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夺皇位 歷史上五大皇位篡奪者都是誰?

火烧 2022-01-17 01:43:24 1025
歷史上五大皇位篡奪者都是誰? 1、嬴胡亥作為中國封建皇權歷史上第一個篡位者,嬴胡亥並未給人留下老謀深算富於心計的印象,除了一顆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無是處。也許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一點,讓他得到了始皇

歷史上五大皇位篡奪者都是誰?  

历史上夺皇位 歷史上五大皇位篡奪者都是誰?
1、嬴胡亥
作為中國封建皇權歷史上第一個篡位者,嬴胡亥並未給人留下老謀深算富於心計的印象,除了一顆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無是處。也許這唯一和其父皇相同的一點,讓他得到了始皇帝的歡心,得以隨侍左右,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篡位良機。這是嬴胡亥本人的大幸運,也是他的兄長嬴扶蘇的大不幸,更是兩千萬秦朝人民的大悲劇。作為敗家子的典型,他和他千古一帝的父皇攜手詮釋了什麼叫做「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贏胡亥唯一的作為就是:他以家國滅亡的代價維持了三大世界建築奇蹟的施工,為自己也為大秦帝國鍛造了不可磨滅的碑石——一面刻著秦頌,一面刻著墓志銘。
2、王莽
作為西漢皇室外戚,承漢朝外戚掌權的傳統,他從外戚逐漸走上權臣的道路。王莽為人謙遜,禮賢下士,並且有大義滅親的品德,因此一步步地從一個普通的外威子弟上升為權臣家族的掌門人,最終憑藉極高的美譽度,以不流血宮廷政變的形式,成為中國封建皇權時代第二個帝位篡奪者。王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新政權只存在了14年,之所以如此短命,主要歸功於他那大膽而又失敗的改革。按照成王敗寇的原則,王莽成為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偽君子」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如果王莽在他篡位之前死去,恐怕會成為良相賢臣的楷模也說不定,八百年後,一個叫白居易的詩人就為此感嘆說:「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3、曹丕
作為東漢皇室外戚,曹丕繼承了父親曹操的家業,成為東漢末代權臣。由於遺傳的緣故,曹子桓在文學上略有知名度,不過他最有名的地方卻是因為妒忌弟弟曹植而留下逼成七步詩的花絮。曹丕缺乏王莽的美譽度,但作為東漢政權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他取代終身傀儡漢獻帝也是順理成章。作為第三個皇位篡奪者,曹丕繼承發揚了王莽不流血政變的改朝換代方式,不過曹丕似乎比王莽更應受到責難,因為他的受害者漢獻帝已是成人,在心理上受到的傷害肯定遠遠超過不懂事的兩歲兒童孺子嬰。幸運的是,其父曹操代他分擔了大部分惡名,以致曹丕在道德方面受到的指責遠遠少於「偽君子」王莽,充其量只能贏得「真小人」的聲譽。
4、司馬炎
年輕的司馬炎在篡位方面缺乏新意,作為曹魏司馬氏權臣家族的第三代掌門人,他理直氣壯地重演了前代主君曹丕的舊戲,但是,這個成就大部分要歸功於他的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和父親司馬昭,司馬炎自己的成就是三國歸晉。中國封建皇權時代第三位統一者的名譽,遠比第四個篡位者要好聽得多。然而不幸的是,司馬炎時代的古漢族已經演變到了腐朽衰落期,他本人也毫無例外地成為了腐化墮落者的典型,在他把他的國家和子民近乎天意地委託給弱智的太子司馬衷之後,古漢族的末日審判無可挽回地加速降臨了。
5、劉裕
在古漢族衰亡期的幾個篡位者中,篡奪東晉的劉裕得以入選是有充分理由的。與王莽、曹丕和司馬炎這幾位前輩不同,劉裕並非出身於豪門,相反,他的出身很低賤,他的權勢和地位完全由他自己一手建立,沒有任何老本可吃。劉裕也是自漢高祖劉邦以後,第一個出身庶民的皇帝。劉裕的出現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他由軍界進入政界繼而登上權力巔峰的發家史,對後世掌握軍權的野心家具有不可估量的榜樣效應和示範作用。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僅隔了五十九年,劉裕建立的宋王朝就被一個名叫蕭道成的武將所篡奪。在其後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甚至更漫長的歲月,中國的大多數政權更替按照劉裕制訂的規則演進。需要對劉裕作出嚴厲譴責的是,這個武夫出身的皇帝開創了流血政變的先河,在他之後,篡奪者在剝奪受害者的皇位之餘順帶剝奪其生存權,成為「劉裕法則」一個必不可少的附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