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识是什么意思 喀左是都城?“老馬識途”與錦州有關?這都涉及孤竹國
喀左是都城?“老馬識途”與錦州有關?這都涉及孤竹國
提示:點擊上“天成志”"關注我!
大家一定知道“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應燕國請求,幫忙攻打欺負它的一個少數民族部落山戎。聽說齊國大軍洶洶而來,山戎首領逃到了孤竹國。兩軍相戰,孤竹國敗。自知不能強勝,孤竹國心生一計,把齊國軍隊騙進了一片茫茫荒漠之中。荒漠裡,齊國軍隊找不到了回家路,國君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用幾匹老馬帶路,最終,一行人走出了荒漠。
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裡提到的“孤竹國”,雖然歷史文獻中記載較少,但實際上它是一個古老國家,延續了940年之久,歷經商朝和周朝。它的疆域,大體覆蓋了河北省的東北部與遼寧的西部,也就是說,今天的遼寧朝陽、錦州一帶都是孤竹國的領土。
那麽,這樣一個國家是怎麽來的呢?
原來,孤竹國與商朝的兩國國君是“本家”。商人南下,推翻了夏朝的統治,在中原建立了政權,就把老家的領地封給了同姓貴族。940年後,也就是剛才說的“老馬識途”故事中,齊桓公走出荒漠的同時,一並滅掉了孤竹國。

說孤竹國和遼寧喀左有密切關係,並不是道聽途說。有專家說,孤竹國的都城在朝陽喀左,當然,河北盧龍、河北灤縣、河北遷安也都紛紛表示自己那裡才是孤竹國的國都。
1973年,喀左縣出土了六件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是商代的“父丁孤竹亞微罍(讀音“雷”)”。
“父丁孤竹亞微”罍,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罍,盛酒的容器,這個就不必說了。“父丁”,孤竹國的君王;“孤竹”是國名;“亞”是官名或族徽,“微”是做器具的人,這個人就是伯夷、叔齊(下文介紹這兩位知名人士)的爸爸。這也就是說,這件罍是伯夷、叔齊的爸爸給他們的爺爺“丁”做的。這件罍在喀左的出土,更說明了喀左與孤竹國的密切關係了。
伯夷、叔齊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兩個人,“叩馬而諫”、“不食周粟”這兩個成語都因他們而來。
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最初,父親要把王位傳給長子伯夷,伯夷不接受;又想傳給第三個兒子叔齊,叔齊也不肯接受,於是,二人先後逃到了周國。
後來,商紂王(就是《封神榜》裡被蘇妲己迷惑的那個商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來討伐他,伯夷、叔齊上前攔住周武王的馬,諫言停止討伐商紂王,但周武王沒聽。後來,周滅掉了商,伯夷、叔齊因為自己歸順西周而感到羞恥,所以,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雙雙躲到了首陽山上,以采食山上一種叫“薇”的野菜為食。一位途經的老者說,你們不肯吃西周的糧食,但這山野菜也是西周的呀。於是,伯夷、叔齊不再吃薇,全都餓死在了首陽山了。
後來,宋代的一位大畫家根據伯夷、叔齊的故事,畫了一幅很有名的《采薇圖》,現在這幅畫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
這裡穿插一句話,伯夷、叔齊隱居的首陽山,據說就在遼寧省的喀左地域內。還有一句,“老馬識途”的發生地,據說在遼寧省錦州區域內。
- 上一篇
明朝皇帝服饰颜色 明朝服饰:明朝后妃吉服详解
明朝服饰:明朝后妃吉服详解 明代后妃的吉服用于各类吉庆场合(如节日、宴会、寿诞及其他吉典),便服则是日常生活中的着装,两者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所用材质、颜色与装饰丰富多样,并随着时代潮流而变化。明朝
- 下一篇
实收资本与未分配利润关系 公司注销马上进入程序,帐面上货币资金24000,未分配利润1000,其他应付款23000为后期注销费用,如何处置!
公司注销马上进入程序,帐面上货币资金24000,未分配利润1000,其他应付款23000为后期注销费用,如何处置 公司注销马上进入程序,帐面上货币资金24000,未分配利润1000,其他应付款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