和曹叡,甚至將大權在握的曹真與曹休都給熬死了。曹丕臨死之前,留下的幾個輔佐曹叡的大臣中,就只剩下了司馬懿。曹魏這邊依然沒有那麽多人才可以任用,於是此時的司馬懿開始帶兵,手中有了兵權。

曹叡對待司馬懿與曹操、曹丕完全不同,曹操在世時根本沒把司馬懿放在眼中,而曹丕在位時感念司馬懿盡心盡力的工作,對他也還不錯,至少不會將他當成一個亂臣賊子,處處防範。但是魏明帝曹叡就不一樣了,司馬懿是老爹留下輔佐自己的大臣,在朝中經營多年,可謂是三朝元老,後來又手握兵權,對於這樣的人是一定要防著他的。

所以在曹叡手下辦事的時候,司馬懿格外小心,因為曹叡並非昏君,而自己在朝中的勢力也不夠龐大。曹叡能重用他,也能在關鍵時刻將他踢出局。不過司馬懿的運氣還算是比較好的,當時的曹魏很缺乏人才,而帶兵打仗司馬懿是一把好手。所以曹叡即便是防著司馬懿,卻也不得不重用他。更重要的是,曹叡是個命短的皇帝,年紀輕輕就掛了,他也沒能熬過司馬懿。

曹叡死後將皇位留給了小皇帝曹芳,曹芳年幼肯定是不能處理朝政的,而當時的大權被曹氏家族的大將軍曹爽所掌控,而曹爽並非是一個大智大勇之人。此時的司馬懿雖然已經年邁,卻看到了可以出手反擊的機會。於是,司馬懿故作退讓,讓曹爽放鬆警惕,趁著曹爽與曹芳外出祭拜陵寢之際,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的政權。

此時的司馬懿已經是一個到了古稀之年的老人了,說實話,他之前沒能造反並非他沒有野心,而是他知道實力不夠。無論是曹操、曹丕還是曹叡都是能乾之人,只要有他們在,司馬懿就會被壓製。他所等待的無非就是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直到古稀之年才到來。好在在生命即將完結之際,司馬懿緊緊地抓住了這次機會。

參考資料:《三國志》。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曹爽怎么败给司马懿的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司馬懿為何等到七十高齡才造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