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五尺之童成语故事_成语“五尺之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3-03-03 06:41:06 1057
五尺之童成语故事_成语“五尺之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幼年的孩童。古时的五尺约为现在的三尺。【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战国时,滕文公以仁政待民,国风清明。楚国的学者许行带领弟

五尺之童成语故事_成语“五尺之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幼年的孩童。古时的五尺约为现在的三尺。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战国时,滕文公以仁政待民,国风清明。楚国的学者许行带领弟子来到滕国,希望成为滕国百姓,他宁愿和弟子穿着粗布衣服,织席贩履为生。滕文公宽厚地给了他们一处宅院。

过了一阵子,许行对滕文公开始不满意了。他说:“滕文公还不算贤明,贤明的君主应该和百姓一道耕田种地……”另一位学者陈相,很赞成许行的话,便去对孟子说了。

孟子却反问陈相说:“许行的饭锅是自己造的吗?他的农具是自己做的吗?他的衣帽是自己缝的吗?”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五尺之童成语故事_成语“五尺之童”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陈相说:“都不是自己做的,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百姓有百姓的事,国君有国君的事,如果一件件东西都要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才能使用,国君就得率领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我看许行讲的是邪说,不应该相信他……”

陈相辩解说:“不过依照许行的话去做,市场上就不会有欺假的行为,价钱公平一致,即使是打发五尺之童去买东西,也没有卖主欺他;布匹、丝绸长短一样,价钱便一样;麻线、丝绵轻重一样,价钱也一样;鞋子大小一样,价钱也一样。”

孟子开导陈相说:“你说的不对呀,价钱一样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各种物品的质地不同,有好有次,所以价钱就应该有高有低,假若不分优劣一律划为同样价钱,那样会使天下发生混乱的。你想一想,好鞋和坏鞋卖同样价钱,谁能高兴呢?许行的话是虚伪的,照他的办法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