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公司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 会计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售价金额核算法,是以售价作为入账价值,然后计算商品的进销差价率,从而计算

会计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售价金额核算法,是以售价作为入账价值,然后计算商品的进销差价率,从而计算
会计里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售价金额核算法,是以售价作为入账价值,然后计算商品的进销差价率,从而计算
售价金额核算是指库存商品的库存计价,与销售收入无关。
因为无论按什么价格销售,发生销售收入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这里并不涉及库存商品,销售收入都是按实际售价。
结转销售成本时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按预定售价,即库存商品入账价)
贷:库存商品
按照计算出的进销差价率结转差价时分录: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商品进销差价是借余,则分录反之,销售就是亏损的)
售价金额核算法中“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将商品的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进价)
这个只是一个记账的方法。
并不是说你的售价就等于进价。
只是在账面上反映。
期末时要对成本进行调整的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率怎么计算?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差价率=期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期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期末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月销售商品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于已按售价结转其成本的,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某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期初库存商品售价为120万,进价82.5万;期末库存商品售价为70万,本
商品进销差价率=<(120-82.5)+50>÷(120+230)=25%
本期销售成本=70×(1-25%)=52.5
商品进销差价的账务处理。
1) a借:商品采购 100000
运输费 500 应交税金 17000-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117500
b 借:库存商品 200000
贷:商品采购 100000 商品进销差价 100000
2) a 借:银行存款 175500
贷:商品销售收入 150000
应交税金 25500 -应交增值税(销项)
b 借:商品销售成本 150000(售价)
贷:库存商品 150000 (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140000/(250000+150000)×100%=35%
已销B商品分摊商品进销差价=150000×35%
=52500
借:商品进销差价 52500
贷:商品销售成本 52500
商品售价核算的计算和账务处理,请做分录
差价率=差额/售价 120000-110000)+(80000-70000)/120000+80000=10%
差价130000*10%=13000
收入-差价=本期成本 130000-13000=117000
本期库存 110000+70000-117000=63000
甲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 2004 年 3 月,月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 21 万元,售价
选B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B、13
(30+50-60)×(21+31)/(30+50)=13万元
1.甲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
13
商品进销差价率
(21+31)/(30+50)=65%
期末结存商品实际成本
(80-60)*65%=13
售价金额核算法中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指的是成本价还是售价?
售价金额核算法中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指的是售价,它有个备抵减科目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哈。
例如:购进1000元,按售价应该为12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A 1200
贷:库存商品进销差价-A 200
现金 1000 (或银行存款、往来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