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六九等是成语吗 成语: 三教九流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火烧 2021-12-25 08:30:40 1058
成语: 三教九流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三教九流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630成语: 三教九流注音: ㄙㄢ ㄐ|ㄠˋ ㄐ|ㄡˇ ㄌ|ㄡˊ汉语拼音: ā jiào j

成语: 三教九流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三六九等是成语吗 成语: 三教九流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 三教九流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630成语: 三教九流注音: ㄙㄢ ㄐ|ㄠˋ ㄐ|ㄡˇ ㄌ|ㄡˊ汉语拼音: sān jiào jiǔ liú参考词语: 九流三教近义: 九流百家释义: 「三教」指儒、佛、道。※语或出《周书.卷五.武帝纪上》。「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语出《汉书.卷一○○.叙传下》。「三教九流」指宗教、学术的各种流派。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Emoji符号: 3️⃣‍9️⃣〰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三教九流”对应Emoji表情符号“3️⃣‍9️⃣〰”,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3️⃣‍9️⃣〰、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3️⃣‍9️⃣〰"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三教九流」系由「三教」及「九流」二语组合而成。「三教」指儒、佛、道。语或出自《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北周武帝宇文邕,鲜卑人。生活节俭朴实,勤政爱民。在位期间(西元560∼578),改革鲜卑旧俗,释放奴隶。当时因为社会动乱不安,许多人投身佛、道,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武帝却认为僧道不事生产、又不用交税,影响国家财政,应该废除。于是在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这天,他召集大臣、沙门及道士等,讨论三教的好坏,结果儒教为先,道教第二,佛教最后。「九流」则是出自《汉书.卷一○○.叙传下》。叙传是作者自叙家世、生平,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的文章,典源所录是《汉书》中为何收录〈艺文志〉的编纂旨趣。其内容略谓:自《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问世,没有被后人弘扬光大,反而是各种不同思想的理论学说相继出现。这些著作经过秦朝的焚书灾厄,到了汉朝重新加以收拾典藏,由刘向为这些典籍分门别类,写成《别录》一书,而有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流的分别。后来「三教」和「九流」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三教九流」,用来指宗教、学术的各种流派。后亦用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典源: 1、「三教」:※《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门1>、道士2>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以大将军、乐川公赫连达为柱国。诏曰:「尊年尚齿,列代弘规,序旧酬劳,哲王明范。朕嗣承弘业,君临万邦,驱此兆庶,寘诸仁寿。军民之间,年多耆耋,眷言衰暮,宜有优崇。可颁授老职,使荣霑邑里。」戊午,听讼于正武殿,自旦及夜,继之以烛。 〔注解〕 (1)沙门:胡语音译名。梵语作 Sramana。在印度泛指出家修苦行、禁欲、或因宗教的理由而以乞食为生的人。在中国则专指佛教的出家人。 (2)道士:指信奉道教的人。2、「九流」:《汉书.卷一○○.叙传下》虙羲画卦,书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篹《书》删《诗》,缀《礼》正《乐》,彖系大《易》,因史立法。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群言纷乱,诸子相腾。秦1>人是灭,汉2>修其缺,刘向3>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述〈艺文志〉第十。 〔注解〕 (1)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战国时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不仁,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2)汉:朝代名。西元前206∼西元220。自汉高祖刘邦灭秦起,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被曹丕篡位而亡,共历时四百年余之久。因其间曾被王莽篡夺,后刘秀又将王莽消灭,重建汉室,故史称汉光武帝刘秀以前为「前汉」,以后为「后汉」。 (3)刘向:西元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汉沛县人。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元帝时为中垒校尉,后因权臣专政,被废十多年。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书证: 01.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0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俺这里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南来北往,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03.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 04.《水浒传.第六九回》:「原来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05.《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怒曰:『汝有何能?』衡曰:『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 【使用类别】用在「各流各派」的表述上。 【例  句】 <0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内涵,就是三教九流的诸家学说。 <02>他虽博综古代典籍,依然无法尽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学。 二、 【语义说明】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各色人物。 【使用类别】用在「各行各业」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这一带正是龙蛇杂处的聚落,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02>我是个生意人,三教九流的朋友,我都得罪不起。 <03>他这几年走遍五湖四海,交游之广,遍及三教九流。 <04>这个大杂院住的是三教九流的人物,环境并不单纯。 <05>四海之内,莫非兄弟;三教九流,尽是朋友。 成语接龙

“流”字开头的成语

流芳百世流离失所流连忘返流言蜚语流水高山流离颠沛流言飞文流芳后世流水行云流水落花流血漂卤流移失所流寓失所流汗沾背流脍人口流汗浃背流芳万古流连忘反流言飞语

“三”字结尾的成语

举一反三暮四朝三观隅反三举隅反三朝四暮三

“三”字开头的成语

三令五申三缄其口三思而行三长两短三教九流三人成虎三姑六婆三言两语三从四德三顾茅庐三头六臂三寸不烂之舌三顾草庐三头八臂三申五令三言两句三言五语三人市虎三寸之舌三面开网

“流”字结尾的成语

从善如流投鞭断流开源节流随波逐流三教九流应对如流细水长流对答如流应答如流砥柱中流随波漂流不同凡流水浅长流勇退急流纳善如流力争上流随波同流小水长流从善若流洽背汗流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三教九流。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三教九流。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三教九流”分成的单字详解:

三, 教, 九, 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