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历史渊源 浙江有什么历史渊源
浙江有什么历史渊源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
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
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
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
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
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
明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
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浙江”是钱塘江的古称,意为曲折的江水。
唐代时,分江南东道设立两浙道,是为“浙”字第一次成为地方政府的名称,“浙江”之名由钱塘江流域,延伸至北起长江,南至平阳,西倚茅山、天目山,东滨大海,囊括太湖、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鳌江等几大流域的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地理名称。
这一区域在春秋战国以前为越人聚居地,也是越国的本部,又曾被吴国占领,后又成为楚国的一部分。

秦统一中国后,即在这里设立会稽郡,属扬州。
三国时属于东吴,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南朝。
唐宋之际又相继为两浙道、吴越国和两浙路的辖区,因吴越国内设13个州级行政区,故并称“两浙十三州”。
吴越国主要范围均为今天的浙江全境,以及上海市和福建省北部的建瓯、宁德、寿光,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
即为今天吴越文化和吴语的占据主导的区域。
明朝初年,设置“浙江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区的湖州府、嘉兴府),治杭州,而一些靠近福建的地区以苍南金乡为界,划入福建行省。
自此大致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浙江省辖区域。
(以上使历史、以下是文化)
浙江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科技教育发达,名胜古迹众多,素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美誉。
在历史上,浙江涌现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
现今,浙江省拥有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20个,省市科研机构150多个,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专业实验室3个,以及一批国家行业研究中心。
有浙江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
1981年建立了学位制度。
1995年有12所高校拥有硕士点233个,博士点70个。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3%和99.5%。
普遍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已基本形成从文化补习、技术培训到中等专业教育和大学的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体系。
浙江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
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0,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南宋官窑等博物馆。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宁波、绍兴、衢州、临海、金华也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自然和生态环境最佳的省份之一,拥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风景区。
这些景区或以峰著称,或以洞为奇,或以瀑取胜,或以植被景观见长;或金滩奇岩、海滨风光,或江南园林,玲珑剔透,或得天独厚,温泉宜人,都是旅游疗养的好地方。
到90年代,一个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民的浙江旅游网络正在形成,浙东海国风光,浙西名山秀川,浙南灵峰异壑,浙北运河古踪,交相映辉,深受海内外旅游者青睐。
浙江在历史长河中,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
如哲学家、思想家陈亮、叶适、宋濂、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政治家 大禹、范蠡、王宋濂充 蒋介石、ze、 勾践、孙权、钱镠、刘基、于谦;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朱淑真、周邦彦、陆游、戴复古;画家赵孟頫、徐渭、马远、黄公望、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丰子恺;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升、高则诚;教育家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国维等;自东汉至现代,浙江籍文学家载入史册者已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出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先驱鲁迅、茅盾,以及金庸、徐志摩、余华、余秋雨、柔石、殷夫、郁达夫、冯雪峰、夏衍、邵荃麟、艾青等文学名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投资8523亿元,增长10.6%,增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非国有投资5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65.8%。
基础设施投资2370亿元,增长7%,占27.8%。
房地产开发投资1999亿元,增长9.8%,增幅比上年的15.7%回落5.9个百分点,占23.5%,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积分别增长3.9%和0.8%,其中新开工面积下降3.3%,房屋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36.6%和30.9%。
年末限额以上施工项目25892个,比上年增长6.1%,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227个,下降0.7%,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力量,各项在建工程进展顺利。
进出口总额为211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进口568.6亿美元,增长17.0%,出口1542.9亿美元,增长20.3%,出口增幅扣除人民币升值因素增长9.9%。
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也高于广东(9.4%)、上海(17.6%)、江苏(16.9%),但低于山东(23.9%)。
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58家,合同外资178.2亿美元,下降12.6%,实际外资100.7亿美元,下降2.8%。
经济发展。
天哪,你不给分我就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