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恒绍 永铖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永字辈的人,名字和岁数要清楚
永铖爱新觉罗,爱新觉罗永字辈的人,名字和岁数要清楚
爱新觉罗永字辈的人,名字和岁数要清楚
爱新觉罗永字辈的人名字及岁数如下:
1、爱新觉罗·永璜——年22岁
1728年7月5日-1750年4月21日,乾隆帝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于雍正六年五月廿八日。乾隆十三年,因不懂礼数,被乾隆责备,因而失宠。乾隆十五年三月,薨,年22岁。追封定亲王,谥“安”。
2、爱新觉罗·永琏——年9岁
乾隆帝次子,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卒于乾隆3年(1738年),生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元年(1736年)被秘立为皇太子。乾隆帝将永琏密定为皇储,但未想两年多以后,永琏得病而死,年仅九岁。乾隆帝极为伤感,赠谥号“端慧皇太子”,并于乾隆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入葬端慧皇太子园寝。
3、爱新觉罗·永璋——年26岁
1735-1760,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其母当时为宝亲王格格(相当于侍女)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岁,追封循郡王。
4、爱新觉罗·永珹——年39岁
1739~1777年,乾隆帝第四子,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号为"端"。嘉庆四年三月,追赠亲王。
5、爱新觉罗·永琪——年25岁
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薨,年二十五岁,谥曰纯。
6、爱新觉罗·永瑢——年48岁
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乾隆帝六子。乾隆二十四年冬,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
7、爱新觉罗·永琮——年2岁
乾隆帝第七子,曰悼敏皇子、哲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

8、爱新觉罗·永璇——年87岁
1746-1832年,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9、爱新觉罗·永璂——年24岁
1752年6月7日-1776年3月17日,乾隆帝第十二子,继皇后辉发那拉氏之子。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年24岁,无爵。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
10、爱新觉罗·颙琰——年61岁
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终年61岁。
爱新觉罗 允祥的后代近况如何?
子嗣:有子9人,有封爵者5人。 第一女郡主,康熙四十二年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康熙六十年,嫁精奇哩氏萨克慎;乾隆四十一年卒,年七十四岁。 第一子已革贝勒弘昌,康熙四十五年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乾隆三十六年卒,年六十六岁。嫡妻纳喇氏。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元年癸卯正月,嫁伊尔根觉罗氏福僧格;雍正四年卒,年二十岁。 第二子未有名。康熙四十七年生,母庶福晋石佳氏;康熙四十八年卒,年二岁。 第三女,康熙四十九年生,母为侧福晋富察氏;康熙五十年卒,年二岁。 第三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暾,康熙四十九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六年卒,年十九岁。嫡夫人富察氏。 第四子多罗宁良郡王弘晈(jiǎo ),康熙五十二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乾隆二十九年薨,年五十二岁。嫡福晋西林觉罗氏。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康熙五十三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初,抚养宫中。七年十二月,下嫁喀尔喀博尔济锦氏多尔济塞布腾,封今位号。九年卒,年十八岁。 第五子弘[日兄],康熙五十五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卒,年七岁。 第六子多罗贝勒品级弘昑(qǐn),康熙五十五年生,母为侧福晋乌苏氏;雍正七年卒,年十四岁。 第七子和硕怡亲王弘晓,康熙六十一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乾隆四十三年薨,年五十七岁。嫡福晋李佳氏。 第八子绶恩,雍正三年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雍正五年卒,年三岁。 第九子阿穆瑚琅,雍正四年生,母为庶福晋纳喇氏;雍正五年卒,年二岁。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琰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嘉庆皇帝没有为了争夺皇位骨肉相残。
嘉庆是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贵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禅位继帝位。
二.嘉庆在位期间的大清朝形式是: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
嘉庆帝即位后,倾尽全力,大举围剿镇压川、楚、陕农民大起义。更易统兵大员,严惩镇压不力的将吏。
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
嘉庆十年(1805年),川、楚、陕农民起义被镇压,清统治力量也受到严重削弱。嘉庆十五年(1810年),镇压了爆发于东南海疆的蔡牵起义军。
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监接应下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颙琰下诏罪已,同时严令对冲进皇宫的起义军血腥屠戮,无一幸免,并捕杀在城外的头目林清等天理教起义被镇压。
在对外交涉中,嘉庆帝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
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三.嘉庆皇帝杀了和珅。
嘉庆即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掉大奸臣和珅乾隆六十四年 (嘉庆四年) 嘉1799年,己未-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嘉庆帝亲政。大学士和珅被赐死。
四.对嘉庆的评论:
嘉庆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五代皇帝,姓名为爱新觉罗·永琰。生于公元1760年,卒于公元1820年。
他三十七岁即位,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六十一岁。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与父亲乾隆相比,嘉庆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
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果敢作为的平庸天子。而嘉庆帝的时代,正是大清王朝由康雍乾盛世走向衰落的时期,因此,嘉庆帝本人被历史性地赋予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转为衰败的悲剧命运。
扩展资料:
嘉庆皇帝在对外交涉中,力主严禁鸦片,对英国侵略者在沿海的骚扰活动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对英国提出的帮助清朝镇压起义军,帮助澳门葡人抵御法国的居心叵测的要求,明智地严辞拒绝。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建立外交关系、开辟通商口岸、割让浙江沿海岛屿的要求。而闭关锁国的传统观念,也使其对外来事物采取盲目排斥态度。
嘉庆帝在内乱频仍、外患渐逼中,倾力企图维护清王朝的稳定巩固,然而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使清王朝的败落于嘉庆末年已完全表面化,并从此日渐走向衰亡。
嘉庆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清昌陵。
有儿子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
道光帝即位,于“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嘉庆
爱新觉罗·永瑆的家族人物
一、家族成员
1、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2、长子爱新觉罗绵懃,袭亲王爵。(奕绶、奕纶、奕维、奕繁、奕绳、奕繻、奕绰、奕编、奕綍等)
3、次子爱新觉罗绵懿,过继三阿哥永璋,袭其贝勒爵。(奕绪等)
4、三子爱新觉罗绵聪,追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奕绣等)
5、四子爱新觉罗绵偲,过继十二阿哥永璂,袭其贝勒爵。(奕缙、奕絟、奕缮等)
6、五子爱新觉罗绵恪,早夭。
7、六子早夭,未取名。
8、七子爱新觉罗绵傧,封镇国将军。
二、人物资料:
1、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永瑆的父亲,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2、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淑嘉皇贵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嫔,永瑆的母亲。原为金氏,初隶内务府包衣,后奉旨出包衣,改为金佳氏。
上驷院卿三宝女,其兄为官至吏部尚书的金简,乾隆为皇子时,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金氏初入宫为金贵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晋嘉嫔,四年生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晋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嘉贵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
十七年生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岁。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赐谥为淑嘉皇贵妃,棺椁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宫。
3、爱新觉罗·绵勤
爱新觉罗·绵勤(1768—1820),成亲王永瑆长子,母嫡福晋富察氏。嘉庆四年(1799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七年(1802年)进贝勒,二十四年(1819年)加郡王衔,二十五年(1820年)六月薨,追封成郡王。
4、爱新觉罗·绵懿
爱新觉罗·绵懿(1771-1809),乾隆三十六年辛卯九月二十四日寅时生,成亲王永瑆子,母为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忠勇公傅恒之女。
继父爱新觉罗·永璋,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母为弘历侧福晋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
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只有一子,生于乾隆二十年十二月,母庶妃完颜氏。二十一年正月夭亡。
故以成亲王永瑆与其嫡妃富察氏(孝贤纯皇后弟大学士傅恒女)所生之子绵懿为嗣,乾隆四十一年袭贝子,是年奉旨过继与胞伯永璋为嗣。后晋郡王。
5、爱新觉罗·绵偲
多罗贝勒爱新觉罗·绵偲,清宗室和硕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第四子,追封贝勒爱新觉罗·永璂承继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淑嘉皇贵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绵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绵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绵偲
爱新觉罗永忠有几个兄弟
爱新觉罗永忠有4个兄弟。
二弟固山贝子:爱新觉罗·永硕。 三弟奉国将军:爱新觉罗·永恬。 四弟奉国将军:爱新觉罗·永悌。 五弟:爱新觉罗·永库。 爱新觉罗·永忠(1735年—1793年),满洲人爱新觉罗氏。字良辅,号渠仙,又署臞仙、栟榈道人、延芬居士,恂勤郡王允禵孙,多罗恭勒贝爱新觉罗·弘明子,袭封辅国将军。清宗室、诗人,能诗、工书、善画。著有《延芬室诗稿》传世。历史上乾隆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是怎么死的?生平如何?
爱新觉罗·永璂病逝。
乾隆十七年(1752年)四月二十五日寅时,出生于翊坤宫,嫡出,母为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当天,乾隆帝刚从畅春园回宫,平时都亲自去向太后请安。在孩子出生这天,罕见地派内监请安。
他的出生让乾隆非常高兴,不仅写诗纪念,还让大臣与他“同喜”。他的名字“璂”,在古汉语里是皮件里镶嵌的玉饰,明代《诸司职掌》云:“皇帝皮弁,用乌纱帽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各缀五彩处十二,以为饰。”天子皮弁饰十二璂。
乾隆三十年(1765年)闰二月,南巡过程中,母亲继皇后辉发那拉氏突然失宠,形同被废。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四,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去世,时年四十九岁。乾隆三十五年四月,永璂成婚,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乾隆三十六年,负责编纂《御制满蒙文鉴》总纲,时年二十岁。乾隆四十年,《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完成,乾隆谕旨:“汝所进书甚好,但有眉目不清数处,改正后再行呈阅。”又奉谕旨:“汝所作之书亦费心矣。”
扩展资料: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时病逝,享年二十五岁,诏用宗室公例治丧。
同年,《御制满蒙文鉴》总纲刊行永璂在生时无封爵,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
董宝光在《学人卉萃的永璂贝勒府》中写道:“永璂生前未获封号,估计亦未分府。 ...... 永璂府的末代府主溥胜弟兄三人,遂于1921年1月以洋8千元将此府售于黄集成氏。售府契约上,旧业主属名为:金溥胜、金溥林和金溥榕三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璂
爱新觉罗.永腥历史上怎么样了?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辰时出生,生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和硕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贤纯皇后亲侄女。
嘉庆四年(1799年),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永瑆始,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1819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日午时薨,年七十二,谥曰哲,是为成哲亲王。
扩展资料
家族成员
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长子爱新觉罗绵懃,袭亲王爵。(奕绶、奕纶、奕维、奕繁、奕绳、奕繻、奕绰、奕编、奕綍等)
次子爱新觉罗绵懿,过继三阿哥永璋,袭其贝勒爵。(奕绪等)
三子爱新觉罗绵聪,追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奕绣等)
四子爱新觉罗绵偲,过继十二阿哥永璂,袭其贝勒爵。(奕缙、奕絟、奕缮等)
五子爱新觉罗绵恪,早夭。
六子 早夭,未取名。
七子爱新觉罗绵傧,封镇国将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瑆
爱新觉罗宗谱
我只找到部分摘录(网上)
允禩:(一子)康熙二十四年辛酉二月初十日未时生,母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三十七年三月封授多罗贝勒,六十一年十一月晋封亲王,总理事务,三年三月退总理事务,四年三月因罪革退亲王,将伊本身并子孙黜宗室,本年丙午九月卒,年四十六岁。乾隆四十三年正月,特旨复入宗室。嫡妻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第一子:弘旺(三子)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庶母张氏张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五十五岁。嫡妻舒穆禄氏伦布之女,妾茂怡氏马尔泰之女,妾完颜氏四格之女,妾荣氏荣禧之女。 第一子:永类(无嗣)雍正四年丙午正月二十七日申时生,嫡母舒穆禄氏伦布之女,雍正六年戊申十二月二十二日丑时卒,年三岁。 第二子:肃英额(六子)雍正四年丙午七月二十二日亥时生,庶母茂怡氏马尔泰之女,乾隆六十年乙卯六月十二日午时卒,年七十岁。 第三子:永明额(一子)乾隆二十二年丁丑六月十六日申时生,庶母荣氏荣禧之女。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授七品笔贴式,喜庆元年三月授委署主事,是年九月授经历,四年八月授副理事官,九年九月授御史,二十五年十一月授副都统衔作为阿克苏办事大臣,道光三年正月授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四年七月回京,本年八月管理右翼官学事务,五年七月管理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事务,本年十一月管理新历营房,十二月授察哈尔副都统,六年五月授太宁镇总兵内务府大臣,六月授守护昌陵,十年八月授令侍卫内大臣,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正月二十日丑时卒,年八十四岁。 -------------------------------------------------------------------------------- 允禟:(八子)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八月二十七日子时,雍正四年丙午八月作月二十七日巳时卒。嫡妻栋鄂氏七十之女,妾刘氏,妾兆氏,妾郎氏,妾周氏,妾完颜氏,妾朱氏,妾佟氏,妾陈氏。 第一子:弘晸(二子)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初八日戌时生,庶母刘氏。 第二子:弘暲(一子)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十九日丑时生,庶母刘氏。 第三子:弘相(一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正月廿二日丑时生,庶母刘氏。 第四子:弘旷(无嗣)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初六日卯时生,庶母郎氏。 第五子:弘鼎(七子)康熙五十年辛卯十一月初十日戌时生,庶母完颜氏。 第六子:栋喜(五子)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六月初八日丑时生,庶母朱氏。 第七子:四保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九月十四日未时生,庶母周氏,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奉旨过继与尼雅哈为嗣。 第八子:都锡保(三子)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一月初四日丑时生,庶母周氏。 -------------------------------------------------------------------------------- 允礻我:(六子)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十月十一日亥时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多罗敦郡王,五十七年十月管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一年十二月解管理三旗事务。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乌尔锦噶喇普郡王之女,继夫人赫舍里氏佐领常海之女,妾郭络罗氏,妾王氏。 (DE注:生平略有删节,诸妾之父亦略) 第一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年辛巳八月初十日酉时生,本月十六日辰时卒,庶母郭络罗氏。 第二子:弘旭(无嗣)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十一月十九日午时生,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二月初四日子时,年七岁,庶母郭络罗氏。 第三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时生,康熙四十八年乙丑六月二十三日未时卒,年七岁,庶母郭络罗氏。 第四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子时生,本月十九日亥时卒,庶母王氏。 第五子:弘暄(一子)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一日午时生,母嫡夫人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 第六子:弘晙(三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时生,庶母郭络罗氏。 -------------------------------------------------------------------------------- 允祥:(九子)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十月初一日辰时生,雍正八年庚戌五月初四日午时薨。嫡福晋兆佳氏尚书马尔汉之女,侧福晋富察氏佐领僧格之女,侧福晋乌苏氏头顶护卫金保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郎中阿哈占之女,庶福晋石佳氏领催庄格之女,庶福晋喇氏轻车都尉吴尔敦之女。 第一子:弘昌(五子)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一月十日子时生,母侧福晋瓜尔佳氏。 第二子:未有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十月初一日丑时生,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二月二十日亥时卒,母庶福晋石佳氏。 第三子:弘暾(三子)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十二月二十日丑时生,雍正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卒,母嫡福晋兆佳氏,嫡夫人富察氏。(DE注:弘暾未与富察氏完婚便卒,后允祥去世时,雍正表彰富察氏守节,封弘暾为贝勒,封其为贝勒夫人,入怡亲王府陪伴兆佳氏。《宗谱》记弘暾有三子,分别是从弘昌、弘晈、弘晓处承继来的。) 第四子:弘晈(二子)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二十五日辰时,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五子:弘(左日右兄)(无嗣)康熙五十五年丙申正月初七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六子:弘昑(无嗣)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八月初九日卯时生,母侧福晋乌苏氏。 第七子:弘晓(九子)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四月初九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八子:绶恩(无嗣)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丑时生,母嫡福晋兆佳氏。 第九子:阿穆珊琅(无嗣)雍正四年丙午四月初五日生,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十五日午时卒,母庶福晋纳喇氏。 -------------------------------------------------------------------------------- 允禵:(四子)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西泰之女,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妾吴氏常有之女。 第一子:弘春(七子)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初一日生,母侧福晋舒舒觉罗氏。 第二子:弘明(五子)康熙四年四月初三日生,母嫡福晋完颜氏。 第三子:弘映(三子)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生,母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 第四子:弘暟(七子)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母嫡福晋完颜氏。 爱新觉罗(329)的人(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