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冯道传 新五代史・冯道传・序阅读答案附翻译,新五代史・冯道传・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五代史・冯道传・序阅读答案附翻译,新五代史・冯道传・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仪,
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
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
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
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而享人之
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岂非高节
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孔予以谓:“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o"岂虚言也哉!

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甚人而
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
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
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长恸日:“我为妇人,不能守
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
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选自《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维:法度
B.薄其世而不肯出欤 薄:迫近
C.凝家青、齐之间 家:安家
D.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宜:应当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怪士之被儒服者以学古自名 B.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
夫晋,何厌之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 以疾卒于官 D.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0.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 (4分)
(2)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有其人而不得见也。(4分)
11.请概括作者在文中引用五代小说的目的。(3分)
参考答案
8.B(薄:鄙薄)
9.B(介词,在。 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连词,因为
介词,用; D.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
10.(8分)(1)或者是统治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因而没有人能够招引他们出来吗?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凭一个妇人尚且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本来曾有这样的人而没有被发现。(4分。画线处各1分,大意1分)
11.(3分)在对比中讽刺 冯道以及当时社会上寡廉鲜耻的读书人。 (3分。画线处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