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mh md家都断了粮,此人家却堆满了白面

火烧 2021-08-21 06:04:19 1083
md家都断了粮,此人家却堆满了白面 在中共高级领导干部中,汪锋算不得大官,只是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一个正部级;他的夫人陈方为民族文化宫筹备领导小组的党总支书记,尽管ze称她是民族宫“宫主

md家都断了粮,此人家却堆满了白面  

在中共高级领导干部中,汪锋算不得大官,只是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一个正部级;他的夫人陈方为民族文化宫筹备领导小组的党总支书记,尽管ze称她是民族宫“宫主”,但也不过是一个处级干部。像汪锋这样的干部,在当时党内也不下一两千人。

汪锋一家住在北京西城区屯绢胡同30号。这里原来是一个王爷府,尽管汪锋是正部级,但也只能住一半,前院住的是统战部另一位副部长一家。汪家住在后院,后院有个假山,假山往下有个山洞,十分清凉。夏天,汪锋就把那里作为自己的书房,进行办公。

1959年开始,共和国突然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缺粮,md也开始减少口粮,省吃节食,甚至md本人饿得脚出现浮肿。一次,md的女儿李纳从学校回来,饿得太慌,三口两口扒完了碗中的饭,还眼睛直直盯着前面的菜碗。md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看得心疼。

md一家尚且如此,其他人如ze、dz、lq也都减少口粮,全国上下,家家户户无人不为缺粮而发愁。但是,有一天,汪锋却神秘地对夫人陈方说:“叫娃儿们敞开肚子吃,咱家还有12袋白面呢!”

12袋白面!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一碗面往往就可以救一条人命,这12袋白面,比12袋黄金还珍贵啊!

汪锋不过是一个主持统战部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一不管粮,二不管物,哪里来这12袋白花花的白面?

原来,他家有一个好公务员。

此人叫张玉和,跟随汪锋多年。

张玉和平时负责收拾汪锋的屋子、买菜和收发。可是,他非常勤快,除了负责汪锋的工作外,汪家的事情他都管,无事时扫院子,整理内务,周末蹬着平板三轮车去学校接孩子。他什么事都干,就是闲不住,一闲好像就发慌,是一个任何时候都坐不住的人。

为此,他还有一个癖好,爱收集那些没用的废旧物品。汪锋的那些报纸看完后,都不要了,他就收集起来,家里还有什么没用的杂物,坏了,他也不扔掉,收拾起来。攒多了,就用平板车拖着,去废品店卖了。

在五六十年代,国家都是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凭粮票买粮。由于张玉和节俭有方,汪家平时的粮票不时会出现一些结余。于是,他又积攒起来。最后,他就用卖废旧报纸、杂物的钱和积攒下来的粮票从粮店都买成了粮食,一袋袋藏在后院后山的汪锋的山洞书房里。

谁知就这样,他无意中办成了一件大事。

不久,发生三年自然灾难,全国缺粮,人人饿得慌。而汪家的山洞书房中却堆满了整整12袋白花花的白面。md家都断了粮,汪家还有那么多的存粮。这简直是一个天大的奇迹!难怪汪锋本人也不乐滋滋地说叫娃儿们敞开肚子吃!

然而,孩子们还没来得及敞开肚子吃,汪家很快也断了粮。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汪锋调任甘肃,上任时,他把这12袋白面全部带走了。

他带去做什么?自己吃也吃不这么多呀!

mh md家都断了粮,此人家却堆满了白面

其实,汪锋带去,不是自己吃,而是他获悉兰州很多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科学家由于缺粮,在死亡线上挣扎,出现了浮肿。

到达兰州后,汪锋开列了一个送粮名单,其中包括邓宝珊将军、水均益的爷爷大学者水梓等很多人。然后,他和工作人员把白面一一上门送去。

过了几十年后,1998年7月,汪锋的女儿汪南宁一次遇见邓宝珊将军的外孙左都都。在交谈时,左都都突然对汪南宁感激地说:“我婆(即邓宝珊将军夫人)到死都说,三年困难时期,要不是你爸爸代表组织送了一袋白面,我们早就饿死了。”

汪南宁一听,急了,立即辩白说:“那不是组织给的,那是我家攒的白面。”

这让左都都怎么都不相信:“你家又不是地主,哪里来这么多的白面?!”

确实,在当时有一袋白面都太珍贵稀奇了,汪锋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白面呢?!公务员张玉和创造的这个奇迹,难怪经历那个时代的人都难相信!而汪锋送白面给人,却不说自己送的,是不是也很伟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