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 美醉了!當納蘭容若遇見倉央嘉措!
美醉了!當納蘭容若遇見倉央嘉措!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很多人知曉納蘭容若,只知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卻不知他就是王國維口中的「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美醉了!當納蘭容若遇見倉央嘉措!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
-----
很多人知曉納蘭容若,只知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卻不知他就是王國維口中的「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不知在群燦若星的詞家中,國學大師季羨林獨愛的是納蘭性德,並贊納蘭詞的藝術性已達完美的境界。
自古帝王忌權臣。
納蘭性德之父納蘭明珠權傾朝野,在納蘭性德二十二歲高中進士之時,本應進入翰林書院,卻被康熙帝留在身邊做了近身侍衛。與帝王相伴的日子,不得不謹小慎微,看似高貴,著實平淡,滿心抱負的納蘭性德,卻被家族所累,壯志難酬。
家族的牽絆也好,權利的制衡也罷,納蘭的一生只能捲入權利的漩渦之中,他逃不開,也躲不掉,他十分無奈,寫道: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他反而羨慕起隨風起落的雪花,無富無貴,但卻得自由自在。或許納蘭一早就猜到,王公貴胄的出身,只會是他一生的枷鎖。
仕途的缺憾,加之愛情的波折,深深的增加了納蘭性德詩詞的凄婉。相傳,納蘭一生經歷過三段感情,其中最刻骨銘心的,大概是與其妻盧氏的情感。納蘭與盧氏幸福美滿,恩愛有加,二人心意相通,情意纏綿。只可惜造化弄人,婚後第三年,盧氏便因難產而香消玉殞,天人永隔。
納蘭性德作為貴胄世家的長子,不得已,另娶官氏作為續弦。但他依然陷在對亡妻的思念之中,無法自拔。直到後來,納蘭與江南才女沈宛結識。沈宛為江南藝伎,才華橫溢,二人也算情投意合,相惜相憐,但卻因沈宛為漢人,滿漢不能通婚,且其身份低微,只能深居別院,始終未被認可接納。
二人的短暫愛情以悲劇告終,沈宛回歸江南,兩人都萬分痛苦。納蘭性德對於這段感情耿耿於懷,始終覺得是自己辜負了沈宛,便以沈宛的口氣,留下了《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成為千古絕唱。
納蘭的詞透過婉麗雋秀、明凈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長調,彷彿能看到那個擁有絕世才華、出眾容貌、高潔品行的人站在我們眼前,散發著一股遺世獨立浪漫凄苦的氣息。
一個才華橫溢、欲報效國家而不能如願;一個因愛而陷入感情的漩渦中掙扎的多情男子,都塵封在這裡。
倉央嘉措出生於西藏南部的一個農奴之家,卻成為達賴的轉世靈童,與初戀的女子被迫分開。他應為端坐布達拉宮接受萬人供奉的僧王,卻做了流連俗世的風流少年。
諸神把世界託付給他,他只想拿回他自己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其實這是曾緘翻譯的版本。不過這也可見愛情給他帶來了短暫的歡愉和長久的痛苦。
活佛與人相戀的事傳到了拉藏汗的耳朵里。他的情人被處死,同伴被處置。拉藏汗召集人們審判倉央嘉措,想要廢掉他。
可惜,西藏地區各寺活佛給出的結論是「迷失菩提」,也就是說,他活佛身份不容置疑,只不過是一時迷失而已。拉藏汗不肯善罷甘休,直接上書康熙帝。
康熙帝大為惱火,加封了拉藏汗,並要把將倉央嘉措押送進京進行罷黜,然而,行至青海湖一帶時,倉央嘉措卻突然圓寂了,那時他只有25歲。
如果今生未曾相見,我們就不會心生愛戀。
如果今生未曾相知,我們就不會彼此相思。
如果今生未曾相伴,我們就不會彼此相欠。
如果我們未曾相愛,我們就不會彼此拋棄。
如果今生未曾相對,我們就不會就此相逢。
如果今生未曾相誤,我們就不會彼此相負。
如果今生未曾相許,我們就不會繼續此緣。
如果今生未曾相依,我們就不會彼此眷戀。
如果今生未曾相遇,我們就不會再次相聚。
可是我們偏偏相見相識,造就了今生的情緣。
怎樣才能斬斷這纏綿的緣分,
才不至於受這生死愛戀的苦纏。
他文采卓然,卻不幸捲入政治鬥爭。佛是他的榮耀,卻也是他的枷鎖。他信奉神靈,卻又突破宗教的束縛。
二十五載的短暫人生充滿傳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聖,政治的詭譎,又有愛情的凄美、命運的無常。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用精妙動人的詩篇歌詠愛情,讚美生命,滌洗靈魂,求索真諦。
人世間的情深與浪漫
是納蘭容若的「我是人間惆悵客」
是倉央嘉措的「許爾千山萬水身」
是李清照「半世煙雨,半世桃花」
是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
是蘇軾的「四海一生踏歌行」
是辛棄疾的「驀然回首,燈火闌珊」
而我想把所有的深情,都給予你
萬古江山一壺酒
千年歲月兩行詩
「《納蘭容若詞傳》
《倉央嘉措詩傳》
《李清照詞傳》
《李煜詞傳》
《蘇軾詞傳》
《辛棄疾詞傳》共6冊」
購買須知:
很赞哦!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