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历史简介 东湘洋历史

火烧 2022-10-20 13:45:12 1116
东湘洋历史 一、东氏家族历史1、出自舜有七友东不訾之后为东氏。据《集韵》载,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七友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一作东不识)、秦不虚、灵甫。《尸子》云:“舜士友有东不识,《

东湘洋历史  

一、东氏家族历史

1、出自舜有七友东不訾之后为东氏。据《集韵》载,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七友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一作东不识)、秦不虚、灵甫。《尸子》云:“舜士友有东不识,《广韵》作东不訾。”东不訾的后代,有的就用“东”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东姓。

2、出自风姓,太昊伏羲之后有改姓东氏。据《路史》载,伏羲氏之后东蒙氏之后人有居于东方者,以居地为氏,后改东氏。

3、汉复姓十三氏中有东宫、东郭、东门、东野、东田、东陵、东蒙、东莱、东邱、东乡、东里、东关、东闾等复姓,后有改东氏者。

东姓始祖:东不訾。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东氏是舜七友东不訾的后代,望出平原。而《姓氏考略》上说东氏是伏羲之后,望出平原。另《尸子》上记载:“伏羲之后,舜七友有东不訾。”由此看来,东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推算起来,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望族居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南)。东氏后人奉东不訾为东姓的始祖。

4、据《东野志》记载:复姓“东野”来源于商朝,始祖是周公旦,即周公。周公的第三个儿子叫渔,封地东鲁(即现在的山东)的东野(即现在的曲阜),渔有一子,就以东野为姓,叫东野田。当时,就在曲阜修建了较为宏伟的周公庙,由于渔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就经常登上周公庙前的一块巨石向都城凝望,这块石头就被称为“往父石”。春秋战国时期,在鲁国朝中的东野一姓的官员被奸臣所陷,500余门被灭,只有老大携家谱逃往东瀛,改姓为“东”,隐名改姓直至鲁国灭亡许多年,后代才携家谱迁往晋(现在的山西);因各种原因,后代又分散到各地;其中一支携《东野志》落户到河南寝丘(现在的河南省沈丘县),一直以“东”为姓,繁衍生息与此。

5.满族、蒙古族、藏族有东姓。

二、东汉殇帝刘隆的历史详情

刘隆(105年——106年),汉和帝次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106年在位)。谥号孝殇皇帝。 前任皇帝为和帝,后任皇帝为安帝。

~~~

和帝在世的时候,生了许多皇子,皇子大都夭折。和帝以为宦官、外戚在谋害他的儿子,便将剩余的皇子留在民间抚养。永元二年(106年)一月汉和帝死,邓皇后因长子刘胜有痼疾,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

~~~

元兴元年(105)正月的一天夜里,东汉朝廷正在进行着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即位典礼。一个出生满100多天的婴儿被母亲抱着,坐上了龙椅帝位。这个小皇帝就是和帝的小儿子刘隆。

刘隆登基时候刚刚好出生满100天,是为汉殇帝,改元“延平”。朝政由外戚邓氏掌权。

可怜一个婴儿皇帝汉殇帝,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当延平元年八月辛亥日,汉殇帝得了场大病就死在襁褓之中了。死后葬于康陵。

汉殇帝是中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

刘隆谥曰“孝殇”,葬“康陵”

~~~

在位年号 延平(1)106

三、山东曹范历史

曹范镇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地处章丘市与济南对接融合处,距济南东二环24公里、章丘西外环13公里。全镇总面积120.1平方公里,3.7万口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发展空间广阔。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矿泉水等储量丰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中文名称

曹范镇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48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

政府驻地

曹范

电话区号

0531

邮政区码

250221

地理位置

章丘市西南部

面 积

120.1平方公里

人 口

36507(2000年)

方 言

山东话

机 场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鲁A

资 源

煤炭,石灰石,铁矿石,矿泉水等

四、什么是赵县名胜古迹

乡镇简介 赵州镇(Zhaozhou Zhen) 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67888人。

镇政府驻永通路11号,邮编051530。[区划] 辖北门、石塔、西门、西关、南门、县前、东门、东关、官庄、常洋、董村、刘家庄、瓜家庄、东晏头、西晏头、赵家庄、常家庄、尉家庄、傅家湾、邢村、东卜庄、西卜庄、南正村、宋村、大石桥、固城、西河、焦家庄、眭家营、封家铺、潘村、屯子、傅刘庄、北白尚、南白尚、南杨家庄、南解家疃、停住头、南姚家庄、南何家庄、郭村、苏村、大李庄、小李庄、南三相、西朱家庄,共46个行政村。

[沿革] 赵州镇历史悠久,春秋为棘蒲,西晋移平棘为棘蒲,遂更名为平棘。历代为郡、州、府、县治所在地。

1958年成立赵州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城关人民公社,1989年更名为赵州镇。 韩村镇(Hancun Zhen) 面积64.05平方千米,人口47321人。

镇政府驻,邮编051531。[区划] 辖韩村、北辛庄、小吕村、大吕村、苏家疃一村、苏家疃二村、黎村、赵村、泥沟、北何家庄、柏家营、各子一村、各子二村、各子三村、宋城、大马、东罗村、西罗村、徐家庄、李家庄、北杨家庄、石家庄,共22个行政村。

[沿革] 韩村镇是以其驻地而得名。1961年改建韩村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建制为镇。

新寨店镇(Xinzhaidian Zhen) 面积40.29平方千米,人口31751人。镇政府驻新寨店村,邮编051530。

[区划] 辖新寨店、西杨台、东杨台、西何庄、台兴庄、迎恩铺、新和村、贾店村、安王村、六市庄、范村、肖庄、曹谷疃、周村、辛店、豆家庄、马谷庄、彭家庄、北解家疃、赵庄、赵刀寺、马刀寺、北正村、北三相、北轮城,共25个行政村。[沿革] 新寨店镇是以其驻地而得名。

1984年复置乡,1988年改镇。 沙河店镇(Shahedian Zhen) 面积46.28平方千米,人口34170人。

镇政府驻沙河店村,邮编051533。[区划] 辖沙河店、北冯、野鸡铺、杨召、谢家湾、丁村、小诰、西大诰、东大诰、大诰铺、东杨村、西杨村、南南冯、北南冯、中冯、东诰、东北营,共17个行政村。

[沿革] 沙河店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道,人们在此开设店铺,逐渐形成聚落,因地处沙河北岸,故名沙河店。1958年成立沙河店人民公社,沙河店、丁村为其两个管理区,1961年改建沙河店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制为镇。

范庄镇(Fanzhuang Zhen) 面积89.40平方千米,人口24501人。镇政府驻范庄,邮编051531。

[区划] 辖范庄、孝友、常信营、南庄、曹庄、南花邱、北花邱、西花邱、东张家庄、杨扈东门、杨扈西门、杨扈南门、杨扈北门、任庄、贤门楼一村、贤门楼二村、贤门楼三村、贤门楼四村、解家寨、大安一村、大安二村、大安三村、大安四村、大安五村、大安六村、秀才营、小寺庄、东朱家庄、前进、永进、高峰、五星、三中、健全、勤劳、人民,共36个行政村。[沿革] 范庄镇以其驻地而得名。

1984年复置乡,1988年改镇。 南柏舍镇(Nanbaishe Zhen) 面积52.40平方千米,人口38958人。

镇政府驻南柏舍村,邮编051530。[区划] 辖南柏舍、北柏舍、东柏舍、李柏舍、曹柏舍、安柏舍、徐家寨、唐家寨、南李家疃一村、南李家疃二村、河西寨、杨家郭、王家郭一村、王家郭二村、王家郭三村、郑家郭、高庄、俞家岗、许家郭,共20个行政村。

[沿革] 以其驻地而得名。1958年成立南柏舍人民公社,1984年改置乡,1988年为建制镇。

北王里镇(Beiwangli Zhen) 面积52.00平方千米,人口43372人。镇政府驻北王里,北距县城11千米,邮编051534。

[区划] 辖吴贾、何庄、南王里、小琉璃、换马营、北王里、轮城庄、大琉璃、西王家庄、付家庄、黄市村、马平、贾吕、西张家庄、东章吕、西章吕、永兴庄、后田村、前田村、前营、烟家寨、南轮城、西正村、后营、沟岸、马村、康贾村,共27个行政村。[沿革] 明清为明信里社,1912年中华民国时属西区,1956年建北王里乡,58年成立南三相人民公社北王里管理区,1961年建北王里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建制为镇,1996年原马平乡13村、南三相乡4村并入北王里镇。

前大章乡(Qiandaizhang Xiang) 面积58.47平方千米,人口43518人。乡政府驻赵藁公路东侧,邮编051530。

[区划] 辖双庙、城郎、乡官、马圈、齐家庄、王家庄、史家庄、仪停、商家庄、永安、周家庄、固德、豆腐庄、投头庄、南白庄、杜家庄、姚家庄、西白庄、四德、北朱家庄、冯家庄、中帐、安现、后大章、前大章,共25个行政村。[沿革] 清光绪《赵县志》记载为“罗大章”,因位于后大章南部,逐渐演变为前大章。

1912年成立后属水区,1945年赵县城解放后属三区,1958年成立前大章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前大章公社,1975年迁至村西2.5千米处,赵藁公路东侧。 高村乡(Gaocun Xiang) 面积55.79平方千米,人口42169人。

乡政府驻高村,邮编051530。[区划] 辖高村、南田村、东大章、西大章、西辛庄、南泥河、北泥河、西封斯一村、西封斯二村、西封斯三村、东封斯一村、东封斯二村、猛公、北王村、南王村、北庄、西江村、白沟驿、市庄、东大里寺、西大里寺、段村,共23个行政村。

[沿革] 以其驻地而得名。1961年改。

五、湖南又称三湘潇湘为什么

湖南素有“三湘”之称,“三湘”之说有三种: 一说,因湘水发源于广西桂林的兴安县,有灵渠与漓水连接,称之“漓湘”;湘水东北流至永州北苹口在潇水汇合,称“潇湘”;再东北流经衡阳北,又与蒸水汇合,称“蒸湘”。

因而合称“三湘”。由于桂林的人文地理、语言风俗与永州相同,古代属零陵郡,习惯上被归入三湘范畴。

一说,是潇湘、资湘、沅湘的合称。因漓水南流入珠江,不属湘江水系;蒸水则太短小,所以去掉漓、蒸二名。

而湘水北流至湘阴北之临资口汇入资水,叫资湘;北流至岳阳县西中洲,汇入沅江主洪道称沅湘。资水、沅水为湖南四大水系,流经地域占全省的2/3,故用“三湘”泛指湖南全境。

也有以湘乡、湘潭、湘阴为三湘者,原因是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三县曾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为首的众多湘军名将名宦。但这些近代人物的历史并不可与湖南历史同俾,更何况也不能代表湖南的全境之概念。

尽管“三湘”之说不尽相通相同,但都是以湖南为主而言。 但湖南又为什么简称“湘”,其意义又何在?专家告诉我们,“湘”并不是由“三湘”而来。

据宋代柳开《湘漓二水说》:“二水本一水也,……盖者人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后人又加水云。”这就是说,湘水和漓水因同一发源的水,南北分流,就被命名相、离,后在相、离两字旁加上水,就成为今天的湘、漓。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影响最广泛、人烟最稠密、开发最早的地区,因而湘成为湖南省的代称,湖南省由此也简称“湘”。 然而,经过许多的历史、地理专家的实地考察发现证实,湘、漓二水并非同源。

湘水发源于广西灵川县东海洋乡的岐岭南,漓水古名桂江,发源于兴安县西北与资源县接界的苗儿山。 因而,“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之说无真实考据,不可从。

其实,湘水地名的来源十分古老。“湘”字最早出现在《楚辞》中,《史记》里更是有“食湘波之鱼”、“浩浩沅湘兮”的语句。

湘字最初是从相字发展而来,是较有考有据的。相即看管帮助之意,各种训诂学和辞义学多作此解释。

明朝历史简介 东湘洋历史

商代武丁有子封于相,北魏于此建相州,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周时战乱,相人一部分南逃至河南、湖南等地,所以在河南上蔡、湖南都出现了湘水,从而也为湖南带来了湘学的地名——湘君和湖山——周代追称的名号。

相人后来融入土家族,并转称为姓向了。 正因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今长沙市设湘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临湘县,因濒临湘水故名。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八月,又设湘州于此。从此,成省相当于一级的道府,一直到今日,湘州所在地的长沙,仍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而且濒临的湘江,是全省第一条大河,流域面积占列全省的1/3。 所以,湖南历来被简称为“湘”了。

六、湖南邵东中乡历史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阳候国。1952年2月16日,邵东县从原邵阳县析出,以位于邵阳市东而得名,属邵阳专(地)区。1977年划属涟源地区。1983年改属邵阳市至今。现辖13个镇、13个乡,990个行政村,27个居民会,12430个村民小组,166个居民小组。

邵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素以“百工之乡”“商贸之城”而名闻全国。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阳候国。1952年建县,以位于邵阳市东而得名。近代先后诞生了民族义士贺金声、革命先驱匡互生、音乐泰斗贺绿汀、抗日名将袁国平、抗日爱国名绅申顺卿、新闻怪杰严怪愚,当代有张国初等5位解放军将军和许多省部级领导,他们均为振兴中华而立下了卓著功勋。

邵东地处湘中,交能便得,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娄邵铁路横贯东本,国道320线、1814线、潭邵高速贯通全境,洛湛铁路邵东段、怀邵衡铁路、邵衡高速公路和邵东新火车站即将修建或正在申报等筹建中。全县面积1768平方公里,辖17镇9乡1场,有29个民族,总人口118万人。境内蒸水、测水东入湘江,邵水西注资江。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素有“红茶之乡”、“金针之地”、“药材之都”的美称。地下矿藏有煤、石膏、铁、锰、铅、锌等10余种,煤和石膏储量均居全省前列。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大云山、唐肃宗御笔钦题的佘湖山、宋濂溪周子洗墨的九龙岭,还有流光岭风景区,畔塘水库烟竹岩、明代建筑群荫家堂、朋山塘古屋、洪桥、水东江长道冲千年古枫群及靠年古庙遗址等,构成了邵东独特的旅游胜景。

七、山西交口有个西罗吗

这个是个村子 .乡镇简介 赵州镇(Zhaozhou Zhen) 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67888人。

镇政府驻永通路11号,邮编051530。〔区划〕 辖北门、石塔、西门、西关、南门、县前、东门、东关、官庄、常洋、董村、刘家庄、瓜家庄、东晏头、西晏头、赵家庄、常家庄、尉家庄、傅家湾、邢村、东卜庄、西卜庄、南正村、宋村、大石桥、固城、西河、焦家庄、眭家营、封家铺、潘村、屯子、傅刘庄、北白尚、南白尚、南杨家庄、南解家疃、停住头、南姚家庄、南何家庄、郭村、苏村、大李庄、小李庄、南三相、西朱家庄,共46个行政村。

〔沿革〕 赵州镇历史悠久,春秋为棘蒲,西晋移平棘为棘蒲,遂更名为平棘。历代为郡、州、府、县治所在地。

1958年成立赵州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城关人民公社,1989年更名为赵州镇。 韩村镇(Hancun Zhen) 面积64.05平方千米,人口47321人。

镇政府驻,邮编051531。〔区划〕 辖韩村、北辛庄、小吕村、大吕村、苏家疃一村、苏家疃二村、黎村、赵村、泥沟、北何家庄、柏家营、各子一村、各子二村、各子三村、宋城、大马、东罗村、西罗村、徐家庄、李家庄、北杨家庄、石家庄,共22个行政村。

〔沿革〕 韩村镇是以其驻地而得名。1961年改建韩村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建制为镇。

新寨店镇(Xinzhaidian Zhen) 面积40.29平方千米,人口31751人。镇政府驻新寨店村,邮编051530。

〔区划〕 辖新寨店、西杨台、东杨台、西何庄、台兴庄、迎恩铺、新和村、贾店村、安王村、六市庄、范村、肖庄、曹谷疃、周村、辛店、豆家庄、马谷庄、彭家庄、北解家疃、赵庄、赵刀寺、马刀寺、北正村、北三相、北轮城,共25个行政村。〔沿革〕 新寨店镇是以其驻地而得名。

1984年复置乡,1988年改镇。 沙河店镇(Shahedian Zhen) 面积46.28平方千米,人口34170人。

镇政府驻沙河店村,邮编051533。〔区划〕 辖沙河店、北冯、野鸡铺、杨召、谢家湾、丁村、小诰、西大诰、东大诰、大诰铺、东杨村、西杨村、南南冯、北南冯、中冯、东诰、东北营,共17个行政村。

〔沿革〕 沙河店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道,人们在此开设店铺,逐渐形成聚落,因地处沙河北岸,故名沙河店。1958年成立沙河店人民公社,沙河店、丁村为其两个管理区,1961年改建沙河店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制为镇。

范庄镇(Fanzhuang Zhen) 面积89.40平方千米,人口24501人。镇政府驻范庄,邮编051531。

〔区划〕 辖范庄、孝友、常信营、南庄、曹庄、南花邱、北花邱、西花邱、东张家庄、杨扈东门、杨扈西门、杨扈南门、杨扈北门、任庄、贤门楼一村、贤门楼二村、贤门楼三村、贤门楼四村、解家寨、大安一村、大安二村、大安三村、大安四村、大安五村、大安六村、秀才营、小寺庄、东朱家庄、前进、永进、高峰、五星、三中、健全、勤劳、人民,共36个行政村。〔沿革〕 范庄镇以其驻地而得名。

1984年复置乡,1988年改镇。 南柏舍镇(Nanbaishe Zhen) 面积52.40平方千米,人口38958人。

镇政府驻南柏舍村,邮编051530。〔区划〕 辖南柏舍、北柏舍、东柏舍、李柏舍、曹柏舍、安柏舍、徐家寨、唐家寨、南李家疃一村、南李家疃二村、河西寨、杨家郭、王家郭一村、王家郭二村、王家郭三村、郑家郭、高庄、俞家岗、许家郭,共20个行政村。

〔沿革〕 以其驻地而得名。1958年成立南柏舍人民公社,1984年改置乡,1988年为建制镇。

北王里镇(Beiwangli Zhen) 面积52.00平方千米,人口43372人。镇政府驻北王里,北距县城11千米,邮编051534。

〔区划〕 辖吴贾、何庄、南王里、小琉璃、换马营、北王里、轮城庄、大琉璃、西王家庄、付家庄、黄市村、马平、贾吕、西张家庄、东章吕、西章吕、永兴庄、后田村、前田村、前营、烟家寨、南轮城、西正村、后营、沟岸、马村、康贾村,共27个行政村。〔沿革〕 明清为明信里社,1912年中华民国时属西区,1956年建北王里乡,58年成立南三相人民公社北王里管理区,1961年建北王里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建制为镇,1996年原马平乡13村、南三相乡4村并入北王里镇。

前大章乡(Qiandaizhang Xiang) 面积58.47平方千米,人口43518人。乡政府驻赵藁公路东侧,邮编051530。

〔区划〕 辖双庙、城郎、乡官、马圈、齐家庄、王家庄、史家庄、仪停、商家庄、永安、周家庄、固德、豆腐庄、投头庄、南白庄、杜家庄、姚家庄、西白庄、四德、北朱家庄、冯家庄、中帐、安现、后大章、前大章,共25个行政村。〔沿革〕 清光绪《赵县志》记载为“罗大章”,因位于后大章南部,逐渐演变为前大章。

1912年成立后属水区,1945年赵县城解放后属三区,1958年成立前大章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前大章公社,1975年迁至村西2.5千米处,赵藁公路东侧。 高村乡(Gaocun Xiang) 面积55.79平方千米,人口42169人。

乡政府驻高村,邮编051530。〔区划〕 辖高村、南田村、东大章、西大章、西辛庄、南泥河、北泥河、西封斯一村、西封斯二村、西封斯三村、东封斯一村、东封斯二村、猛公、北王村、南王村、北庄、西江村、白沟驿、市庄、东大里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