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朝鮮戰爭,「戰術大師」md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

火烧 2022-08-02 10:17:30 1032
朝鮮戰爭,「戰術大師」md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 md一生幾乎沒摸過槍,卻憑藉運籌帷幄的能力,指揮部隊在千里之外取得勝利,堪稱「戰略與戰術大師」。但是在朝鮮戰場上,md與另外一個戰術大師「相
朝鮮戰爭,「戰術大師」md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

朝鮮戰爭,「戰術大師」md為何放棄運動戰,跟美軍打陣地戰?  

md一生幾乎沒摸過槍,卻憑藉運籌帷幄的能力,指揮部隊在千里之外取得勝利,堪稱「戰略與戰術大師」。但是在朝鮮戰場上,md與另外一個戰術大師「相遇」——領導蘇聯贏得二戰的斯大林。
兩位偉大的軍事家,在戰役指揮和戰術運用上,肯定存在不同的意見。那麼如果發生矛盾,到底該聽誰的呢?
md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軍事指揮模式,其中有一條:即通過運動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在國內戰爭時非常好用,朝鮮戰爭初期也行之有效,以至於戰爭到了相持階段,md仍主張使用這一戰術。(下圖:四渡赤水,是md指揮的經典運動戰)
舉個例子,1951年5月26日,md給彭總司令發出指示:採取大迂迴戰術包圍美軍,往往一個團都難以殲滅,以後「作戰野心不要太大,每一次作戰殲滅敵人一個整營,至多兩個營,也就夠了」,「我們過去打國軍,也是經過小殲滅戰到大殲滅戰的過程」。
同時,md要求把敵人放進來打,「至於在哪裡打,只要敵人肯進來,越北一些越好,只要不超過平壤—元山一線就行」。從這裡可以看出,md仍舊主張使用運動戰。
然而,md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斯大林,對方卻提出了不同意見。在回電中,斯大林直言不諱:「我認為這是冒險的,計劃可能會成功一次或兩次,但美英等國很容易識破,從而改變戰術,你們不可能每次都毫無損失地把敵人引到北方。」同時,斯大林也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第一:美英軍隊向北方推進過程中,一定會建立起一道又一道新防線,一旦志願軍需要實施進攻,必將付出巨大損失,才能突破敵人的防線。
第二:把美英軍隊和蔣介石的國軍類比,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畢竟這是完全不同的軍隊。也沒有任何根據可以認為,美英軍隊會像國軍一樣愚蠢,每次都會按照你們的選擇,被殲滅一個整營的軍隊。同時,斯大林還提醒道:「一旦平壤再次落入敵人之手,將極大的打擊朝鮮人民軍的士氣,美英軍隊則會士氣大振。」
在過去,由於兩國存在猜疑和缺乏理解,md和斯大林之間的聯繫,無論哪一方提出看法,都是非常謹慎或者試探性的。如今,斯大林直率的說出自己的看法,表明兩國關係開始轉變,至少信任感增加了。
md對斯大林的意見也表現出充分的尊重,並虛心接受了斯大林的意見。在此後的戰爭中,志願軍放棄了以運動戰為主的戰鬥方式,跟美軍打起了陣地戰,並最終取得了勝利。(下圖:陣地戰中湧現出的王牌狙擊手:張桃芳)
我們常說:火要空心,人要虛心。md這樣優秀的軍事指揮家,都會虛心聽取別人不同的看法,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