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观世音菩萨圣号唱诵 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這段祕史你是否知道?真知堂說史

火烧 2021-08-09 22:33:26 1045
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這段祕史你是否知道?真知堂說史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佛教自漢明帝夢金人白馬馱經進入中國以來,已有2000多年曆史。在中國,佛弟子

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這段祕史你是否知道?真知堂說史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佛教自漢明帝夢金人白馬馱經進入中國以來,已有2000多年曆史。在中國,佛弟子唸的最多的是“南無阿彌陀佛”,民間信衆最多的是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從梵語的Avalokitesara菩薩翻譯而來,又稱觀自在菩薩。唐朝時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後世略去"世"字,稱觀音。他和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並稱“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未來佛,後世信士弟子多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阿彌陀佛崇拜在中國越來越流行,唐代後成爲主流。觀音菩薩也因此成爲民間信仰的第一菩薩摩訶薩。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觀音菩薩的來歷,《大悲經》如是說:無量億劫之前,觀音在千光王靜住如來處學習大悲心大陀羅尼’,從初地上升到八地菩薩,具足千手千眼時發誓,如果後世衆生持大悲咒不能往生,就不成佛。這和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發心是一樣的。所以佛祖釋迦摩尼說,供養和唸誦觀世音名號,則可往生極樂世界。後世對觀世音菩薩的推崇即從此始。

南北朝時南朝宋代,曇謨竭譯《觀世音得大勢受(記)經》也說,釋迦摩尼曰。昔有佛國名“金光獅子游戲如來國”。國王名叫威德,於園中入三昧,左右蓮花化生二童子,左名寶意右名寶尚。這就是我釋迦摩尼的前世,二童子就是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摩訶薩。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觀世音菩薩本爲男子。《華嚴經》中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說的很明白。《莊嶽委談》中說:“今塑畫觀音者,無不作婦人相。考《宣和畫譜》,唐宋名手寫觀音像甚多,俱不飾婦人冠服。”那麼,觀音菩薩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女相的呢?答案是元朝。

有人說,觀世音女相是因爲唐代武則天女皇的緣故,筆者仔細考證了一番,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元代以前的觀音像確實都是男性,而大量女相觀音始於元代。說唐代武則天女皇改觀音菩薩的性別是不對的。

觀音菩薩本有三十二應身,其中女身有四,一是“比丘尼身;二是“優婆夷身”;三是“女主身”;四是“童女身”。皆是爲說法方便所化。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觀音成爲女相,和元代管道昇不無關係。 這位大才女寫了一篇文章《觀音大士傳》。全文如下:

觀音生西土,諱妙音,妙莊王之季女也。將笄,王以三女覓贅婿。長妙因、次妙緣順旨,

觀音以忤王被貶。后王病瘡瀕死,乃自幻形爲老僧上奏,非至親手眼不可療。王以二女爲至

親,宣取之,俱不用命。

僧雲:“香山仙長濟度生靈,一啓口必可得。”王使臣從仙長求,即自斷剜其兩手眼,付使臣持去。王服之而愈,往見仙長,果無手眼。籲叩天地,求爲完之。少頃,仙長手眼已千數矣。於是敘父子之情,極歡。勸王修善,王從之。

後來到了明代,萬曆年間人朱鼎臣撰寫《南海觀音全傳》使得觀音菩薩爲妙莊王女妙善的說法更爲流行。所以,元代開始有女相觀音,明清兩代觀音菩薩就幾乎全成女相了。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那麼,管夫人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據《觀世音菩薩考述》,河南寶豐縣香山寺有一道《大悲觀音菩薩得道遠征果史話碑》,是北宋末年重臣蔡京所寫,寫的是“妙莊王三公主妙善,因虔心學佛不願出嫁爲父所不容。後父王病重,需要親人的眼睛和雙手爲藥,妙善立刻砍下雙手挖出雙眼救父。後長出千手千眼的故事”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南宋初人朱弁《曲洧舊聞》中也說:“蔣穎叔守汝日,用香山僧懷晝之請,取唐律師弟子義常所書天神言大悲之事,潤色爲傳。載過去國莊王,不知是何國。王有三女,最幼者名妙善,施手眼救父序。”蔣穎叔名之奇,北宋嘉佑年進士,元符(公元1098年至公元1100年)末守汝州(今河南汝州)。

可見這個妙善救父的故事,早在北宋時就出現了,管道昇只是爲之潤色寫了一篇文章而已。不過,此文一出,恰好符合中國傳統的孝道,得到廣泛傳播,觀音爲女性妙善,則後來明清時代的觀世音像都變成了女相。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二月十九日爲觀音菩薩轉劫誕生日,或《南海觀音全傳》中雲,觀音菩薩成正果坐蓮臺日,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捨身披剃日,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飛昇日,都出現在這部小說裏。觀世音菩薩完成了從傳說中的佛教神祇到真實存在的轉變,變成了有血有肉的妙音公主(妙善)觀世音菩薩摩訶薩。配圖爲元代景德鎮燒製的觀音菩薩寶像。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是頂禮膜拜的意思。唵嘛呢叭咪吽!有緣者得閱此文,當廣爲傳播,以結善緣。

观世音菩萨圣号唱诵 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這段祕史你是否知道?真知堂說史

後學無遮潭州晏氏客居江西錄於書齋之真知堂。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