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靖康之难 靖康之難北宋亡國後,女俘的悲慘遭遇
靖康之難北宋亡國後,女俘的悲慘遭遇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軍先後把宋徽宗、宋欽宗拘留在金營,二月六日金主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軍俘

靖康之難北宋亡國後,女俘的悲慘遭遇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軍先後把宋徽宗、宋欽宗拘留在金營,二月六日金主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軍俘虜徽、欽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寶璽、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等也被搜羅一空滿載而歸。北宋從此滅亡,這就是所謂的「靖康之恥」。靖康之難就是一例。 對於靖康之難,很早就在教科書上有所了解,知道它是宋王朝的奇恥大辱,最突出的是徽、欽二帝同時被金人擄去,被封為屈辱的昏德公、昏德侯。
這本書由宋人確庵、耐庵編纂,內含七種稗史,即:宋人鍾邦直《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宋人無名氏《瓮中人語》、《開封府狀》、金人李天民《南征錄匯》、金人王成棣《青宮譯語》、宋人無名氏《呻吟語》、金人無名氏《宋俘記》。除第一種之外,其餘六種都是記載汴京淪陷、金兵北歸的過程。尤其難得的是,這些都是作者的親身見聞,記實性特彆強。
記錄的方式主要採用日記體,而且多是逐日記錄,讓你時刻感到危在旦夕的形勢和氣氛。如《瓮中人語》記載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寶寺火。二十五日,虜索國子監書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虜索玉冊、車輅、冠冕一應宮廷儀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樂工數百人。二十七日,虜取內侍五十人,晚間退回三十人。新宋門到曹門火。二十八日,虜索蔡京、王黻、童貫家姬四十七人出城。」就這樣,一場場,一幕幕,連續不斷,扣人心弦。
《瓮中人語》載,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劉皇后家、藍從家、孟家,沿燒數千間。斡離不掠婦女七十餘人出城。」這位斡離不就是金兵統帥完顏宗望,他以婦女為戰利品。金兵大規模索要宋國婦女是在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他們利用重兵壓境,先是要求宋朝支付簡直是天文數字的犒軍費,大概他們也清楚,此時的宋王朝已經山窮水盡,根本無力籌措這筆錢財,他們的真正用意或許本來就不在金錢,而在於宋王朝的婦女。
要知道,所謂帝姬就是公主,王妃是皇帝的兒媳,宗姬是諸王子之女(郡主),族姬是皇族女子(縣主)。宋欽宗居然很快在上面畫押同意了,於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開封府不僅照辦,而且《開封府狀》還保存了這恥辱的見證:一份詳細的帳單。帳單上各類婦女的價碼與金人所開列的完全相同,只是將「貴戚女」改成了「良家女」,這表明受害面更廣了。部分女子經「帥府選擇」,被「汰除不入寨」。下面就是開封府官員「用情統計」後的明細帳: 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
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十一月二十五日,北宋都城汴京被金軍攻破,共俘虜后妃3000餘人,男女宗室4000餘人,貴戚5000餘人,各類工匠3000餘人,教坊3000餘人,民間美女3000餘人,以及大臣、宗室家屬數千人。當時,金國左副元帥粘罕住在汴京城西南5里的青城(按:此地即北宋皇帝郊祭之齋宮),右副元帥斡離不住在汴梁城東北5里的劉家寺,女俘大多集中在這兩處。
金天會五年(1127)二月的《開封府狀》載當時已有女俘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五名,「帝姬(宋朝對公主的稱呼)二十一人」。按徽宗共生女兒26人,其中早夭4人,最小的福帝姬(1歲)北行時下落不明,其餘帝姬則一網打盡了。由城破日,到天會五年四月一日徽欽二帝北行,其間女俘死亡很多,如《南征錄匯》載:「(二月)二十日,信王婦自盡於青城寨,各寨婦女死亡相繼。」「 (二月)二十四日,儀福帝姬(按:17歲)病 ,令歸壽聖院。」隨後死亡。「(二月)二十五日,仁福帝姬(按:16歲)薨於劉家寺。」「 (二月)二十八日,賢福帝姬(按:16歲)薨於劉家寺。」 可知她們受到的蹂躪何等慘烈。
第二天,「二十九日邢朱二妃二帝姬以墮馬損胎不能行。」這條記載有點古怪,蓋金軍己於一月十六下令「原有孕者聽醫官下胎」(《南征錄匯》),《宋俘記》則記錄富金嬛嬛兩帝姬均未嫁,似乎這幾位公主妃子在兩個多月內都懷孕了。三月四日,在今延津滑縣間渡過黃河,「萬戶蓋天大王迎侯,見國祿與嬛嬛帝姬同馬,殺國碌,棄屍於河,欲挈嬛嬛去,王以奉詔入京語之,乃隨行。」開始幾天嬛嬛帝姬一直和千戶國祿在一起,蓋天大王橫刀奪愛,後又強暴了趙構之妻邢妃,在途經今河南湯陰縣時邢妃自盡。
這一路上的慘狀不用細述了,第一批有「婦女三千四百餘人」,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國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婦女一千九百餘人。」
很赞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