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邦其实没杀多少功臣吧 贯高刺杀刘邦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杀主之贼?也有人说他死的有追求?

火烧 2022-07-06 08:26:52 1034
贯高刺杀刘邦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杀主之贼?也有人说他死的有追求? 贯高这个人在史籍当中出场频次不高,但一亮相便是充满戏剧冲突的重头戏——曾试图刺杀刘邦。 剧情铺陈之前,先说贯高何许人也。 贯高,秦末反秦运

贯高刺杀刘邦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杀主之贼?也有人说他死的有追求?  

刘邦其实没杀多少功臣吧 贯高刺杀刘邦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杀主之贼?也有人说他死的有追求?
贯高这个人在史籍当中出场频次不高,但一亮相便是充满戏剧冲突的重头戏——曾试图刺杀刘邦。 剧情铺陈之前,先说贯高何许人也。 贯高,秦末反秦运动资深革命家张耳的门客。要说张耳,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年少时曾效力于战国四公子之一魏无忌;年轻时和布衣刘邦建立过深厚的友谊;后来楚汉争霸格局已定,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再后来,张耳去世,儿子张敖承袭了赵王封号,而且还娶了刘邦的大女儿鲁元公主,当上了高祖的驸马爷。 贯高从张耳时代就开始追随,到了张敖时期,被拜为赵国国相。辅佐张家两代,可以想见,主仆之间感情笃深。所以,当少主受了「 ”委屈”,他自是看不过去。 岳父来了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路过赵国,盘桓数日。最高领导人兼岳父大人到来,赵王张敖自是不敢怠慢,连忙放低身段,去冠除带,侍奉刘邦饮食,无论晨昏,毕恭毕敬,态度谦卑异常。 也许是熟不拘礼,高祖刘邦露出了痞子相:席地而坐,叉开双腿,时不时还扯着嗓子冒出几句国骂。显然,无论是作为君主还是长者,刘邦这副样子都是有失身份的。 孝顺女婿张敖自觉平常,但他的跟班们肺都气炸了。尤其是年纪最大的贯高和赵午。二人此时已年过花甲,看着少主受辱,意气难平。俩老头儿气得直吐嘈:吾王,孱王也!「 ”孱”就是软蛋,窝囊废的意思。 俩老头儿把张敖拉到一边,愤恨不已:「 ”都是出来混的,刘邦凭啥如此猖狂?您侍奉他无微不至,他对您却粗暴无礼,不杀了这老不死的,不足以平民愤!皇帝,谁当不一样?!” 张敖没有想到前辈们如此激动,手足无措,居然把手指咬出了血:「 ”你们怎么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的昏话!我父亲仰仗高祖才得以复国,富贵才得以泽及子孙。我所做的一切都发自内心,万望你们不要再议此事。” 眼见如此,贯高等人只好后退一步:「 ”虽然赵王你仁厚谦逊,但我们有我们的做人原则,那就是不受任何人的侮辱。”在贯高看来,士可杀不可辱。我王仁厚感恩,但我们饶不了你! 杀了这老不死的 贯高、赵午咽不下这口气,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撇开老板单干,事成了拥立张敖为帝,玩砸了老哥几个自己买单,决不牵连老板! 于是,一个伟大的暗杀计划悄然展开。 机会终于来了。一年后,刘邦再次路过赵国。贯高很容易就搞到了刘邦的行动日期和路线,在柏人的行宫里提前安排好刺客,静待刘邦前来受死。 然而,高祖的直觉和沛县普通话帮他逃过一劫。 刘邦到了住宿地,突然心里一阵扑腾,止步问道:这地方叫什么? 随行人员回答:柏人。 刘邦歪着脑袋想了想:柏人,柏人......迫害于人。此地不宜久留!撤! 因为根据高祖的家乡口音,「 ”柏”、「 ”迫”两字的读音没有差别。于是他扭头走了,不住了。 可死时不死,能活时不活 纸终究包不住火。第二年,事情败露,赵王、贯高等人身陷囹圄。这时,赵午等十多个人争相自杀,贯高听说后大骂:「 ”自杀,就知道自杀!咱们都死了,谁替赵王辩白!”于是,活下来的贯高和赵王一起被押到了首都长安。 面对审问,贯高只有一句话:「 ”主谋是我,赵王不知。”严刑拷打下,贯高拒不松口,刘邦也被他的硬气折服了,由衷赞叹:真是个壮士! 酷刑不起作用,刘邦改走温情路线。他找来贯高的老乡泄公,让他去套套实情。奄奄一息的贯高气若游丝地说:「 ”人哪有不爱自己父母妻子的,现在我的三族都因这件事获了死罪,我怎么会为了坦护赵王而害死自己的亲人呢?只是赵王确实不知道这事,不能冤枉他啊。” 事情水落石出,高祖迅即下令赦免赵王,并准备同时赦免贯高。 得知赵王获释,贯高喜出望外;得知自己也被释放,他却异常平静。 他说:我不怕死。死我都不怕,难道我害怕活吗?我之所以被打得体无完肤而未寻死,是为了告诉皇上赵王没有造反。现在赵王获释,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但是,作为高祖的臣子,我却有了篡杀之名,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 说完,贯高突然将头部猛烈后仰,颈骨折断而亡。 张敖出狱后,高祖认为张敖虽无杀人之心,但有治理不严之罪,因此褫夺张敖王号,降之为宣平侯。 后人评说 《史记》中,关于贯高的最后一句话是:「 ”当此之时,名闻天下。”而贯高,是忠是逆?后人,各有评说。 东汉末年史官荀悦认为,贯高是「 ”杀主之贼”,虽然能为赵王洗冤,但「 ”小亮不塞大逆,私行不赎公罪”,仍罪不可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各打五十大板,「 ”高祖骄以失臣,贯高狠以亡君”,「 ”使贯高谋逆者,高祖之过也;使张敖亡国者,贯高之罪也。” 若以君臣之道评说,二者各有道理。但若超脱王权,回归生死,又有几人能胜过他的超然。 正如有人这样评价贯高:此人有担当,有原则,有气节,有分寸;此人可为师,可为友,可为君,可为臣。生,生得张扬;死,死得个性。可死之时不死,能活之时不活。他已参透了生死和正义,并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罕见的标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