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圆明园颐和园别称 清朝时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分别在哪里

火烧 2022-05-22 09:11:57 1106
清朝时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分别在哪里 畅春园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筑。根据明朝笔记史料推测,该园占地1200亩左右,被

清朝时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分别在哪里  

畅春园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

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筑。

根据明朝笔记史料推测,该园占地1200亩左右,被称为“京师第一名园”。

清代,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

园林山水总体设计由宫廷画师叶洮负责,聘请江南园匠张然叠山理水,同时整修万泉河水系,将河水引入园中。

为防止水患,还在园西面修建了西堤(今颐和园东堤)。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 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

康熙时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

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

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

圆明园颐和园别称 清朝时畅春园、圆明园、颐和园分别在哪里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