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梁山好汉最后谁活下来了 梁山好漢死後梁山泊被誰佔據了?此牛人率梁山水軍抗金,揚名天下

火烧 2021-11-13 01:01:28 1025
梁山好漢死後梁山泊被誰佔據了?此牛人率梁山水軍抗金,揚名天下 梁山108好漢的英雄故事令人蕩氣迴腸,他們義薄雲天,除暴安良,譜寫著一曲不朽的英雄讚歌。然而,108好漢的最終結局是悲慘的,他們在梁山寨主

梁山好漢死後梁山泊被誰佔據了?此牛人率梁山水軍抗金,揚名天下  

梁山好汉最后谁活下来了 梁山好漢死後梁山泊被誰佔據了?此牛人率梁山水軍抗金,揚名天下
梁山108好漢的英雄故事令人蕩氣迴腸,他們義薄雲天,除暴安良,譜寫著一曲不朽的英雄讚歌。
然而,108好漢的最終結局是悲慘的,他們在梁山寨主宋江的帶領下,以招安的方式歸順朝廷後,成了朝廷的「替死鬼」,並安排四處平亂征戰,先是被派去征討大遼,然後平定田虎王慶之亂,最後遠征方臘。
梁山好漢儘管一展英雄本色,先是擊退大遼,然後滅田虎、敗王慶,最後向一方之王方臘進軍。但征方借的結果卻是傷亡過半,最終,隨宋江入京受封賞的只有27人。正如他們進宮面聖后,宋江悲涕所說:「昔臣聚義一百八人,登五台發願,誰想十損其八,謹錄人數,俯賜聖鑒」,隨後他報上了收繳江南的陣亡名單,為死去的兄弟表功,這份陣亡名單中戰死的正偏將有59人,於路途病故的有10人,值得注意的是,病故的這10人中,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林沖。
智深圓坐化在六和寺,而武松選擇了在六和寺出家,燕青目睹魯智深圓寂後,立即挑著珠寶悄然遠遁,不知去向。公孫勝等人早在征方臘之前就「歸隱」了,李俊等人也在凱旋而歸的途中借故離開。總之,梁山好漢從征方臘到回京受賞,已是物是人非,七零八落,最終受封的宋江等人也難逃噩運,宋江和盧俊義這兩位梁山正逼頭領先後被毒殺,而可悲的是,宋江臨死前,還把李逵也毒殺了,以免他日後造反,壞了他的名聲。而盧俊義和花榮等人後來也梁山好漢的英雄們雖然以悲劇落幕了,但後人卻對一個問題很好奇——宋江率梁山好漢招安離開梁山泊後,梁山被誰佔據了呢?
關於梁山泊的形成,史料記載是這樣的:大約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晉時代,在今河南滑縣的黃河決口,洪水蔓延數百里,最終聚集到了到了梁山這個地勢低洼的地方,並圍著梁山形成了一個大湖泊。到了北宋天禧三年,河南滑縣的黃河再一次決口,結果導致梁山泊積水面積越來越大,竟有八百里之大。
此後,北宋名臣韓琦被任命為鄆州知州,也就是去到現在的東平縣時,路過梁山泊,曾賦詩稱讚過梁山泊4個字:煙波浩渺。
而當宋江等英雄好漢被招安離開梁山後,108好漢死的死,傷的傷,走得走,隱得隱,很快煙消雲散。然而,僅僅過了三年,北宋就被金國鐵騎奇襲而攔腰折斷。
而宋江等梁山好漢走後,梁山泊也很快迎來了新的「山大王」—— 張榮。
據史書記載:「張榮,梁山泊取漁人也。聚梁山泊,有舟師二三百人,常劫掠金人。」也就是說,張榮原本是梁山泊附近的一個漁民,宋江等好漢被招安後,他嘯聚了百十號人,佔據了梁山泊,繼續打出「替天行道」的旗號。
到了靖康年間,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張榮拋開個人恩怨,為了民族而轉與入侵的金軍作戰。
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說:「榮,梁山濼取魚人。聚梁山泊,有舟數百,嘗劫金人。杜充為東京留守,假榮官至武功大夫,忠州刺史,軍中號張敵萬。」也就是說張榮後來不僅被收編為宋朝官軍,還因不畏強敵,勇冠三軍,因為取得「破賊船萬餘」的功績,而贏得了「張敵萬」的美稱。
後來屢次受挫的金軍認為張榮水軍是肘腋大患,派重兵來圍剿梁山泊義軍。
敵眾我寡,無奈之下,張榮只好採取「游擊戰」,主動退出梁山泊,轉戰江蘇的鼉潭湖。之後金軍又追擊到了鼉潭湖。交戰數次後,張榮眼看寡不敵眾,只好又主動撤退到了泰州縮頭湖。
金國大將完顏昌率領金軍尋蹤而至,張榮眼看已無路可退,於是在縮頭湖和金軍決一死戰。俗話說哀兵必勝,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張榮水軍殲敵五千餘人,就連完顏昌的女婿萬戶布拉也被生擒,完顏昌只率殘兵兩千灰溜溜地逃走了。
張榮這一戰使得梁山泊水軍天下揚名,成了民族英雄。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把縮頭湖改名為得勝湖。之後,張榮被南宋朝廷任命為泰州知州,負責長江口一隅的防務。張榮到了晚年離職還鄉,歸隱山林直到終老。
而關於梁山水泊,後來南宋通過加強治理黃河,疏通渠道,梁山水泊開始慢慢萎縮。據史書記載,到了明朝時,梁山水泊徹底沒水了,夷為莊稼地了,農民開始在這片地上春播秋收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梁山泊的遺迹是山東梁山縣北邊的東平湖,面積僅僅八十里,比起八百里梁山泊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