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是什么时候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
qj是什么时候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
qj
通情达理的贤妻良母
一九三七年八月底,qj到了延安。没有多久,qj就接触到了md。到第二年的夏天,他们就走到了一起。
由于md的身份比较特殊,他结婚的事情要经过中央批准。不知什么原因,当时中央领导大多数持反对态度,由于md的坚持,最终,几位中央主要领导同意了md与qj的婚事。据说,中共中央政治局与qj“约法三章”,对她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qj只能以一个家庭主妇和事务助手的身份,负责照料md同志的生活与健康,将不在党内机关担任职务,或干涉政治。”
不过,据传,中共中央政治局对qj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qj只能以一个家庭主妇和事务助手的身份,负责照料md同志的生活与健康,将不在党内机关担任职务,或干涉政治。”
美国作家维特克在其著作《qj同志》一书中,也提及了此事:今后二十年或一生之间,qj只能专心家事,不准干预公事。
结婚以后,qj以中共中央军委档案秘书的身份,在md身边照料他的生活。在很长的时间内,md和qj都遵守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规定。md没有安排qj在党内担任任何实质性的职务;qj除了参加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更像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
“她直率而客气,很像一位通情达理的贤妻良母。”这是一位曾到访延安的外国记者对qj的印象。
md和qj
照片登上《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qj只在文化部电影局封了个艺术顾问,相当于局级的头衔,1956年成为md的生活秘书,一直到1962年qj在党内还没有什么实质性职务。相对于lq夫人王光美、陈毅夫人张茜频频亮相于政治外交舞台,qj基本上还属于默默无闻。
qj是不甘于这种寂寞的,是个有野心的人。对此,md看得很清楚。
随着时光的流逝,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毛、刘发生了分歧,中国的政治变得混乱了。
终于,qj得到md的允许,第一次以md夫人的身份,参加会见苏加诺总统和夫人。于是,md、qj和苏加诺夫妇的照片,醒目地出现在了《人民日报》第一版。许多中国人头一次从《人民日报》上见到了qj的照片。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毛合影的照片也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
这张照片是一个重要的讯号:qj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约法三章”对她的约束力开始失效了!
md让qj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夫人名义接待外国来宾。
亮相政治舞台
qj正式出现在政治舞台,是在1966年初。这与bl的大力提携密不可分。
这一年的1月21日,qj专程来到杭州,给在这里养病的bl拜年。在谈话中,qj请bl多关心一下文艺工作,表达了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的意思。qj没在军队任职,她召开部队文艺座谈会师出无名。bl便让总政副主任刘志坚等人予以配合。bl要求他们“要很好重视,并且要把qj同志的意见在思想上、组织上认真落实。”
bl还提出,“今后部队关于文艺方面的文件,要送给她看,有什么消息,随时可以同她联系,使她了解部队文艺工作情况,征求她的意见,使部队文艺工作能够有所改进。”
2月,qj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里召开了座谈会。连她算在内,参与者只有5人。谈话记录整理后上报给中央军委和md。md亲笔修改了11处,把原来的《qj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加上了“bl同志委托”六个宇。
4月10日,《座谈会纪要》作为中共中央“红头”文件,印发全党。这意味着,qj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在中国政坛开始崛起……
qj与bl
文革“旗手”
1966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小组隶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之下,职责是领导文化大革命。此前,md指定陈伯达担任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并要他“组阁”。陈伯达是个聪明人。他在“组阁”时与qj商量,敲定了最终名单。这一名单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同意,并获得md批准。
这份名单中,组长是陈伯达,顾问是康生,副组长是qj、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成员包括谢镗忠、王力、关锋等人。
qj虽然只是副组长,但这毕竟是她第一次担任重要实职领导职务。
在中央文革小组内部,qj的地位很特殊。她是副组长,可连组长陈伯达都要忌惮她三分。1966年8月,陈伯达因肺炎住院。期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qj代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职务的通知》,正式称qj为“第一副组长”:“陈伯达同志因病经中央批准休息。在陈伯达同志病假期间或今后离京外出工作期间,他所担任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长职务,由第一副组长qj同志代理。”
陈伯达出院后,中央文革小组已经成为qj的“自留地”了。组长陈伯达的权力已被架空,qj成为小组的实权人物。
qj,陈伯达,康生,张春桥
实际上,qj的权力远不止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这么简单。随着“文革”的深入,中央文革小组逐步取代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以至中共中央政治局,qj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她这位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人物,跃然成为权倾一时的“中央首长”。“向qj同志学习”、“向qj同志致敬”的口号出现在报端,qj被吹捧成md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确路线的代表。许多高级领导人都不能不顺从她,恭维她为文革“旗手”。
1967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改革全军文化革命小组,徐向前是组长,qj被任命为顾问。到这时,qj在党内、军内都有了实际职务。由于她尚未在政府内任职。据陶铸的夫人曾志回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陶铸曾和周总理商量,说:qj在党政机关没有正式职务,不如建议让她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以便有个名义联系工作。谁知qj听了此议气得要命,竟然说,“你们碰到鬼了,我怎么能做这种事情。”
此时,qj对文化部副部长的职务已经不屑一顾了。
成为政治局委员
qj爬上权力顶峰的另一个标志是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中共“九大”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组成人员均为男性,没有女性。“九大”闭幕后,md提议由ze、康生、黄永胜三人商量一个政治局委员名单。在ze的主张下,qj的名字列入二十三人的政治局委员名单报送md批准。毛看了,划去qj的名字,换成叶群。名单送去bl处,bl将叶群的名字删去了。
ze、康生、黄永胜三人再次开会,ze坚持把qj、叶群的名字都列入名单。对新的名单,md又在qj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大叉,旁边写上李德生、纪登奎的名字。bl又在叶群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大叉。
4月27日上午,ze、康生、黄永胜再次到md、bl住处,分别要求将qj、叶群列入名单。md说:“你们要那就要吧。不管怎么说,列上了,责任在我身上。”bl说:“无论同意或不同意把叶群列入政治局候选人,我都听从md的决定。”最后,在md住处开会,确定了二十五人的候选名单。
4月28日,九届一中全会召开,qj、叶群在会上双双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叶群 qj bl
虽然女性参政是现代文明政治的体现,夫人干政却与文明政治背道而驰。从古到今的无数事实证明,夫人干政从来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 “四人帮”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

♦ qj的所谓“绝命书”:除刘未除邓,后患无穷
♦ qj为何忍痛割爱,洒泪焚烧自己的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