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逃人员过得好的 外逃17年後,健力寶集團原副總自首!他說在外「真的很慘」

火烧 2021-07-09 19:17:10 1096
外逃17年後,健力寶集團原副總自首!他說在外「真的很慘」 2019年3月28日,廣東珠海拱北口岸,外逃他國近17年的職務犯罪嫌疑人於善福步履蹣跚地走了出來。故土一別17載,雖然陌生,但他倍感親切,終於
外逃人员过得好的 外逃17年後,健力寶集團原副總自首!他說在外「真的很慘」

外逃17年後,健力寶集團原副總自首!他說在外「真的很慘」  

2019年3月28日,廣東珠海拱北口岸,外逃他國近17年的職務犯罪嫌疑人於善福步履蹣跚地走了出來。故土一別17載,雖然陌生,但他倍感親切,終於如釋重負。「在國外即使有錢,但心沒有歸屬。中國是法治國家,回國投案才是最好出路。」他說。
於善福是原廣東健力寶集團副總經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健力寶飲料風靡一時,被譽為「東方魔水」「民族飲料第一品牌」。然而,由於當時該公司內部監管制度不到位、制衡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導致公有資金淪為部分管理人員私產。
2000年6月,於善福夥同公司有關領導以提高福利名義,從工會賬上開支人民幣1141.385萬元,用於購買人壽保險。其中,其個人繳納保費191.85萬元,預期效益222.45萬元,分佔保險公司保費回扣獎勵金8.68萬元,涉嫌貪污罪。
2002年9月,於善福被立案偵查,但他在被查1個月前便已潛逃,銷聲匿跡。
於善福是怎麼出逃的?漂泊海外10多年,他經歷了怎樣的曲折?辦案人員又是如何將其成功勸返的?近日,南方日報記者獨家採訪了於善福及該案經辦人員,還原於善福案件及其回國背後的故事。
侵吞公款出逃
母親去世也不敢回國送終
作為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一手提拔的大將,於善福的事業可謂順風順水。他為何不惜自毀前程,夥同公司有關領導用買保險的方式侵吞公有資產?
面對記者,於善福說出了藏了17年的「秘密」。
2000年左右,健力寶面臨轉制,當時公司賬面上有5000多萬元職工福利資金,於是有人提出以購買商業保險的方式給全體職工發福利。但執行時,政策卻走了樣:只給於善福等5名公司高層買了保險,其他幾百名員工卻未能享受好處。
等到該案東窗事發,於善福早已「人間蒸發」。
於善福去哪了?根據前期調查,專案組發現於善福在南太平洋某國有房產,且其妻子、兒女也都移民過去了,故推斷其藏匿在該國的可能性極高。但由於種種條件限制,專案組一直無法準確掌握於善福在當地的具體情況,偵辦工作遲遲沒有進展。
「跟一般意義上的『倉皇出逃』不同,他其實是『有準備的』舉家移民。出逃前,他國內的親屬基本都移居海外了,出逃後又故意斷了跟國內的聯繫,增加了偵辦難度。」該案經辦人員、佛山市三水區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曾軍說。
另一邊廂,出逃看似「順風順水」的於善福,在海外其實亦倍感艱辛。
「在外面17年,日子很難過……」回憶起海外生活,於善福總把「難」掛在嘴邊。他說,最開始靠以前的積蓄生活,後來為了養家,跟朋友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公司為了省錢沒有招員工,凡事需自己親力親為,「非常辛苦」。
最難的是溝通。於善福說,他不懂英文,交際圈很窄,只能在華人圈活動。「我想開車,但中國的駕駛證到當地只能用1年。考試的時候,不懂英文就非常難,我花了2年時間,考了3次才考到。而且,我也不懂他們的交通規則,處處都很難。」
生活的苦,咬咬牙或還能堅持。內心的恐懼,常讓於善福無法入眠。
在國外期間,於善福長期關注國內新聞,熟知中央追逃辦公布了「百名紅通人員」名單,更深知黨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決心和態度。「我的心沒一天安定過,天天晚上睡不好,總有一團氣堵在心口。我無數次想要回來,但又不敢回來……」
外逃這些年,生離和死別於善福都經歷了一遭。2016年,妻子回廣州治病,他擔心被抓,不敢陪妻子回來,只送她到機場。「我們分手的時候都在哭。我怕她不認路,加上年紀又大,又有憂鬱症……」於善福還談到,他母親2015年在國內去世,得知消息後,他也不敢回國送母親最後一程。
「在國外哪有那麼好,真的好慘的!」說到這,於善福長嘆一口氣。
線索中斷16年
從其兒子口中找到突破口
當於善福在海外備受煎熬時,大洋此岸的專案組也在為查找其線索四處奔走。
時間來到2018年。當年3月,《監察法》頒布施行,紀檢監察機關成為職務犯罪追逃追贓案件主辦機關。三水區紀委監委由此扛起於善福案追逃追贓主辦責任。
「當時手頭的線索非常有限,加上又斷了16年,非常難查。後來,發揮監察體制改革帶來的制度優勢,我們協調了公檢法、外事僑務、金融等部門納入追逃追贓成員單位,合力對於善福親屬關係、社會關係等再次全面起底。」曾軍回憶。
在一次反腐敗協調小組擴大會議上,一條關鍵線索終於浮出水面。
「會上有人說,聽說於善福有個兒子時不時回國內參加同鄉會的一些活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們得到這個信息後如獲至寶,馬上找准了目標。有活可幹了!」談及當初找到案件突破口,曾軍仍難掩興奮。
專案組經排查,發現於善福兒子常往返珠海等地。
專案組幾赴珠海,開始與於善福兒子正面接觸。但一開始,對方非常抵觸。
「他就說,我老爸的事是我老爸的事,跟我無關!他在哪裡我也不清楚,我們多年沒聯繫了。」曾軍回憶,對方最初不但不配合,且不時打探專案組底線、查辦進度。
「都等了這麼多年,我們並不急。就告訴他,按照《監察法》相關規定,如果涉嫌包庇窩藏,我們可以依法對他採取限制出境措施。」曾軍說,另一方面他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他其父「與其繼續逃亡,客死異鄉,不如早點回國,爭取寬大處理」這一道理。
精誠所至。2018年底,於善福兒子最終表態,願意配合勸返工作,並將其父在國外的住址、工作和生活動態等情況告訴了專案組。
通過其子「傳話」,專案組和於善福取得了間接聯繫。
消融思想堅冰
日拱一卒歧路人迷途知返
2019年正月初九,當著專案組的面,於善福兒子撥通了父親的電話。16年久久為功,一茬茬辦案人員心血,專案組終於與於善福取得聯繫。
專案組通過於善福兒子轉達了當前追逃追贓的形勢和堅定決心,向於善福介紹對主動回國投案人員的從寬政策,持續做其思想工作。
積勝勢於點滴,於善福的思想防線逐漸鬆動,終於表示「肯定回來」,但又說,公司需要時間註銷,希望能等等。
接下來的日子,雙方通過於善福兒子不斷溝通、拉鋸。這樣到了2019年3月15日,當天於善福藏匿的地區發生槍擊、爆炸事件。專案組第一時間通過中間人捎去問候,令他深受感動,當即決定擇日回國投案自首。
13天後,於善福如期回國。「見面時,我說我等這刻等了很久了。我要感謝組織,救了我,也救了我全家。」回憶回國當天情形,於善福依舊激動。
採訪最後,於善福直言回國後思想負擔少了,睡眠好了,體重也增加了。「我在外面確實有很大思想負擔,回來之後很踏實。看看我現在這個狀態,是吧?」他說:「希望那些還在潛逃的人,跟我一樣,早點回來!」
來源:本文選自南方 記者/祁雷 陳伊純 攝影/張梓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