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 這是清朝天安門復原的效果圖。由近及遠依次是正陽門箭樓,東西閘樓,瓮城,城樓,大清門,千步廊,長安東西門,天安門。這是清代天安門及其廣場的平面圖。天安門老景圖。這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天安門,歷史的記載者

這是清朝天安門復原的效果圖。由近及遠依次是正陽門箭樓,東西閘樓,瓮城,城樓,大清門,千步廊,長安東西門,天安門。
這是清代天安門及其廣場的平面圖。
天安門老景圖。
這是清末民初的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原來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1900年, 八國聯軍的軍隊在天安門前列隊集會
遠處是長安右門。這是對中國的嚴重的侮辱,對中國主權的肆意踐踏。
照片上是長安左門,它橫亘在天安門前東側長安街上。是長治久安之意。門三闕,券門,漢白玉石門檻,單層歇山黃琉璃瓦頂,紅牆,基礎為漢白玉石須彌座。與長安右門東西相對,為皇城通往內城東部的孔道之一。
千步廊是皇宮前御街兩側的廊廡。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稱「千步廊」。是六部、五府和軍機事務的辦公地。辦公按文東武西的格局,文官在東千步廊,武官在西千步廊。
照片上是大清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民國時期改名為中華門,在北京中軸線上,原址在正陽門北側,現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md紀念堂一帶。
照片上是大清門。現在天安門前已經被拆的大清門,曾經是明朝的大明門。
1900年,美軍進入北京。照片上是美軍扛著槍經過千步廊的皇家御道,向天安門走去。左邊是騎兵列隊站崗,迎接隊伍進城。美軍醜惡的嘴臉,罪惡的行徑令人髮指。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0年前後。天安門後面已顯破敗,有點荒涼,長滿了野草,無人打掃。庚子事變後,中國徹底的進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02年1月日,兩宮迴鑾,剛進前門正陽門要進大清門時的照片。王公大臣有的乘車,有的騎馬,隨隊伍而行。兩側有清軍步兵、騎兵護衛引導,文武官員跪拜。都這個時候,還搞這麼大的聲勢,是打了勝仗凱旋而歸嗎?
1905年,清朝光緒皇帝去往天壇祭拜的途中,剛出大清門正往前門方向走,照片的右上角就是天安門。
這是站在正陽門城樓上拍攝的,從正陽門看大清門和遠處的天安門。
1915年的北京天安門。
這是1912年的天安門廣場,不遠處是正陽門城樓。大清門內的皇家御道,除皇帝、皇后、皇太后的龍車鳳輦外,其他官員只能步行通過,而平民百姓則不能進入。現在普通百姓可以隨意出入了,真是風雲變幻,世事難料。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期,大清門前一片狼藉。
這是英國人在150年前拍攝的一組老北京照片!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天安門前的空地上雜草叢生,荒涼無人打理,還有幾匹馬被拴在華表周圍的欄杆上,看起來十分凄涼。
1902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站在前門城樓上,看到大清門周邊廢墟一片,荒無人煙,遠處的大清門和天安門清晰可見。
清代繪畫作品展示天安門。天安門,作為新中國和北京的象徵,是中國八年興衰的見證者,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見證者。
很赞哦! (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