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党的历史三大转折点 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火烧 2023-01-13 20:52:28 1147
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在gcdzg成立86周年的高点,我们再次回顾中共历史上的 几个重要转折点,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一个政党的发展是 多么不易,虽然它现在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

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在gcdzg成立86周年的高点,我们再次回顾中共历史上的 几个重要转折点,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一个政党的发展是 多么不易,虽然它现在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们就要更 客观的来处理,看审视。

gcdz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gcdz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 界望志路举行,后来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外国巡捕搜 查,会议的最后一天(7月31日)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举行。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gcdzg"。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宣告了gcdzg的正式成立。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县城召开了政治局 扩大会议。

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 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 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md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 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 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gcdzg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gcdzg第七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延安举行。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 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 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 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 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gcdzg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22日,gcdzg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 开。

党的历史三大转折点 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 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 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 整地。

准确地掌握md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 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 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 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一个政党凭着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6000万,一个政党从弱小 的组织发展到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一个政党从最初的懵懂发展 到创立自己的指导理论,一个政党从革命顺利成功逐渐转变到 改革开放进行建设,不得不说,能将一个濒于绝境的民族重新 带入高速发展的道路,它确实在世界历史上书写了一个奇迹。

gcdzg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有哪些

1、1935年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是gcdzg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md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gcdzg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拔乱反正。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

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扩展资料 gcdzg能够在长征途中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在于伟大的长征精神,既包括甘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也包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自我革新精神,以及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 gcdzg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

提出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才能使中国的前进道路出现又一次伟大转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遵义会议 百度百科-gcdzg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gcdzg历史上三个转折点各是什么

1 遵义会议

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gcdzg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md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2 西柏坡会议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九月会议”,这是从日本投降以来 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会议。这次会议上,md根据中国革命的进程,提出了大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日程表。对彻底推翻国民党政府后,中共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md在会上作了明确阐述:“我们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政权不仅仅是工农,还包括小资产阶级,包括民主党派,包括从蒋介石那里分裂出来的资产阶级分子。政权制度采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会议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军叫人民解放军,以示与蒋介石政权的根本对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不同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国家政权,所以,在国都选择上不能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作为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3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hg主席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次全会前,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建议。中央领导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讲话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gcdzg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

C、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 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的md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md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md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gcdzg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是党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中国革命从此打开了新局面. 遵义会议是gcdzg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md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md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gcdzg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gcdzg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同时,在长征途中md对执行王明军事路线的一些领导同志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md、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红军占领遵义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gcdzg的三大伟大历史转折是什么

gcdzg召开的转折性的会议有三次

八七会议: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gcdzg召开的转折性的会议有三次

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gcdzg历史上的四个转折点是哪四次会议?分别对以后的中国有什

八七会议(1927年)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明确指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

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总之,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

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gcdzg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抵达贵州遵义时举行的政治局扩大 会议。参加会议的有md、dz、陈云、ze、洛甫(张闻天)、博古(秦 邦宪)、王稼祥、邓发、lq、凯丰(何克全)等二十人。

会议批评了第五次 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 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肯定了md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 推选md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 委主要负责人ze、dz指挥军事。

随后在行军途中,中央先后决定由洛甫代 替博古负总责,由md、ze、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md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 领导。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13日在西柏坡举行的会议。

到会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委19人, 列席12人。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 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

md指出:二中全会,可以说 是城市工作会议。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党在 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分析当时中国经济 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二中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 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围绕这个中心,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 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地批判 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md思想的科 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放脑筋、实 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 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及时地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 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经济建设上要纠正 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要保障几亿农 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解决了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要健全党规党法和 民主集中制。

增选陈云为党中央副主席,邓颖超、hyb、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 员,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陈云为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 记,hyb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