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断章取义的名言 对名言断章取义的现象,有哪些思考
对名言断章取义的现象,有哪些思考
对名言断章取义的现象,有哪些思考
吾生有崖,而知无崖,
后来才知道后面有这么一句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庄子的原义是,让我用有涯的生命去追求无涯的知识,你当我傻啊
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家长大人不断当作激励你勤奋学习的那句名言: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的下一句是"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哎 我们的教科书上为什么不给全这句话呢?
我觉得完整的句子才是真理,的确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勤能补拙的
天涯强人的评论:老子当时就想 不应该啊
再怎么勤奋你还是得有那天分吧
你Y要就一黑猩猩的智商 顶多也就能混个生活自理
想造个嫦娥一号 学一单词都要花三天 那是用汗水补得了的吗?
"以德报怨"后么还有一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圣人果真是圣人
金屋藏娇
现在说法都是给小三弄格外幽会地点
实际是汉武帝刘彻当初娶陈阿娇(卫子夫前头那个)是说的句话: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
金屋藏娇的娇实际指的是大老婆啊
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老师觉得挺不错最后就变成他们专用了
雨果的“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这句话被理解成人心灵的广阔和博大,其实在《悲惨世界》里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的神祕,深邃和可怕。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溼气来溼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整句的意思是要放手,有多少人知道呢?
如果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___牛顿
很多人以为牛顿说这句是谦虚,实际上当时牛顿一直在和胡克争夺胡克定律是谁发现的
这句话是牛顿给胡克的信里提到的当时是讽刺胡克身高太矮……哎大牛也有不厚道的时候阿
不过牛顿也满可怜的,他就是一直受狂燥和抑郁症交替的折磨的典型哈 他经常工作起来 忘了吃饭 忘了朋友来了 不是我们讴歌的那样哈 是因为他病发了燥郁兴奋 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才不停的工作 他完全抑郁的时候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么有意境的诗就被这么拦腰斩断成了儿童文学了
人尽可夫"的出处是《左传》。春秋时期,郑厉公深恨相国祭足专政,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纠去把其老丈人干掉,就可接任相国的位子。雍纠对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错。回家后面对老婆有点心虚,被老婆雍姬看出问题,一番逼问,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随将事情原委告知父亲,祭足反杀雍纠,厉公逃往别国,祭足又拥立了郑昭公。
因此这个词语本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是后来的夫子理学断章取义,用以戕害女子。
其实现在天下人无一不是人尽可夫或人尽可妻,不过是于千万人中寻唯一灵魂之伴侣,这个人当然可能是任何一个。
七月流火,诗经里的,指的是夏历七月火星西沉,天气开始变凉了,后面跟着的一句是九月授衣。不是七月很热的意思。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这个是关汉卿说的。当初老师给讲课的时候说这个是表明了一个人的志气。后来才知道。铜豌豆在元朝是没事天天逛妓院的老嫖客的意思。后来查了整句。才知道原句是这样的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样看,大家就能明白了吧?就是死了,我才不去嫖。铜豆子的精神
有哪些被我们曲解,断章取义的古文,名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指战友之间互相勉励,是战友之情。
诗词与名句名言中,有哪些是后人断章取义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本义是成不由勤俭败不由奢
以德报怨,本义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本义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断章取义的同义词有哪些
断章取义的近义词 :
望文生义、
以文害辞、
穿凿附会
断章取义的近义词有哪些?
断章取义
近义词: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不求甚解、胡言乱语、一面之识、以偏概全、一孔之见、以管窥天、一概而论……
【成语】: 断章取义
【拼音】: duàn zhāng qǔ yì
【解释】: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举例造句】: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近义词】: 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反义词】: 实事求是
寻找被断章取义的名言警句
1、以德报怨
??
??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
??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
??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 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在这里插一句,孔 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 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现 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 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 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 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 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真不知道那些 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P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
?? 3、无毒不丈夫
??
??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
??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 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 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
??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 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 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著别扭,很容易 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 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量,本来 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
??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
??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
?? 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呢?这话又是对谁说的?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 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 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援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 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 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 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我们在什么 地方见得最多呢?第一,是图书馆,第二,是全国各个小学的后墙上,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学习励志类的不二明言警句,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多崇高的目标啊,这比什么孔老夫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都来得有气势多了,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学子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奋发图强追求上 进读那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动力啊,偶像啊,庄子七老八十还能说出这么振奋人心的话,咱年轻的小辈正当青春,怎么能输给他老人家?不狠狠地读书怎么对得起 他老人家?
?? 但真相说出来,往往会让人哭笑不得,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你当我是SB吗?这样会搞 死自己的捏~~庄子是一个追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的洒脱人物,他认为人吃个饭,饱了就行,没什么必要追求奢华,穿个衣,别冻著就行,实在不需与什么人攀 比。同样,学问也是如此,学够了就行,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一个人再牛B,还能全部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学老学把自己 整个生命都拿来学这是干啥呢?时间都被你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把学到的东西拿来用呢?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 吗?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对身体不好滴,会搞死自己滴~~
??
?? 6、相濡以沫
??
??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
??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 于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 己的溼气来溼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 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婚 姻靠组织介绍的年代,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今天,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只是当年不知 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却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 只是叹息一声,我们都没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来后边,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
??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
?? 一般人理解是“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 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其实不是从光从字面上理解的那样,说天地残暴不仁,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猪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猪狗,也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说 所谓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贱。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 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为什么现 在你啃著干面包,别人却吃著海鲜大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为什么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过一样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别想了,为什么你不尝试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稍微扭转一下这样的“不公”?只是大叫着不公平大叫着没天理大叫着等著天上掉个馅饼下来补偿你的委屈你的遗憾你正损失著的一去不复返的 青春年华,有用吗?
名人名言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断章取义
(汉语成语)
编辑
四字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义”通”意“即意思。
有哪些生活中听到的格言或者名言是被断章取义的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远比汗水重要 (微笑,被老师灌了这么多年的鸡汤)
1、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原句是这样的:"Genius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y-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 Aordingly, 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
看来爱迪生还是想强调汗水的作用。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一向被尊为金科玉律。
原句:“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一直被翻译为: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提倡愚民的理论根据。
实际上,这句话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这和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相吻合。
不同的断句,大相径庭的意思。断章取义害死人啊。
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意思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后面的两句是说,现在和我约定的人都走了,我怎么活啊?现在变成写夫妻关系的了。
5、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也就是说,孔子反对“以德抱怨”。但是,由于被人曲解,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6、对牛弹琴
一般认为是指那个音乐家非常愚蠢。
但其实,故事是这样说的:古代的琴师对牛弹奏美妙的音乐时,牛只顾吃草。然而当他模仿苍蝇、牛蝇、小牛的叫声演奏时,那牛不由左右观望。这故事其实表明了古人的机变,说的是和“因人而异”相似的道理。
7、网开一面
一般认为是捕鸟时,把网围三面开一面。
其实真正的意思是这样的:就开一面网等鸟钻进来。当然,这个典故的主旨没有被曲解。
8、人尽可夫
一般认为是指“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丈夫。说明女子的作风问题。”
但实际上,这只是字面解释,“人尽可夫”本身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是后来的夫子理学断章取义,用以戕害女子。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原文:(郑)厉公四年,祭仲专国政。厉公患之,阴使其婿雍纠欲杀祭仲。纠妻,祭仲女也,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母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杀雍纠,戮之于市。厉公无柰祭仲何,怒纠曰:“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春秋时期,郑厉公深恨相国祭足***,暗命祭足的女婿雍纠去把其老丈人干掉,就可接任相国的位子。雍纠对老丈人不好,可夫妻感情倒不错。回家后面对老婆有点心虚,被老婆雍姬看出问题,一番逼问,就坦白交待了。
雍姬回家问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说:“父一而已,人尽夫也。”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选择的范围就是天下男子了。雍姬随将事情原委告知父亲,祭足反杀雍纠,厉公逃往别国,祭足又拥立了郑昭公。
可见,“人尽可夫”现在的意思,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断章取义和曲解。
9、金屋藏娇
一般认为是给小三弄个格外幽会地点。
实际上,这个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当初娶陈阿娇(比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要早)时说的句话:“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所以,金屋藏娇的“娇”实际指的是大老婆啊!
10、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优”字时常被认为是“优秀”的意思,于是就解释成: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去当官。
实际上,“优”的正确意思是“有余力”,学者将这句译为:“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曲解: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两样,还不是把我们老百姓也当成猪狗不如的东西!
正确解释: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
12、刑不上大夫
曲解:古时中国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不够公正,所以在高官犯法之后可以不受惩罚,不受刑罚。
实际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
13、知识越多越反动
原句:“如果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主席老人家都不能幸免啊……
1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句话被政治教材曲解为:你不看花,花就不存在。
事实上,王阳明并没有否认花存在这一事实,他的意思是:当你没看到花的时候,花对你也没什么意义;只有你看到花的时候,花的颜色进入你的眼睛,传入你的大脑,你才知道这里有朵花,是这样的颜色。
15、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原句:“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拿破仑想强调的是后面。
16、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的真正意思是:存在的就是合乎理性的。我们一般会把“合理”理解为“合乎人情事理的”,意思大相径庭。
17、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
曲解:指人心灵的广阔和博大。
其实在《悲惨世界》里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的神祕,深邃和可怕。
18、如果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人以为牛顿说这句是谦虚,实际上当时牛顿一直在和胡克争夺胡克定律是谁发现的。这句话是牛顿给胡克的信里提到的。当时是讽刺胡克身高太矮。
19、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句话是美国首任参联会主席、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的。我们过去知道的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则是一举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我们是第一个让美国人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署了停战协定,大灭了美帝气焰,大长了人民威风,连美国人也如是说,这句话就是明证。
但事实上,原话是:“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20、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之时,他就能够说:我所有的生命和一切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话,多么慷慨激昂啊。但事实上,紧接其后的是:“因此,必须赶紧生活,因为不幸的疾病或什么悲惨的意外随时都可以让生命突然结束。”如果你不信,可以翻一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原文。
21、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很明显,他也是想强调后面。
22、不存在一个掷色子的上帝
现在的教材说:“爱因斯坦反对量子物理学,是因为爱因斯坦认为量子物理学家承认有一个掷色子的上帝存在,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实际上,这句话是针对量子物理说的。量子物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测不准”原理,它彻底打破了“决定论”的物理学原理。但爱因斯坦恰恰是支援“决定论”的,这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有关。虽然爱因斯坦不是一个狂热的信徒,但他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信这个上帝不限于基督教的,而是一个万能的造物主。他认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论”就好像是上帝掷色子一样不可相信。
23、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
因为这句话,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被中国人拿来当作信口开河的笑料,成为了西方哲学愚蠢一派的代表。
实际上,原句是:“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但上帝能够感知。”至少能说明,贝克莱不是个白痴。
2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援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25,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著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2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我想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吧?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最初是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他说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溼气来溼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选【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