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皇后让安陵容喝什么 6個字,讓這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

火烧 2023-04-16 21:30:55 1044
6個字,讓這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 文稿 儒風大家原創山東琅琊王氏家族,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豪門大族,在歷史上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王家有多豪?有唐詩《烏衣巷》為

6個字,讓這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  

皇后让安陵容喝什么 6個字,讓這個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
文稿 | 儒風大家原創
山東琅琊王氏家族,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豪門大族,在歷史上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
王家有多豪?有唐詩《烏衣巷》為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個「王」說的就是琅玡王氏。
琅玡王氏發展於曹魏西晉,全盛於東晉初年,世稱「王與馬,共天下」。到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特意寫「飛入尋常百姓家」,更顯示出王家絕不是「尋常百姓家」。
王氏家族自誕生之日就很「豪」,家族史上更是出了王羲之這樣的千古書聖。
但王氏家族的「豪」,遠不止如此。據記載:「琅琊王氏自漢諫議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晉南北朝,一家正傳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餘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書二十五人。」
另據《二十四史》記載,從漢朝到清朝1700多年中,琅琊王氏家族出了36個皇后,36個駙馬,92個宰相,文人名士更有600多位。
如此顯赫的家族歷史,真當得起「華夏首望」的美譽。
王氏家族如此興旺,全憑一句家訓,僅有簡簡單單6個字:「言宜慢,心宜善」。
言宜慢
老話說「禍從口出」,說話是一門語言藝術,出口前更要講究深思熟慮。所謂「言宜慢」就是這個意思。
「言宜慢」這3個字,就是琅琊王氏家族的王吉從一位老人那兒得到的處世「秘笈」。
公元前77年,王吉從七品知縣調任昌邑王府中擔任五品中尉時,目睹昌邑王劉賀的荒淫無度,以及官場的溜須拍馬,鬱郁不得志。幸遇一位老者,送了他3個字,從此他便在官場「遇難成祥」,一路官運亨通,成為朝廷重臣。
這3個字,就是「言宜慢」。
「言宜慢」短短3個字,卻凝結著說話和做人的大智慧。
現在我們揶揄一個人心急口快說錯話,就說他「說話不經過大腦」。
「說話不經過大腦」,一則容易得罪人,二則容易暴露自己的無知和短板。
所謂「謹言慎行」,這「謹言」二字的意思就是,說話前一定要「過過腦子」,不要一時心急便衝口而出,更不能口不擇言。
《論語》有云:「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大家在一起聊天,還沒輪到你說話的時候,你卻搶著說,這是毛躁的表現。
「毛躁」這個毛病,最容易得罪人,最容易惹禍。
孔子還曾經說,「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這「訥於言」和「言宜慢」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說,說話不要急,要三思而言。
一個人學會了「言宜慢」,說話經過大腦,也便懂得了為人處世的智慧,做人不浮躁,做事不毛躁,面對何種境遇,都能沉著冷靜妥善處理。
「言宜慢」是一種情商,體現著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有修養、有內涵的人,必然受人喜愛、受人尊重。
心宜善
前段時間有句挺流行的話:生而為人,務必善良。
所謂「心宜善」就是,做善良之人,行善良之事。
而這短短3個字,也是王吉從同一位老人那兒得來的。
話說10年後的公元前67年,已官至諫議大夫的王吉回鄉探親,途徑昌邑,再次遇到了送他「言宜慢」3字的老人,老人又送了他3字,便是「心宜善」。
得此3字,王吉如芒刺背,想起自己隨著官位的升高,也曾在權力鬥爭中利用職權打擊政敵,不免汗顏。從此他洗心革面,不再害人,在官場上口碑越來越好,因為恪守「心宜善」,而一生無憂。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對他人的遭遇,能夠心生同情憐憫,這是仁善的開端。
每個人的人生之旅都會遭遇波折,甚至遭遇不幸,對於他人的不幸心生憐憫,力所能及地施以援手,是善之所至。
而善心善行,也會為一個人帶來善報。正如《道德經》所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話兒說:「善惡有報」。做人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善心,行善舉,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品行和素養。善良的人必然能結識更多真朋友,身處為難之時,也必然會得到更多幫助。
你如何對待世界,世界便也如何對待你。一個人的福氣,都藏在日常所行的善舉之中,人生的大道理,前人早已總結得明明白白。
此後,「言宜慢,心宜善」作為王氏家族的家訓代代相傳,成就了千古第一名門望族。
「言宜慢」,是進退有度;「心宜善」,是從善如流。
這短短6個字,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卻蘊含了最高深的人生哲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