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第几集知道陆文昔身份 皇帝临死前告诉太子:狱中有一个武将,能够让你开创王朝
皇帝临死前告诉太子:狱中有一个武将,能够让你开创王朝
皇帝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为皇位争夺大打出手的事情。清朝时期,九子夺嫡就是为皇位争夺的代表,其次唐朝时期的玄武门之变也是其中之一。总的来说,人们为了皇位,是不择手段,即使是父子,在皇位面前也没有情谊。
历史上皇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能够成为大一统王朝,肯定是与皇帝、谋士和武将有关的。不过在一个王朝建立之后,这些朝代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不得以善终。历史上很多朝代的开国功臣都被开国皇帝所杀,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对开国功臣几乎都是无法容忍的,在历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封赏群臣,可是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性格大变,这让朱元璋感到了不安。皇位的传承绝对不能够出现问题。
于是朱元璋创造了洪武四大案,由此受到牵连的明朝官员达到了数万人之多。大部分明朝的官员在洪武四大案中被处死,由此朱元璋也是受到了争议,毕竟这样杀人,与历史上的昏君几乎没什么区别的。可是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他的做法很奇葩。

众所周知的是,历朝历代能够建立,与武将和谋士肯定是有很大关系的。即使是皇帝本身非常厉害,没有谋士和武将的辅佐,恐怕他也建立不了一个王朝。由此说来,皇帝、谋士和武将是缺一不可,王朝建立之后,治理朝政同样需要谋士和武将。
武将负责镇守边关等地,谋士负责管理朝政。总之谋士和武将都是一个王朝的“灵魂”。南北朝是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政权,总之这时候中原地区是陷入战乱的。哪一位主公拥有厉害的武将和谋士,就能够建立政权。
高欢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肯定是比较陌生的。在南北朝时期,高欢是东魏的权臣,同时也是北齐政权的奠基人。在东魏中,高欢已经是权倾朝野了,根本没有人能够与他的权力相媲美。东魏末期,高欢所立的傀儡皇帝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于是投靠了宇文泰。
后来高欢暂时拥立元亶主持朝政。这时候高欢玩弄权术,权倾朝野,此时的高欢已经控制了东魏,只不过高欢迟迟不称帝。原因就是高欢认为这时候时机不成熟。那么在高欢病重的时候,他将儿子叫到了身边,对他说道:“狱中有一个武将,就是以后的开国功臣。”
高欢说得在狱中的大将就是慕容绍宗。知道此人的肯定是不多的。在南北朝这样的乱世中,慕容绍宗的名字根本不值一提。武定二年,慕容绍宗出任徐州刺史,此时的慕容绍宗已经归顺了高欢。可问题是慕容绍宗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过骄纵。
慕容绍宗的骄纵,让他有了牢狱之灾。当时的高欢评价了慕容绍宗为“常有飞扬跋扈志,顾我能养,岂为汝驾御也”,慕容绍宗在狱中的时候,高欢也没有忘记他。高欢知道,慕容绍宗肯定是有能力的,只不过骄纵的毛病不改掉,后人肯定是驾驭不了他。
慕容绍宗在狱中的时候,高欢征战四方是受到了限制。毕竟像慕容绍宗这样的武将不多,高欢在很多征战中都想到了慕容绍宗的存在。之后高欢病重的时候,想到了慕容绍宗,此时的他仍然在狱中。高欢找到了当时的长子高洋,此时高洋还不是太子。
高欢一再嘱咐高洋,慕容绍宗是能用之人。慕容绍宗从狱中出来之后,对高洋是非常感激的。慕容绍宗不仅仅是脱离了牢狱,而且还官复原职。这让慕容绍宗对高洋非常感激。有了这把锋利的刀,高洋夺取天下的过程就变得简单和顺利起来,很快就当上了皇帝。
高洋建立北齐之后,成为了北齐的开国皇帝。北齐建立之后,高欢被追尊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那么北齐建立后,慕容绍宗也是受到了奖赏,最终的慕容绍宗战死沙场。慕容绍宗死后,他被追认为开国功臣,陪享北齐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