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平乐·春归何处 《清平樂》郭皇后離奇去世,宋仁宗為何不願調查死因?司馬光:死的很蹊蹺

火烧 2022-10-25 22:03:35 1046
《清平樂》郭皇后離奇去世,宋仁宗為何不願調查死因?司馬光:死的很蹊蹺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13歲繼位,24歲親政,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宋仁宗雖然創造了「仁宗盛世」,但他的
清平乐·春归何处 《清平樂》郭皇后離奇去世,宋仁宗為何不願調查死因?司馬光:死的很蹊蹺

《清平樂》郭皇后離奇去世,宋仁宗為何不願調查死因?司馬光:死的很蹊蹺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13歲繼位,24歲親政,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宋仁宗雖然創造了「仁宗盛世」,但他的個人婚姻是非常「擰巴」的,尤其是和第一位皇后郭皇后之間的感情,讓人在一度非常糾結。郭皇后入宮8年多被廢,然後離奇死亡,《宋史》懷疑她是被宦官毒死。最為蹊蹺的時候,宋仁宗竟然不調查皇后死因,疑雲重重。最後,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為大家揭開真相。
宋仁宗趙禎生於1010年,是宋真宗的第六子,也是宋真宗當時唯一的兒子。宋仁宗出生後,宋真宗為她取名為趙受益,對外宣稱趙受益乃是寵妃劉娥所生,因此立劉娥為皇后。實際上,趙受益的生母是李宸妃。
趙受益5歲被封王,8歲被立為太子,並且改名為趙禎,13歲那年,宋真宗去世,宋仁宗登基。因宋仁宗年幼,宋真宗留下遺詔,太后劉娥垂簾聽政:
真宗崩,遺詔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權處分軍國事。(《宋史·仁宗本紀》)
宋仁宗從小性格柔弱,太后劉娥對他又十分嚴厲。因此,即使宋仁宗貴為皇帝,他在劉娥面前也處處順從。兩年後,宋仁宗15歲,到了成婚的年齡,劉娥下旨,開始從各大世家中挑選適齡秀女,以作備選。
宋仁宗當時情竇初開,他首先看中的是王氏。《揮麈後錄》記載:
先是昭陵聘後,蜀人王氏女,姿色冠世,入京備選。章獻一見以為妖艷太甚,恐不利於少主,乃以嫁其侄從德。
有一個叫王蒙正的蜀地商人,通過托關係把自己的才貌雙全的女兒送到宮中備選,被宋仁宗看中,但劉娥認為王氏太過妖艷,對年少的帝王不是好事,於是便把王氏賜給了劉娥的侄子劉從德為妻。
然後,劉娥從眾多女子中挑選兩人,分別是郭氏和張氏,這兩人都出自功勛之家。宋仁宗看中了張氏,結果劉娥卻給他指定了郭氏為皇后。
初,帝寵張美人,欲以為後,章獻太后難之。(《宋史·郭皇后傳》)
特別是「章獻太后難之」這句話,可以看出宋仁宗非常不滿。他最初看重王氏,劉娥把王氏賜給了別人,他又看重張氏,劉娥偏不選張氏,宋仁宗當年只有15歲,認為太后是故意刁難自己,因此和劉娥的關係漸漸疏遠。
在封建社會,元配妻子位居正位,夫妻感情應該很好才對,然而,因為郭皇后本就不是仁宗所選,再加上郭皇后脾氣憨直,跋扈善妒,宋仁宗並不喜歡她。但她是太后選的,宋仁宗又不得不多般隱忍。
公元1033年,太后劉娥去世,宋仁宗終於「挺直腰桿」,當家做主,便不怎麼理會郭皇后了。郭皇后醋意大發,常常對後宮其他嬪妃發脾氣。一日,宋仁宗在嬪妃尚氏和楊氏處,尚氏便對宋仁宗說郭皇后的壞話,恰巧郭皇后路過,一時怒不可遏,衝進去就要報答尚時,宋仁宗急忙阻攔,郭皇后收不住力氣,一下打在了宋仁宗身上,在宋仁宗的脖子上留下深深的傷痕,宋仁宗因此非常生氣。
一日,尚氏於上前有侵後語,後不勝忿,批其頰,上自起救之,誤批上頸,上大怒。(《宋史·郭皇后傳》)
這時,另一個重要人物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宰相呂夷簡。呂夷簡在宋仁宗廢后的過程中,給宋仁宗極大的動力,因為呂夷簡和郭皇后有「仇」。
幾個月前,宋仁宗剛剛親政,開始清理太后夏竦、張耆等黨羽,宋仁宗本來很信任呂夷簡,但郭皇后卻說:「呂夷簡當年依附太后,他也是太后黨羽。」據《宋史·呂夷簡傳》記載:
夷簡亦罷為武勝軍節度使……聞唱名,大駭,不知其故。而夷簡素厚內侍副都知閻文應,因使為中詗,久之,乃知事由皇后也。
呂夷簡被罷免,內心非常不解,宮中的宦官閻文應是呂夷簡的心腹,從閻文應那裡得知,原來是郭皇后在「搗鬼」。幾個月後,呂夷簡復任宰相,便一直在尋找機會對付郭皇后。而郭皇后誤打宋仁宗,給了呂夷簡一個絕佳的機會。
且說宋仁宗被皇后誤打,呂夷簡早已從閻文應那裡得到消息。見到宋仁宗後,呂夷簡裝作大吃一驚,然後得知郭皇后竟然敢對皇帝「施暴」,頓時咬牙切齒,說出廢后的三大理由:
(一)從古至今,皇后打皇帝,聞所未聞,皇后如此兇悍,斷不可留。
(二)皇后入宮8年多,沒有誕下一男半女,符合「七出」之一。
(三)陛下想做千古明君,就需要有一位賢德的皇后輔佐,郭皇后跋扈善妒,不能做中宮之主。
其實,宋仁宗的內心,也是想廢皇后的,但北宋開國80多年來,還沒有廢后的先例,宋仁宗擔心自己扛不住那些諫官。這時呂夷簡看透了宋仁宗的心思,他又勸諫說:
「光武,漢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懟坐廢,況傷陛下頸乎?」(《宋史·呂夷簡傳》)
意思是:光武帝劉秀是一代明主,他還廢了郭聖通呢,難道陛下就不能廢了打傷你的皇后?
宋仁宗被呂夷簡如此攛掇,立即同意廢后。雖然范仲淹等諫官集體反對,但宋仁宗鐵了心,終於把郭皇后廢了。《宋史·郭皇后傳》云:
後遂廢,詔封為凈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樂宮。
為了掩人耳目,宋仁宗對外宣稱皇后想出家修道,所以封他為凈妃,讓她住在長樂宮。
宋仁宗的性格並不幹脆,沒多久,娶曹皇后入宮,宋仁宗又想起了郭皇后,畢竟是結髮妻子,宋仁宗想郭皇后一個人在長樂宮不好過,便派人悄悄去接郭皇后。沒想到,郭皇后非常硬氣。
帝嘗密令召入,後曰:「若再見召者,須百官立班受冊方可。」(《宋史·郭皇后傳》)
郭皇后的意思是說:你接我回去可以,但必須在百官面前重新立我為皇后!當時曹皇后已經被立為皇后,宋仁宗因為娶曹皇后的事情被百官弄得焦頭爛額,郭皇后提這個要求,簡直是要了宋仁宗的命。宋仁宗心想:朕的這位元配夫人不知悔改,已經無可救藥了,你也別住在皇宮了,以免弄出什麼亂子來。於是,宋仁宗派人把郭皇后送到宮外的瑤華別宮去了。
不久後,郭皇后生了一場小病,宦官閻文應曾帶葯去給她看病,不久,郭皇后病逝。《宋史》云:
屬小疾,遣文應挾醫診視,數日,乃言後暴薨。中外疑閻文應進毒,而不得其實。
《宋史》直接懷疑是宦官閻文應下毒,但因為沒有證據,最後加一句「不得其實」。
的確,一場小病就死了,郭皇后之死,充滿疑雲。要知道《宋史》是元朝時期編纂的,其內容詳實度曾被飽受質疑。宋仁宗時期名臣如雲,其中大史學家司馬光便是其中之一,司馬光曾寫過一部宋朝史料,名叫《涑水記聞》,在這部書中,司馬光也懷疑郭皇后死的蹊蹺,因此多番調查,最後寫道:
上游後園,見郭后故肩輿,凄然傷之,作慶金枝詞,遣小黃門賜之。且曰:「當復召汝。」夷簡、文應聞之大懼。(司馬光《涑水記聞》)
郭皇后被廢后,宋仁宗遊園,看到了郭皇后以前使用的肩輿,非常感慨,便派小太監將自己所作的「金枝詞」賜給郭皇后,並且給郭皇后傳話:「朕即將召你回來。」呂夷簡和閻文應二人聽到後,非常恐懼,生怕郭皇后重新翻身。
會後有小疾,文應使醫者故以葯發其疾,疾甚未絕,文應以不救聞,遽棺斂之。(司馬光《涑水記聞》)
當時郭皇后正好生了一場小病,閻文應讓御醫開了一些能讓病情更嚴重的葯,郭皇后病得越來越重,閻文應卻不施救,等郭皇后斷氣,便裝到棺材裡入殮了。
要知道,當初宋仁宗廢郭皇后時,那些諫官們都集體反對,如今郭皇后被廢不久便死了,諫官們更加激動,大家群起上奏,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
王堯臣為諫官,言郭后未絕數日,先具棺器,請推按其起居狀。上不從,但以後禮葬於佛舍而已。(司馬光《涑水記聞》)
例如,北宋名臣王堯臣當時是諫官的代表人物,他上奏說,郭皇后沒死幾天,就裝棺入殮,這非常蹊蹺。請求宋仁宗徹底調查郭皇后的日常生活記錄,查出郭皇后的真正死因,但宋仁宗當時不同意調查。
宋仁宗為何不同意調查呢?因為此時他已經對郭皇后徹底失望了,郭皇后之死,蹊蹺不蹊蹺,宋仁宗都不在意,他最擔心的是,若真查出點什麼,自己這個皇帝會被諫官們「生吞」了。所以,宋仁宗堅決不調查,只是答應用皇后的禮儀來安葬郭皇后。
司馬光的《涑水記聞》,向我們揭秘了郭皇后的死因,以及宋仁宗對郭皇后之死的態度,讀完之後,讓人感慨萬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