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后面一句道尽人性,却十人九不知
民间俗语“五人三姓莫走路”,后面一句道尽人性,却十人九不知
古时候交通并不便利,普通人大多只有两种出行方式,即走路和渡船。但江湖险恶,出行之余,往往也存在着诸多避讳,老一辈人为此还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教训,并以俗语的方式表现出来,来看看其说的是否在理。
比如说这一句:“五人三姓莫走路”,话说得很直白,就是说出行的时候,如果同行五人中存在着三种姓氏,那么就不要一起前行了。
显然,在老一辈人眼中,同行人姓氏的数量和出行安全有直接关联,那么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呢?要想弄清楚这句话,我们还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社会治安不好,而出行的地方大多荒无人烟,所以很容易在路上发生意外。比如说遭遇山贼、野兽,或是同行人行不轨之事,这时候大家必须团结起来一直对外,才能化解危机。
但老一辈人觉得,这团结得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同行之人必须是自家人,即同宗族同姓氏的人。确实古时候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有血缘关系做纽带,同姓氏的人在面对危机时,往往会选择联合在一起,毕竟大家是一家人。
但不同姓氏的人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利益,那么就很难团结起来,遇到危机时往往是一哄而散。还有一点,如果大家同宗同姓,在路上就不用太过防范,毕竟亲人之间很少有嫌隙。但不是一家人,路上还必须时刻提防对方。
由此说来,这句话放在当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除了出行,人们在很多方面也都存在着相似观念,比如是经商做买卖,便是家族垄断。不过到了今天,古时候存在的诸多风险已经被各种高科技装备化解,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也随着沟通交流的深入以及观念转变,有了很大提升。
这句话其实还存在着下半句,尽管鲜为人知,但却非常经典。来看这句:“三十六人莫过渡”,意思也很明了,说的是渡船时的避讳,如果船上坐满了36个人,那么就不要再坐上去,最好等下一班再渡河。

古时候渡船都为木质,体型较小,往往只能坐36个人。如果超载,船的稳定性就会受影响,如果遭受意外,比如说因为大风大浪而翻船,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这里的“莫过渡”其实是一种危机防范意识,毕竟出行时安全是首要因素。
而且在这么多人中,难免有些人会浑水摸鱼,以行不轨之事。如果在船上遭遇到强盗或是小偷,往往得不偿失。因此老一辈人觉得,如果船满载以后,最好还是在岸上等待下一班。其实这种观念放在当今也依旧适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防范危机的意识,小心驶得万年船。
相关文章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四十不比三,五十不亲三”,究竟是什么意思?
- 民间俗语大全及解释 民间俗语“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人过中年越早明白越好
- 民间歇后语俗语大全 民间俗语“女人当家,房倒屋塌”,后面一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古人智慧道出人情冷暖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尾巴向左,看门不用锁”,这种说法靠谱吗?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争嫁时衣”,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好男对凸怕三十,好女对凹怕十八”,其含义少有人知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三月无三卯,农家米不饱”,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穷三年,富三年”,后面一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 民间俗语大全 短的 民间俗语“四十比三,妻离子散”,古人关于家庭的智慧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