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通道转兵的历史背景 请告知什么是“通道转兵”有什么历史意义谢谢

火烧 2021-05-28 21:09:05 1062
请告知什么是“通道转兵”有什么历史意义谢谢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县恭城书院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这次会议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请告知什么是“通道转兵”有什么历史意义谢谢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县恭城书院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

这次会议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历史意义:

1、在危急关头,促成了通道转兵,甩开了敌军的围堵,使中央红军免于灭顶之灾,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并为后来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2、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对尔后召开的黎平会议解决这个问题起了促进作用,创造了条件。

3、开始了md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扩展资料:

通道会议的会议过程:

通道转兵的历史背景 请告知什么是“通道转兵”有什么历史意义谢谢

12月11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

12日,中革军委临时决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有:博古、ze、张闻天、md、王稼祥和李德。

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

李德、博古认为“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和萧克的部队,就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

md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他说:“应该放弃在长江以南同二军团一起建立苏区的意图,向四川进军,去和四军团会师。”张闻天、王稼祥、ze等大多数人赞同md的正确主张。

但李德、博古仍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原定计划。

这次会议虽然通过了md的建议,但由于中央领导层中意见不统一,故未能对战略转移的大方向作出决定。

会后,中革军委于当日19时半下达了“万万火急”的《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仍按李德、博古的意见行事,电令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向黎平方向前进,“相机进占黎平”。

同时寻机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

野战军司令部在13日《我军进入贵州动作的部署指示》中指出:“我军以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14日,野战军司令部给二、六军团的指示重申:“我西方野战军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北上。”要求活动于常德一带的二、六军团,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尔后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计划转变,作了必要的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md为什么力主通道转兵

百度百科-通道会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