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 [宋朝]欧阳修简介,欧阳修是怎么死的,欧阳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宋朝]欧阳修简介,欧阳修是怎么死的,欧阳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是怎么死的:在家中逝世
欧阳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
早年经历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科举之路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6]
步入官场
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被恩师胥偃定为自己的女婿。
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欧阳修抵达洛阳,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同年,在东武县迎娶了新娘。当时他的领导是一位著名的前朝贵族(五代十国末代吴越王钱俶的儿子)、西京留守钱惟演。
钱惟演对欧阳修这样的青年才俊非常好,简直是把他们“贡”起来。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吃喝玩乐。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忽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带来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当然,这些青年才俊们,在吃喝玩乐之余,也会吟诗作赋。当时文坛上流行骈文,文风华丽,但是免不了说大话、套话,欧阳修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文章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终于可以毫无压力地创作了,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那样死板的文风,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力图打破当时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在钱惟演的支持下,欧阳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古文创作,后来古文的创作在宋代繁盛一时欧阳修简介,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钱惟演“富养”这几个小文人,真可谓是功在千秋。
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钱惟演的继任者王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干部”,管束属下向来十分严格。到任后,他看到钱惟演留下的这些年轻人整天游山玩水,十分不满。有一天,王曙把欧阳修等人集中起来,严厉地教导他们说:“你们看寇莱公(寇准)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莱公,怎么还敢这样呢?”大家都被训得不敢做声。只有欧阳修年轻气盛,反应敏捷,回嘴说:“寇莱公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一下把王老爷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虽然我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在春天都看不见花,但我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样绚烂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回京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他在京中继续把“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当成座右铭。不过,此时的欧阳修,毕竟不再是那个享受青春的少年,他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
仕途崎岖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被贬后不久,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成熟。
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可见欧阳修很爱饮酒。
做太守时,欧阳修对饮酒游山的爱好不减当年,经常带着吏民出去游玩,在山中野餐,然后喝醉了,迷迷糊糊地看着大家玩乐。据说,《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本花了好多笔墨,描绘滁州四周的山。最后这些描写被欧阳修改成了“环滁皆山也”5个字,简练中见隽永,成为散文史上的名句。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能用当世一流的文笔把游玩的过程记录下来。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
后来,欧阳修又做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歌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谁知席间歌妓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由此也可见欧阳修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已经在京做了高官的欧阳修,又遭受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作为一位史官,欧阳修把通达的文笔用于修史,格外得心应手。他主持了《新唐书》的修撰,而实际参与写作的还有很多人。为了防止体例不一,欧阳修负责统筹全稿。当时北宋文坛古文发展得有点过火。大家都愿意写古文吸引眼球,可没有足够的天赋,文章往往会被写得生僻难懂,看着唬人,其实没什么实际内容,更谈不上艺术价值。其中负责写列传的宋祁,就总喜欢用些生僻的字眼。
从年龄、资历上说,宋祁都是欧阳修的前辈,欧阳修有点不便说他,只好委婉地讽劝。一天早上,欧阳修在唐书局的门上写下8个字:“宵寐非祯,札闼洪休。”宋祁来了,端详了半天,终于悟出了是什么意思,笑说:“这不就是一句俗话‘夜梦不详,题门大吉’嘛,至于写成这样吗?”欧阳修笑道:“我是在模仿您修《唐书》的笔法呢。您写的列传,把‘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都写成‘震霆无暇掩聪’了。”
宋祁听了,明白欧阳修的意思,不禁莞尔,以后写文章也平易起来了。
主考礼部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领袖刘几是一名太学生,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欧阳修的古文向来是通达平易的,最反对“太学体”的文风。批阅试卷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用字看似古奥,其实很别扭,意思无非是说,天地交合,万物产生,然后圣人就出来了。欧阳修便就着他的韵脚,风趣而又犀利地续道:“秀才剌(音同“辣”,意为乖张),试官刷!”意思是这秀才学问不行,试官不会录取!
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
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称赞苏轼文章写得好,说读着他的信,“不觉汗出”,感觉自己也该避让这后生三分。他对苏轼奖掖有加,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最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欧阳修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这种文学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
放榜的时候,那些写“太学体”而自高自大的考生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被取中,纷纷闹事,甚至有人说要到街上截住欧阳修痛打。但皇帝充分相信欧阳修的人品和判断力,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历史也最终证明了欧阳修的正确,北宋文风自此一振。就连“太学体”的领袖刘几,也改过自新,更名刘辉,重新参加考试,并获取了功名。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嘉祐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
嘉祐六年(1061年)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晚年生活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神宗熙宁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神宗熙宁四年(1073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安徽阜阳)。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
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欧阳修简介,获赐谥号“文忠”。
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安葬于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
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特赠太尉。
元丰八年(1085年)十一月,加赠太师,追封康国公。
绍圣三年(1096年)五月,再追封兖国公。
崇宁三年(1104年),改封秦国公。
政和三年(1114年),改封楚国公。
1.洛夫简介,洛夫的诗,洛夫生平,洛夫死因
2.霍金预言,霍金简介,霍金死因,关于霍金的资料
3.雍正简介,雍正的生平,雍正的改革,雍正的死因
4.惠特妮·休斯顿简介,惠特妮·休斯顿的死因,惠特妮·休斯顿的生平
5.乔布斯简介,乔布斯死因,乔布斯的生平经历
6.梅艳芳简介,梅艳芳死因,梅艳芳的生平经历
7.陈百强简介,陈百强死因:因逐渐性脑衰竭而去世
8.李小龙简介,李小龙生平经历,李小龙的死因真相
9.玛丽莲·梦露简介,玛丽莲·梦露生平经历,梦露死因
10.张国荣简介,张国荣的经历,张国荣的死因
11.罗京简介,罗京平生,罗京死因
12.翁美玲简介,翁美玲的人生经历,翁美玲死因
13.陶伟简介,陶伟的人生简介,陶伟死因
14.[南北朝]高长恭简介,高长恭是怎么死的,高长恭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5.赵云简介,赵云的生平经历,赵云死因
16.周瑜简介,周瑜的人生经历,周瑜死因
17.侯耀文简介,侯耀文的生平经历,侯耀文死因
18.光绪皇帝介绍,光绪皇帝的人生,光绪皇帝死因
19.张雨生简介,张雨生的死因,张雨生的生平经历
20.高枫简介,高枫死因,高枫的生平
21.罗成简介,罗成的死因,罗成生平经历
22.张飞简介,张飞的真正死因,张飞的生平经历
23.古月简介,古月死因,古月的生平经历
24.陈晓旭简介,陈晓旭的死因,陈晓旭的生平经历
25.迈克杰克逊简介,迈克杰克逊的死因,迈克杰克逊的生平
26.陈琳简介,陈琳死因,陈琳演艺经历
27.方世玉的死因,方世玉简介,方世玉的人生
28.白静简介,白静死因,白静人生经历
29.[战国]范雎是谁,范雎怎么死的,范雎什么时候死的
30.[战国]楚怀王是谁,楚怀王怎么死的,楚怀王什么时候死的
31.[魏国]张仪简介,张仪是怎么死的,张仪是什么时候死的
32.[楚国]虞姬简介,虞姬怎么死的,虞姬什么时候死的
33.[汉朝]汉高祖刘邦简介,刘邦怎么死的,刘邦什么时候死的
34.[楚国]项羽简介,项羽怎么死的,项羽什么时候死的
35.[汉朝]吕雉简介,吕雉是怎么死的,吕雉是什么时候死的
36.[战国]秦昭襄王是谁,秦昭襄王是什么时候死的
37.[战国]秦武王是谁,秦武王是怎么死的,秦武王是什么时候死的
38.[战国]芈八子简介,芈八子是谁,芈八子是什么时候死的
39.[秦朝]秦始皇简介,秦始皇怎么死的,秦始皇什么时候死的
40.[秦朝]蒙恬简介,蒙恬怎么死的,蒙恬是什么时候死的
41.[战国]廉颇简介,廉颇是什么时候死的,廉颇是怎么死的
42.[战国]白起简介,白起是怎么死的,白起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43.[战国]屈原是谁,屈原是怎么死的,屈原是什么时候死的
44.[战国]公叔痤简介,公叔痤是什么时候死的
45.[战国]庞涓是谁,庞涓是怎么死的,庞涓是什么时候死的
46.[战国]秦献公是谁,秦献公是什么时候死的
47.[战国]赢驷是谁,赢驷是怎么死的,赢驷什么时候死的
48.[魏国]魏惠王是谁,魏惠王是怎么死的,魏惠王是什么时候死的
49.[战国]赢虔是谁,赢虔是怎么死的,赢虔是什么时候死的
50.[战国]商鞅是谁,商鞅是怎么死的,商鞅是什么时候死的
51.[战国]秦孝公简介,秦孝公什么时候死的
52.[春秋末期]伍子胥简介,伍子胥是怎么死的,伍子胥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3.[春秋末期]范蠡简介,范蠡是怎么死的,范蠡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4.[春秋]吴王夫差简介,吴王夫差是怎么死的,吴王夫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5.[春秋末期]勾践简介,勾践是怎么死的,勾践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6.[春秋末期]西施简介,西施是怎么死的,西施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7.[战国]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是怎么死的,鬼谷子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8.[战国]宋玉简介,宋玉是怎么死的,宋玉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59.[西汉]卫青简介,卫青是怎么死的,卫青什么时候死的
60.[西汉]窦漪房简介,窦漪房是怎么死的,窦漪房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61.[西汉]卫子夫简介,卫子夫怎么死的,卫子夫什么时候死的
62.[西汉]王昭君简介,王昭君是怎么死的,王昭君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63.[西汉]霍去病简介,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64.[西汉]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是怎么死的,平阳公主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65.[西汉]刘嫖简介,刘嫖是怎么死的,刘嫖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66.[西汉]陈阿娇是谁,陈阿娇怎么死的,陈阿娇什么时候死的
67.[西汉]司马迁简介,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司马迁什么时候死的
68.[东汉]太史慈简介,太史慈怎么死的,太史慈什么时候死的
69.[东汉]甄宓简介,甄宓是怎么死的,甄宓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70.[东汉]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生平及死亡真相揭秘
71.[东汉]关羽简介,关羽是怎么死的,关羽是什么时候死的
72.[三国]貂蝉简介,貂蝉是怎么死的,貂蝉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73.[三国]魏延简介,魏延怎么死的,魏延什么时候死的
74.[唐朝]柳宗元简介,柳宗元是怎么死的,柳宗元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75.[唐朝]韩愈简介 韩愈是怎么死的 韩愈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76.[唐朝]薛讷简介,薛讷是怎么死的,薛讷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77.[唐朝]薛仁贵简介 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薛仁贵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78.[唐朝]杨玉环死因大全,杨玉环介绍,杨玉环生平经历
79.[唐朝]张易之简介,张易之死因,张易之是怎么死的
80.[唐朝]李承乾简介,李承乾是怎么死的,李承乾是什么时候死的
81.[唐朝]武惠妃简介,武惠妃是怎么死的,武惠妃什么时候死的
82.[隋末唐初]秦叔宝简介,秦叔宝是怎么死的,秦叔宝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83.[隋唐]萧皇后简介,萧皇后是怎么死的,萧皇后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84.[唐朝]尉迟恭简介,尉迟恭是怎么死的,尉迟恭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85.[唐朝]李白简介,李白什么时候死,李白怎么死的
86.[唐朝]李隆基简介,李隆基怎么死的,李隆基什么时候死的
![欧阳修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 [宋朝]欧阳修简介,欧阳修是怎么死的,欧阳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http://img.zhputi.com/uploads/ed9c/ed9c891fc55fb3e470024fabe62c264861764.jpg)
87.[宋朝]包拯简介,包拯是怎么死的,包拯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88.[宋朝]公孙胜简介,公孙胜是怎么死的,公孙胜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89.[宋朝]小李广花荣简介,小李广花荣是怎么死的,小李广花荣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90.[宋朝]杨春简介,杨春是怎么死的,杨春是什么时候死的
91.[宋朝]韦贤妃简介,韦贤妃是怎么死的,韦贤妃是什么时候死的
92.[宋朝]朱贵简介,朱贵是谁,朱贵是怎么死的
93.[宋朝]苏轼简介,苏轼怎么死的,苏轼什么时候死的
94.[南宋]岳飞简介,岳飞是怎么死的,岳飞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95.[宋朝]苏洵简介,苏洵是怎么死的,苏洵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96.[宋朝]欧阳修简介,欧阳修是怎么死的,欧阳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97.[宋朝]王安石简介,王安石是怎么死的,王安石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98.[宋朝]苏辙简介,苏辙是怎么死的,苏辙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99.[宋朝]朱仝简介 朱仝是怎么死的 朱仝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0.[南宋]秦桧简介,秦桧是怎么死的,秦桧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1.[明朝]朱棣简介 朱棣是怎么死的 朱棣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2.[明朝]徐祯卿简介,徐祯卿是怎么死的,徐祯卿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3.[明朝]祝枝山简介,祝枝山是怎么死的,祝枝山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4.[明朝]文征明简介,文征明是怎么死的,文征明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5.[明朝]唐伯虎简介,唐伯虎是怎么死的,唐伯虎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6.[明朝]戚继光简介,戚继光怎么死的,戚继光什么时候死的
107.[清朝]甄玉嬛简介,甄玉嬛是怎么死的,甄玉嬛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8.[清朝]韦小宝简介,韦小宝是怎么死的,韦小宝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09.[清朝]孝端文皇后简介,孝端文皇后是怎么死的,孝端文皇后是什么时候死
110.[清朝]纪晓岚简介,纪晓岚是怎么死的,纪晓岚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11.[清朝]清太祖简介,清太祖是谁,清太祖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
112.[清朝]海兰珠简介,海兰珠怎么死的,海兰珠什么时候死的
113.[清朝]雍正简介,雍正是怎么死的,雍正是什么时候死的
114.[清朝]顺治帝简介,顺治帝是怎么死的,顺治帝是什么时候死的
115.[清朝]皇太极简介,皇太极是谁,皇太极怎么死的
116.[清朝]多尔衮简介,多尔衮怎么死的,多尔衮是什么时候死的
117.[清朝]孝庄文皇后简介,孝庄文皇后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
118.[清朝]郑燮简介,郑燮是怎么死的,郑燮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19.[清朝]爱新觉罗·玄烨简介,爱新觉罗·玄烨怎么死的,爱新觉罗·玄烨是谁
120.[清朝]洪秀全简介,洪秀全是谁,洪秀全是怎么死的
121.[清朝]林则徐简介,林则徐是怎么死的,林则徐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22.[清朝]梅兰芳简介,梅兰芳是怎么死的,梅兰芳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23.[清朝]溥仪简介,溥仪是怎么死的,溥仪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24.[清朝]王国维简介,王国维逝世于哪一年,王国维哪年逝世
125.[晚清]左宗棠简介,左宗棠怎么死的,左宗棠哪年死的
126.[晚清]曾国藩简介,曾国藩怎么死的,曾国藩什么时候死的
127.[晚清]冯桂芬简介,冯桂芬怎么死的,冯桂芬是哪天死的
128.[晋朝]卫玠简介,卫玠是怎么死的,卫玠是在什么死的
129.[西晋]潘安简介,潘安是怎么死的,潘安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30.[周朝]周王姬昌简介,周王姬昌是怎么死的,周王姬昌是什么时候死的
131.何应钦简介,何应钦是什么时候死的,何应钦怎么死的
134.[隋朝]杨广简介 杨广是怎么死的 杨广是在什么时候死的
135.[朝鲜]张禧嫔简介,张禧嫔是谁,张禧嫔是怎么死的
136.恩格斯简介,恩格斯是哪国人,恩格斯是什么时候死的
137.黄兴简介,黄兴怎么死的,黄兴什么时候死的
138.汪精卫简介,汪精卫是怎么死的,汪精卫是什么时候死的
139.戴笠简介,戴笠怎么死的,戴笠是什么时候死的
140.[近代]胡汉民简介,胡汉民逝世于哪一年,胡汉民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