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弘忍和慧能 同樣都是達摩的弟子,神秀和慧能觀點相悖,這是唯心與唯物區別
同樣都是達摩的弟子,神秀和慧能觀點相悖,這是唯心與唯物區別 唐僧的歷史原型是高僧玄奘,他從唐朝出發歷經多國到達印度。玄奘在印度取經帶回了很多佛學經典,並將這些佛學教義講給唐朝人聽。玄奘在回歸本土後創立
同樣都是達摩的弟子,神秀和慧能觀點相悖,這是唯心與唯物區別

唐僧的歷史原型是高僧玄奘,他從唐朝出發歷經多國到達印度。玄奘在印度取經帶回了很多佛學經典,並將這些佛學教義講給唐朝人聽。
玄奘在回歸本土後創立了唯識宗,此派重理論,概念含義頗深,理解起來極度燒腦,所以很少有人參透,流傳極少。其高度有如唯心主義,被稱為佛教界的唯心主義。
達摩祖師是坐禪的代表人,到達南朝後為梁武帝講經。梁武帝發現他所講佛道與自己觀念並非吻合,於是兩人沒有達成共識。後達摩跑到北魏的洛陽,在嵩山打坐了九年。
達摩祖師佛學核心是坐禪,禪是印度的一種修行的方法,用現代話說就是練瑜伽。坐禪實際上是面壁思過,主張全身放鬆、心地平靜,超然於世俗之外。
達摩的徒弟弘忍收了兩個出色的徒弟神秀和慧能,這兩人接受師傅的教授之後,卻產生了完全對立的觀點。兩人就菩提和明鏡為喻,闡述自己的觀點。
神秀的觀點屬於唯物論,而慧能的觀點屬於唯心論。很多人都看不清他倆在爭論什麼,但就其說過的話而言,兩人的觀點完全是對立的。
最後,慧能的觀點符合師傅所傳,接受了師傅的衣缽。慧能接受師傅指令南下,從那開始禪宗就分成了南北兩派。
坐禪是達摩祖師的修行核心,而神秀是支持坐禪的,他繼承了師祖的觀點。慧能反對坐禪,這是為何呢?
唐朝時佛教非常流行,幾乎全部的佛教都在主張坐禪,坐禪也成了最普遍、最經常的修行方式。到了達摩祖師時,他將坐禪進一步擴大化,將坐禪變成了修行的最主要方式。慧能明顯是棄大流不顧,獨樹一幟了。
神秀主張漸悟,慧能主張頓悟。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其實在很早就出現了,只不過各大家沒有得出一個最後的結果,神秀和慧能的出現將這一問題的討論進一步加深。
總之,玄奘和達摩祖師的觀點是不同的,他們的佛學主張促進了中國古代佛教的發展,也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都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很赞哦! (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