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代失望的说说 「博览」说说古人的「 ”名”与「 ”字”

火烧 2021-08-08 21:08:12 1026
「博览」说说古人的「 ”名”与「 ”字” 你知道古人的名与字都是怎么来的吗?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 ”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 ”名”相表里的,所以又

「博览」说说古人的「 ”名”与「 ”字”  

古代失望的说说 「博览」说说古人的「 ”名”与「 ”字”
你知道古人的名与字都是怎么来的吗?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 ”字”往往是「 ”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 ”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 ”表字”。 古人「 ”名”和「 ”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 ”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 ”衡”就是「 ”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 ”观”和「 ”游”也是同义。 「 ”名”和「 ”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 ”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 ”鸿”、「 ”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 ”乐天”故能「 ”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 ”咎”是过错),因能「 ”补”过才能「 ”无咎”。 「 ”名”和「 ”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 ”名”、「 ”字”中的「 ”熹”与「 ”晦”、「 ”頫(俯)”与「 ”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 ”名”、「 ”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 ”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 ”茶神”)字鸿渐,是取自《周易》「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 ”名”、「 ”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 ”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 ”名”或「 ”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 ”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 ”居士”、「 ”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 ”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 ”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