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皇帝排行榜 论天团实力,明朝的7人“天团”可否排名榜首?

火烧 2021-06-01 07:30:11 1069
论天团实力,明朝的7人“天团”可否排名榜首? 1380年,相权作为皇权最大的威胁,被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彻底解决,从此皇帝独揽大权。作为历史最勤劳的皇帝,朱元璋根本不知道疲倦是什么概念,他与清朝雍正皇帝

论天团实力,明朝的7人“天团”可否排名榜首?  

1380年,相权作为皇权最大的威胁,被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彻底解决,从此皇帝独揽大权。作为历史最勤劳的皇帝,朱元璋根本不知道疲倦是什么概念,他与清朝雍正皇帝信奉的至理名言是一样的——工作使我快乐。方圆好几万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了丞相,所有需要决策的问题就只有请皇帝本人定夺了,忙的时候,朱元璋天要处理200多件事情要注意,这200件事件可不是简单的小事,因为非国家重大之事无需皇帝定夺。

朱元璋犹如勤奋的“小蜜蜂”,日夜操劳维护庞大帝国的运行,这样怪不得别人,谁让他贪念权力的欲望无法满足呢?即便是朱元璋24小时连轴转,好像总还是有许多事情迫不及待的需要解决。忙着焦头烂额的朱元璋找了四个人帮忙,此四人无官职、无印信,只负责协助勤奋如“小蜜蜂”的朱元璋运送一些“蜂蜜”,这四位无任何职位的官员就是内阁早期的雏形

当朱棣登上皇位以后,发现他爹确实勤奋,居然只雇佣四个人帮忙就能处理完几万公里土地上的事情真不知是他老爹舍不得花钱,还是精力确实比自己旺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朱棣可不想像他爹一样,整体在皇宫里处理事务,他想去远方看看,顺便教训一下不听话的“邻居”,这样以来雇佣四个人帮忙处理这么事务就不太现实了。同样,朱棣自己也是皇帝了,何必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家里又不缺多雇佣几个人干活的钱,所以他雇佣了七个人帮自己处理政务,这就成为了正式的内阁。

朱棣

但凡国家战争、用人、立太子等等大事情,朱棣都会与这七人讨论,可见新进7人“天团”权力之大。

朱棣为更好控制“天团”,给他们官职却只有五品,要知道五品的职位是远低于六部行政一、二把手的官职,不过职位高低并不代表能力的高低,这7人都是当时天下名士,其中包括解缙、杨荣、杨士奇等。

明朝官员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想将国家大权牢牢攥在手中,但他们控制好了开头,却无力控制事情的走向。由于最初内阁7人组有三杨中的杨士奇与杨荣,他们可是政坛风云人物,朱棣故意降低这些人的官职,而到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一口气把三杨都提到了正一品,这样以来内阁地位得到质的提高

三杨辅助

内阁地位真正的转变还是在于票拟权的获得,使得内阁权力得到质的转变。何为票拟权?票拟也称“条旨”,官员们上报的奏折经过内阁大学士阅览后,用小纸条写好处理意见,再送进宫有皇帝裁决。这样的权力可了不得,可以把军国大事处理意见直接上报给皇帝,虽然皇帝有自主的定夺权,但人的思想都是先入为主,对于事情的经过,皇帝首先看见的是内阁的处理意见,皇帝思想自然也会受其影响。

票拟

内阁随着票拟权的获得,就直接获得参与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然而内阁官职的提高,导致内阁权力逐渐凌驾于六部之上,外庭就形成了以内阁为首的局面。如果皇帝是诸如朱元璋之类型,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之人,对于处理每一件国家大事都基情满满,那么内阁的想法自然不会影响皇帝的决策,然而朱元璋后世的皇帝并不完全热爱工作,他们有的爱炼丹、有的爱游玩、有的喜欢美女,甚至还有喜欢干木匠活的,内阁的票拟处理意见远不如他们喜欢的爱好感兴趣,自然内阁的处理意见就成为了皇帝的处理意见。

木匠皇帝朱由校剧照

明朝皇帝排行榜 论天团实力,明朝的7人“天团”可否排名榜首?

当然,明朝也不断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严嵩、张居正、高拱等等,有忠有奸,把内阁权力不断推向高潮。朱元璋、朱棣死后,他们已经没办法控制内阁的变化,内阁最终的权力之大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毕竟他们的子孙不怎么喜欢“权力”。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皇帝(411)朱元璋(65)内阁(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