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军统戴老板是谁 “双管”齐下:军统特务为何对戴笠又爱又恨?

火烧 2022-09-28 15:08:28 1037
“双管”齐下:军统特务为何对戴笠又爱又恨? 马振犊 马振犊,男,1961年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双管”齐下:军统特务为何对戴笠又爱又恨?  

军统戴老板是谁 “双管”齐下:军统特务为何对戴笠又爱又恨?
   马振犊 马振犊,男,1961年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研究生指导教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等,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并担任季我努学社顾问。著有《南京大屠杀全史》(合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副主编),在《抗日战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南京大屠杀研究论文多篇。 戴笠宣称 :“同志如手足,团体如家庭”,他一方面要求部属绝对服从,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还用优遇和严惩来双管齐下,以收掌控之效。当时军统拨给的经费充足,军统局普通工作人员的薪金是足以养家糊口的,而且戴笠在局内部还搞了多方面的生活福利,每日供应六菜一汤的免费丰盛伙食,优待部下。另外在一些重大行动中,还发给特务们较多的奖金。而戴笠自己不时也做出关心下属的种种姿态来笼络人心。      戴笠 在每年军统局的“四一”纪念大会上,上午要进行局“烈士”的“公祭”,中午则大摆宴席 200 余桌,连军统“阵亡”者家属也请来吃饭,下午开展庆祝活动,并宣布开释一批上年被囚的犯过错误的特务。当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脱险回局”后,戴笠还为他们开“欢迎忠勇同志归来大会”,加以表彰,如北平站长刘艺舟、上海的刘戈青、孙若愚等逃回重庆后,都享受过这种待遇。享受这一切待遇的前提是特务们必须为其卖命工作,如有违抗,则惩处的纪律也是严厉的,且这种惩处受到戴笠的情绪好恶影响,使人生死莫测,令人恐惧。 1942 年春,军统江西赣南站所属景德镇情报组组长丁学伦和副组长于安民闹矛盾搞得不可开交。于安民为了为难丁学伦,一时头脑发热,在该组电台报务员王宏德面前挑唆说 :“上面的经费到了,丁学伦压着不发,真岂有此理。他不发你的薪水,你就停止工作好了。”王宏德是位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被骗入军统电讯训练班受特务训练后派到景德镇任职,头脑比较简单,他相信了于安民的话,竟停止工作两天。 丁学伦发现问题后,便向军统局控告,说于安民唆使王宏德停发电报,影响工作,请求严惩。军统局当即指派了江西特务督察陈庆尚进行调查。结果,确有其事地将情况上报了。戴笠本来就不满江西特务常闹人事纠纷,而事态发展到罢工的地步,戴就更加恼火,为了杀一儆百,严肃纪律,便决定将于安民、王宏德两人处死。      陈达 陈达接到这个电报后,和站本部的特务商量结果,认为这两人已经“委座”批准处死,且后事都作了安排,于、王之死不可能再改变。 当天下午,这两个特务在赣南站站本部的后山上被枪毙,并拍了生前、死后照片,准备报军统局本部。但第二天早上,戴笠忽又用化名给军统赣南站发来了新电报 :“××电计达,于安民、王宏德一案,又发现新事实,如未执行处死,希免执行可也。”但事情已无可挽回。戴笠出尔反尔,拿人命当儿戏,其中可能别有原因,但这件事说明了军统内部当时控制得很严密,戴笠对部下是操有生杀大权。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申向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