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是什么样的人 刘邦“废长立幼”,是偏袒戚夫人,还是另有隐情?

刘邦“废长立幼”,是偏袒戚夫人,还是另有隐情?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融已就,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鸿鹄歌》是刘邦专为戚夫人而作,抒发了刘邦对“更换”太子一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借此表达了对戚夫人的情意和内疚。关于皇权继承人的人选之争,以刘邦和戚夫人的失败而告终,这也为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将来的悲惨结局埋下祸根,这样的结局刘邦虽不曾想到,但他的确难辞其咎。
刘盈本为太子,且贤良仁厚,刘邦为何不顾大臣反对而要废长立幼,挑起祸端呢?需从两个女人和两个男人身上说起。
戚夫人得宠,《史记·留侯世家》有证。“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长抱居前”。另外,《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昌尝燕时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刘邦钟情戚夫人,二人形影不离,吃喝拉撒,出双入对,对戚夫人言听计从。戚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以温柔、美色、绝艺感动刘邦,劝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戚姬幸,长从上之关东,日夜啼哭,欲立其子代太子)无独有偶,这边戚夫人风华正茂,备受得宠,那边吕雉人老珠黄,惨遭冷落,刘邦和她的关系疏远。(吕后年长,长留守,希见上,益疏)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戚夫人抱着刘邦这颗天下第一大树,让其子刘如意作储君,自己当皇后,理论上行得通,实际效果也不错,刘邦果然听了她的话,若不是朝臣反对,太子早已更换。(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候策,太子得毋废)
可见,刘邦更换太子,首先是戚夫人和吕雉两个女人之间的较量的结果。其次才是两个男人之间“对决”。
刘邦更换太子,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起码要说服自己。刘邦的理由刘盈“不类我”,刘邦觉得刘盈不像他,并不是刘邦质疑是否亲生,不是指血缘上的“像”,而是指人格、魅力和行为上不像他。刘邦觉得刘盈过于软弱,能力欠佳,担不起大事,把大汉江山交给这样人,刘邦似乎不太放心,这即是刘邦不喜欢刘盈的原因,也是废掉他的理由。
即使刘盈不才,难当大任,必须更换,候选人未必就一定是刘如意。如刘肥、刘恒等都是强有力的候选人,论长幼次序,论资历,都轮不到刘如意,刘邦为何力挺刘如意呢?除了戚夫人功不可没外,刘如意本身如何呢?
相比刘盈而言,刘邦看好刘如意,觉得很“像”他,有魅力,有担当。仅凭这个理由刘邦便打算废刘盈而立刘如意,传位于他,如此,也就如了刘邦的“意”。
刘邦布衣出身,戎马一生,阅人无数,慧眼识才,更换太子这样天字号的事件,是刘邦必然深思熟虑,反复衡量的结果。刘邦虽有私心,偏袒戚夫人母子,更换太子的理由并非充足。刘如意早死,我们无法得知他到底有多强,但事实证明刘盈确实难当大任,他在位数年,毫无建树,政权被吕氏把持。至此,我们由衷地佩服刘邦慧眼识人,也成为他更换太子的理由。
相关文章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刘邦明知他死了以后,戚夫人下场会很惨,为啥不留一条后路给她?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劉邦為何不為戚夫人留下後路?不是劉邦忘記了,而是他不願意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三千佳丽,刘邦为何钟情戚夫人,她有何过人之处?
- 戚夫人是什么样的人 為保住戚夫人母子,劉邦死前都做了哪些準備?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最爱的人吗?错!刘邦一生最爱的是吕后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戚夫人下场凄惨,刘邦生前已经尽力了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刘邦为保护戚夫人母子,去世前做了2件事,结果还是失算了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薄姬长得那么漂亮为什么得不到刘邦的宠爱,无欲无求反成人生赢家
- 吕雉和戚夫人的故事 刘邦生前为戚夫人谋划了一条后路,可惜戚夫人没听,导致身死子亡!
- 刘邦为什么宠爱戚夫人 刘邦为什么生前没有给戚夫人留条后路?真相是什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