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海瑞有后代吗 上海的历史名胜区有
上海的历史名胜区有
1.上海的历史名胜区有哪些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19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6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4座上海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旧时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
现已修复。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
当时的“百乐门”(Paramont)舞厅素有“远东第一乐府”美誉,“大世界”则是当时亚洲最富盛名的娱乐中心。位于市中心的跑马厅则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跑马场。
顶级影院和酒店亦是荟萃上海。例如,始建于1928年的大光明电影院,是亚洲首部有声电影的放映地。
上海音乐厅则是当时全球音质最好的四座音乐厅之一。国际饭店雄踞远东第一高楼宝座数十载更因其华美吸引了一位少年立下学建筑的志愿,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浦江饭店是亚洲第一座近现代酒店,亚洲第一盏路灯亦在此点亮。和平饭店则被誉为远东第一奢华酒店。
1918年至1925年间,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也曾经在香山路上的一幢欧洲乡村式样的小洋房居住过,他和宋庆龄婚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现被改为孙中山故居。上海行知公园设有陶行知纪念馆。
鲁迅公园(虹口公园)内有鲁迅纪念馆。 上海拥有许多风格迥异的老建筑,其中位于外滩的一组旧时远东第一金融街遗留下来的建筑群一直以来就是上海的标志,例如: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汇丰银行,亚洲第一钟楼海关大楼等。
但事实上在市内还有很多二、三十年代遗留下来唯美的花园洋房,例如丁香花园、沙逊别墅、马勒别墅以及现在被用作上海市少年宫的嘉道理花园等。
2.上海有哪些名胜古迹
崧泽古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赵巷乡崧泽村北。
1959年8月发现,1960年、1974年两次发掘。共有3个文化层,上层为商代文化,中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下层为五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
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等石器,陶器中以印纹硬陶所占比例较大。下层马家浜文化出土的籼稻和粳稻谷粒,对研究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有重大意义。
إ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县马桥乡俞塘村。1959年12月起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
马桥遗址处在冈身地带上,共分4层,依次为唐宋时期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商周时期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纹印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为上海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إ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重固乡钱家泾福泉山周围。
1962年发现,1979年起发掘,面积约2150平方米。发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墓葬及战国、秦汉、唐宋墓154座,出土石、陶、玉、骨、铜器和象牙雕刻器等数千件,其中泥质红衣陶冠残片、稻谷、鱼坠、陶纺轮等器物,距今约7000年。
考古学家也在这里找到了太湖地区原始文化演变的可靠地层依据。إ 龙华塔 【龙华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247)所建,赐额"龙华",藏佛骨、舍利,唐末毁于战火。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忠懿王重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又遭火灾,塔底层被焚,后经修补。
塔为七层,八角形,高40.64米,楼阁式砖木结构,内室方形,飞檐翘角,角下悬铃,随风摇曳。塔每层四面均有门,外有曲杆栏杆。
塔顶风磨铜葫芦,上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姿态雄伟美观,登塔最高处可东眺黄浦江,北观市容。
إ 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是上海最古老的寺庙。
初名重元寺,亦称重云寺、重玄寺、重园寺。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初位于吴淞江北岸,唐朝易名为永泰禅院,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易今名。
因寺离江边太近,寺内仲依和尚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将寺迁至今址。元代诗僧寿宁辑有"静安八景",即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
寺内迄今仍保存着南北朝时的石像、宋光宗题词的石碑与明洪武二年(1369)的大钟,而涌泉已被填没。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
寺内藏明经和珍贵佛像等。إ 青龙塔 【青龙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吉云禅寺塔、青龙雁塔、青龙寺塔。位于青浦县白鹤乡青龙村。
古青龙镇在唐宋时系对外贸易港,海船辐辏,商贾云集,号称"小杭州"。唐天宝二年(743)建报德寺,唐长庆元年(821)改名为福隆寺,同年造此塔。
塔系砖木结构,七级八角,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重建。清康熙皇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称"吉云禅寺塔"。
今略倾斜,仅存砖身。青龙塔是上海地区千余年前就有繁华商业和对外贸易市镇的一个历史见证。
إ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城中山路中心小学内。
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经幢是一种古代宗教石刻,盛行于唐代。

这座经幢用大青石雕刻垒砌而成,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八面,上段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下段刻着题记和捐款者的姓名,各层还刻有卷云、海水、莲瓣纹饰以及狮、龙、菩萨、天王,雕刻精致细腻,技法洗炼纯熟,充分显示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相传立幢之地有涌泉,谓海眼,故在此立一石塔镇之。该经幢是研究唐代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完整的珍贵石刻艺术精品,也是上海最古的地面建筑。
إ 上海01号古树 【上海01号古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古银杏树。
位于嘉定区方泰乡光明村陆家宅。植于唐代后期,树龄逾千年,是上海仅有的5棵千年古木中树龄最长的一颗。
树高24.5米,树冠直径9米,胸径3米。原有14根主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截去9根,外观已不如前。
现经园林局培土,已萌发新枝。إ 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
据文献记载,五代时吴越王钱?建造,初名"龙华教寺",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空相寺",今寺内仍有空相寺西北角界石。明万历二年(1574)赐"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但仍沿用龙华寺名。
以后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重建。寺内保持了宋禅宗伽蓝七堂制,有弥勒殿、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方丈宝殿及西厢配殿。
东西有三层巨檐的钟鼓楼,曾列为上海八景之一("龙华晚钟")。另有罗汉堂、客堂、茶室。
殿东花苑有百余年牡丹1株。尚有"镇寺三宝"中的明代"千叶宝莲毗卢遮那佛"一尊,钦赐"赐承恩堂龙华佛寺之宝印"金印一颗。
另有清代韬明禅寺石幢一座。寺内展览室,陈列历代佛教艺术品。
إ 护珠塔 【护珠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天马山中峰上。
北宋元丰二年(1079)建于圆智教寺后,相传塔内藏有舍利宝珠,每到夜晚就闪闪发光,故称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南宋淳五年(1245)重修。
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各层有腰檐、平座、栏杆。清乾隆。
3.上海有哪些名胜古迹
崧泽古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赵巷乡崧泽村北。
1959年8月发现,1960年、1974年两次发掘。共有3个文化层,上层为商代文化,中层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下层为五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
出土的文物有石刀等石器,陶器中以印纹硬陶所占比例较大。下层马家浜文化出土的籼稻和粳稻谷粒,对研究中国古代水稻种植有重大意义。
马桥古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上海县马桥乡俞塘村。1959年12月起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
马桥遗址处在冈身地带上,共分4层,依次为唐宋时期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商周时期遗存和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纹印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为上海古代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重固乡钱家泾福泉山周围。
1962年发现,1979年起发掘,面积约2150平方米。发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墓葬及战国、秦汉、唐宋墓154座,出土石、陶、玉、骨、铜器和象牙雕刻器等数千件,其中泥质红衣陶冠残片、稻谷、鱼坠、陶纺轮等器物,距今约7000年。
考古学家也在这里找到了太湖地区原始文化演变的可靠地层依据。? 龙华塔 【龙华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247)所建,赐额"龙华",藏佛骨、舍利,唐末毁于战火。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忠懿王重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又遭火灾,塔底层被焚,后经修补。
塔为七层,八角形,高40.64米,楼阁式砖木结构,内室方形,飞檐翘角,角下悬铃,随风摇曳。塔每层四面均有门,外有曲杆栏杆。
塔顶风磨铜葫芦,上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姿态雄伟美观,登塔最高处可东眺黄浦江,北观市容。
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是上海最古老的寺庙。
初名重元寺,亦称重云寺、重玄寺、重园寺。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初位于吴淞江北岸,唐朝易名为永泰禅院,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易今名。
因寺离江边太近,寺内仲依和尚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将寺迁至今址。元代诗僧寿宁辑有"静安八景",即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
寺内迄今仍保存着南北朝时的石像、宋光宗题词的石碑与明洪武二年(1369)的大钟,而涌泉已被填没。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
寺内藏明经和珍贵佛像等。? 青龙塔 【青龙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吉云禅寺塔、青龙雁塔、青龙寺塔。位于青浦县白鹤乡青龙村。
古青龙镇在唐宋时系对外贸易港,海船辐辏,商贾云集,号称"小杭州"。唐天宝二年(743)建报德寺,唐长庆元年(821)改名为福隆寺,同年造此塔。
塔系砖木结构,七级八角,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重建。清康熙皇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称"吉云禅寺塔"。
今略倾斜,仅存砖身。青龙塔是上海地区千余年前就有繁华商业和对外贸易市镇的一个历史见证。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城中山路中心小学内。
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经幢是一种古代宗教石刻,盛行于唐代。
这座经幢用大青石雕刻垒砌而成,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八面,上段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下段刻着题记和捐款者的姓名,各层还刻有卷云、海水、莲瓣纹饰以及狮、龙、菩萨、天王,雕刻精致细腻,技法洗炼纯熟,充分显示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相传立幢之地有涌泉,谓海眼,故在此立一石塔镇之。该经幢是研究唐代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完整的珍贵石刻艺术精品,也是上海最古的地面建筑。
上海01号古树 【上海01号古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古银杏树。
位于嘉定区方泰乡光明村陆家宅。植于唐代后期,树龄逾千年,是上海仅有的5棵千年古木中树龄最长的一颗。
树高24.5米,树冠直径9米,胸径3米。原有14根主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截去9根,外观已不如前。
现经园林局培土,已萌发新枝。? 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
据文献记载,五代时吴越王钱?建造,初名"龙华教寺",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空相寺",今寺内仍有空相寺西北角界石。明万历二年(1574)赐"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但仍沿用龙华寺名。
以后历经兴废,今寺系清光绪年间重建。寺内保持了宋禅宗伽蓝七堂制,有弥勒殿、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观音殿、方丈宝殿及西厢配殿。
东西有三层巨檐的钟鼓楼,曾列为上海八景之一("龙华晚钟")。另有罗汉堂、客堂、茶室。
殿东花苑有百余年牡丹1株。尚有"镇寺三宝"中的明代"千叶宝莲毗卢遮那佛"一尊,钦赐"赐承恩堂龙华佛寺之宝印"金印一颗。
另有清代韬明禅寺石幢一座。寺内展览室,陈列历代佛教艺术品。
护珠塔 【护珠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天马山中峰上。
北宋元丰二年(1079)建于圆智教寺后,相传塔内藏有舍利宝珠,每到夜晚就闪闪发光,故称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南宋淳?五年(1245)重修。
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各。
4.上海有什么名胜古迹
龙华塔 【龙华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镇。相传为三国吴赤乌十年(247)所建,赐额"龙华",藏佛骨、舍利,唐末毁于战火。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忠懿王重建。清光绪十八年(1892)又遭火灾,塔底层被焚,后经修补。
塔为七层,八角形,高40.64米,楼阁式砖木结构,内室方形,飞檐翘角,角下悬铃,随风摇曳。塔每层四面均有门,外有曲杆栏杆。
塔顶风磨铜葫芦,上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姿态雄伟美观,登塔最高处可东眺黄浦江,北观市容。
إ 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是上海最古老的寺庙。
初名重元寺,亦称重云寺、重玄寺、重园寺。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初位于吴淞江北岸,唐朝易名为永泰禅院,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易今名。
因寺离江边太近,寺内仲依和尚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将寺迁至今址。元代诗僧寿宁辑有"静安八景",即赤乌碑、陈朝桧、讲经台、虾子潭、涌泉、绿云洞、沪渎垒、芦子渡。
寺内迄今仍保存着南北朝时的石像、宋光宗题词的石碑与明洪武二年(1369)的大钟,而涌泉已被填没。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
寺内藏明经和珍贵佛像等。إ 上海01号古树 【上海01号古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银杏树。位于嘉定区方泰乡光明村陆家宅。
植于唐代后期,树龄逾千年,是上海仅有的5棵千年古木中树龄最长的一颗。树高24.5米,树冠直径9米,胸径3米。
原有14根主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截去9根,外观已不如前。现经园林局培土,已萌发新枝。
护珠塔 【护珠塔】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江县天马山中峰上。
北宋元丰二年(1079)建于圆智教寺后,相传塔内藏有舍利宝珠,每到夜晚就闪闪发光,故称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南宋淳五年(1245)重修。
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各层有腰檐、平座、栏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遭火灾,塔心木、楼梯、腰檐等均烧毁,仅存砖砌塔身。
后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元丰钱币,遂拆砖找钱,底层塔身被拆去大半,塔身日益倾斜。今塔身高18米,侧向东南,倾斜度为6°59′59〃,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成为一大奇观。
إ 文庙 【文庙】位于南市区老西门内文庙路215号。是崇祀孔子的古建筑群。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上海始有镇学,是为文庙的雏形。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县署东道(今聚奎街附近)营建县学,有正殿、讲堂、斋舍,庙制初具。
大德六年(1302)添筑殿轩,增设大门、学门,绘孔子像。至大三年(1310),添建天光云影池、止庵、杏坛、明鸥渚、午云桥、洗心亭、古井、焦石堂诸景。
小刀会起义时,刘丽川曾在此设指挥部。1855年清军复得上海县城,因大半毁坏,迁至今址。
内有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魁星阁等胜迹。1860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时,一度成为英法军队的驻地。
撤出时又被毁损大半,经重建始复旧观。1936年被国民党上海市政府改建为上海市民众教育馆,并附设明伦小学,以公园化为标准,增植树木,修假山、池塘,故被习称为"文庙公园"。
1949年后,重修明伦堂、大成殿、魁星阁。现为南市区文化馆馆址。
إ 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嘉定区东大街。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为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花园,后数度易主。清雍正四年(1726)改为毗邻的城隍庙后园,用于祭神、宴客、游乐。
有松凤岭、茑语堤、岁寒径、层云石、桃花潭等胜景10余处,后又多次遭到破坏。现存建筑系同治元年(1862)重建。
全园布局以一塘清池为中心,三面石山环绕,池南假山以土带石,北为黄石假山,峰顶有百岁古银杏,洞府沟壑,悬崖峭壁,浑成一体。池南廊轩小亭,多隐于山石花墙间,池北厅堂则较显露。
最近园中又修葺了一道碑廊,收集明清两代碑刻17方,是珍贵的文献史料。إ 大境道观 【大境道观】位于南市区大境路259号。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海始筑城墙,城墙上有箭台,万历年间箭台废后,即建4庙,大境道观为其中之一。内供关帝像。
清嘉庆二十年(1815)改建为三层高阁,朱槛曲栏,蔚为壮观,前为旷地,植以桃柳,环以小涧、木桥。后屡毁屡修,1865年郭学玩复修。
1910年3月,由自治公所重修,易坊名为"大境",今仍存。إ 豫园 【豫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南市区旧城厢东北。是上海现存的一所最完整的明代园林。
建造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万历五年(1577)后陆续扩建达4.7公顷。原为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花园,取"豫(通'愉')悦老亲"之意,故名。
分内外两园,外园内厅堂有三穗堂、仰山堂、点春堂、万花楼、得月楼、两宜轩、鱼乐榭等30多处景物,大假山为明代著名园艺家张南阳所遗惟一真品。1853年上海小刀会义军曾将点春堂作为指挥部。
在中部的玉华堂前,有一奇峰异石--玉玲珑,具有"绉、瘦、透"三美,为石中上品,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内园不大,景致颇多,最能吸引人的是九龙池,池壁上刻4条小龙,造型栩栩如生。
1987年,在著名园林建筑家陈从周主持下,内园修建一新。豫园外有湖。
5.上海有哪些著名景点,和名胜古迹
上海动物园内的巴西狼生态展区、天鹅湖、企鹅池、孔雀苑、蝴蝶馆等也都各具特色,令人流连忘
太阳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黄浦江上游泖河与太浦河交汇处的泖岛上,上接淀山湖,下通黄浦江,距离上海虹桥机场42公里,离上海市区55公里。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第三大岛——美丽的上海崇明岛中部上海著名的旅游胜地、上海“十佳”休闲旅游新景点之一。
玉佛寺坐落在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东口的繁华闹市里,为上海著名佛教寺院之一
这些各有各的特色
6.上海的名胜古迹
上海著名的牡丹园 上海植物园牡丹园????位于上海市龙华。
牡丹园占地4.3hm*m,有近百个牡丹品种,7000余株。大多来自山东省菏泽、甘肃省兰州和安徽省铜陵等地。
牡丹园设有亭、廊、厅等,古雅别致,为游人创造了优美的观 赏环境。是上海观赏牡丹的最佳去处。
花期,中外游客云集,自1993年起,每年举行上海市牡丹花会。不仅受。
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 全国首批4A旅游景点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面积为1520平方米,高度340.1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两台每秒运行9.1米的垂直升降电梯,一次可乘载33位旅客,只需4 5秒钟可将游客从地下一层直送88层。
登高远眺,大上海的景观尽收眼底,浦江两岸高楼林立,黄浦江上百舸争。 “愉悦老亲” 豫园是上海市区唯一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38年(1559年),万历5年(1577年)又加扩充,规模宏伟,被誉为“东南名园冠”。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园 是为“愉悦老亲”,故名豫园。
上海解放后加以全面修葺,1987年重建东部,恢复百余年前故景风姿,新旧诸。 小桃园清真寺 小桃园清真寺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上海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相传寺附近原有一座小型花园遍植桃花,故以小桃园为寺名。
它是一座西亚伊斯兰教色彩,拥有四座圆顶的宗教建筑,寺的主要建筑是礼拜大殿,大殿的屋 顶部分为平台,中央有四角望月亭,亭顶竖有星月轩,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小桃园清真寺为上海伊斯兰教对内外。
文庙 文庙,坐落在文庙路215号,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儒学圣地,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元代始建的文庙,位于学宫街,1853年(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文庙设指挥部,清军攻陷上海县城,文庙被炮火所毁。
18 55年(清咸丰五年)文庙在现址重建,占地17亩。内有棂星门、泮池、三顶桥、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
大境阁 人民路大境路口有一处沪上胜景,这就是一段长近50米的古城墙和建在古城墙上的大境阁。上海自元代建县后,未筑城墙,明代时多次遭到倭寇侵略。
因此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用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周长9华 里,高2.4丈的城墙,城上筑有雉堞3600余个,敌楼2座,沿城墙外面筑有阔6丈、深1.7丈、周长1。 三山会馆 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的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
它始建于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商人集资兴建,历时五年竣工。因福州城内有三座山:东南于山、西南乌石山(亦称道山) 、北面越王山(亦称闽山),故由此得名“三山”。
会馆主体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整幢建筑雕梁画栋、殿宇高。 南浦大桥 南浦大桥飞架于浦西陆家浜路至浦东新区南码头之间的江面上,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
桥全长8346米,分主桥、主引桥、分引桥三部分,中孔主跨423米,桥宽30.35米,6车道,日通机动车5万辆;主塔高154米 ,塔座是由98根长52米、直径为91.4厘米的钢管打入地下层,加上4000立方米的承台坚实地凝聚。 外滩建筑群 150年前,当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滩。
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 象征。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 东滩候鸟 在崇明岛的东部,有一个滩涂侯鸟保护区,面积有3万公顷,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集居、栖息地之一,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重要湿地。
东滩有116种鸟,尤其是小天鹅在东滩越冬数量达3000-3500只。更珍贵的 如白额雁、绿鹭、黑脸琵鹭等也有。
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过境栖息候鸟,总数多达3。 寿安寺 宝岛四大古刹之一,位于金鳌山南端,始建于宋朝淳佑二年(公元1241年),是崇明岛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
昔日“寿安寺”曾有“寺外青山山外山,亭中绿水水中亭”之美誉。后因战乱和倭寇侵扰,以及人灾动乱的洗劫, 昔日盛况毁绝。
现存的寿安寺是1983年重建的。门口有一幅妙联,为赵朴初先生所题――“如来无量寿,净。
崇明学宫 崇明学宫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之一。现址又称崇明博物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崇明南门码头,仅走二三百米,便能望见学宫那层层叠叠的古建筑群。二座石柱牌楼古朴沉稳,上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门前是二 株有350年历史、三人合抱的银杏树,守门的是一对大石狮。气势恢宏。
学宫最大的建筑是大成殿,仿佛寺。 金鳌山 位于侯家镇鳌山村,与寿安寺比邻而居。
既有古刹之神韵,又有园林之秀丽,堪为崇明休闲之胜地。 走近山门,就见明清特色的门楼上周谷城题“金鳌山”几个苍劲的大字,下面则是明清人物风情图,颇有古意。
沿着寿安寺 西墙根往里走,就来到了金鳌山最著名的景点镇海塔,据介绍,镇海塔始建于光绪19年(1893年)。由本。
南翔砖塔 南翔五代砖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原立于白鹤南翔寺门内侧。1980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
7.上海都有什么名胜古迹
正所谓百年看上海,可见上海的历史比较短暂。要比起西安、北京等古都,那是相形见绌。作为百年上海的代表,外滩肯定算是名胜古迹了。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都是欧美资本家冒险家在上海设计并建造的一批建筑,各种风格的都有,至今仍是重要景点。
其它的,要算徐家汇一带。徐汇中学,当初德国教会创办的中学,至今也有百年历史。徐家汇一哥之称的徐光启的墓也在附近,还有号称远东第一教堂的徐家汇教堂。
人民广场附近的沐恩堂也是上海的一处古迹,当年收纳了很多逃难的犹太人,至今都有犹太人后代过来寻根。
近代上海还有一处不算古迹的古迹,那就是以前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二十多层的高度,曾经是中国建筑第一高度。在南京西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