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黑历史 揭秘16世纪欧洲人尸体入药黑历史 重口慎入!

火烧 2023-02-13 00:12:05 1106
揭秘16世纪欧洲人尸体入药黑历史 重口慎入! 3xm中文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揭秘16世纪欧洲人尸体入药黑历史 重口慎入!【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经在纸上写下

揭秘16世纪欧洲人尸体入药黑历史 重口慎入!  

3xm中文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揭秘16世纪欧洲人尸体入药黑历史 重口慎入!【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

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曾经在纸上写下深情又诡异的诗句:女人呵,既甜蜜而聪颖,又如干尸般华美瑰丽。甜蜜而聪颖倒是十分贴切,不过如干尸般华美瑰丽,真的不怕被妹子们追杀吗?从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斯宾塞的《仙后》等文学作品中,对于尸体的讴歌赞美俯拾皆是。这种文艺风尚之所以如此流行,是因为在当时的欧洲,人们把尸体当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从黑暗愚昧的中世纪末到文明曙光初现的文艺复兴,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欧洲人一直把含有人肉、血液和骨骼的药物当成了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大力丸。从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到癫痫发作这种棘手大病,人药都能插上一脚。当时欧洲人脑子里考虑的,可能不是我们该不该吃人,而是得了这种病该吃人的哪个部位才能好。

吃尸体在16、17世纪的欧洲达到了顶峰。无论是牧师、皇室成员、科学家还是一般老百姓,病了就去吃点人,这是稀松平常的事。电影《女伯爵》中的德古拉伯爵夫人和年轻男孩坠入爱河,为了让自己拥有配得上男孩的年轻美丽,她用小女仆们活杀放出的新鲜人血保持青春。或许和真实的历史一对比,你会觉得女伯爵疯得情有可原,因为在16世纪的欧洲,人血并不是什么不能喝的东西。

著名医生兼炼金术师Paracelsus认为人血是对人体有益的。怎么治疗血液病?当然是喝血。刑场上人们争相收集还热乎的死人血液,毕竟人人知道,吃东西要吃新鲜的,人血也要喝新鲜的。新鲜的人血中有人类残存的精气,这是血液治病的最重要的成分。顺理成章,年轻处女的血当然被认为是极品。想象一下砍头之后大家抢血的画面,人血馒头的故事从来不分国界。

黑历史 揭秘16世纪欧洲人尸体入药黑历史 重口慎入!

吃人

比人血更加紧俏和更加受欢迎的是人头。有种饮料名为TheKingsdrops,制作方法貌似也挺简单:将人类头骨磨成粉末,然后和酒混合就大功告成。这自制的玉液琼浆是快活王英王查理二世的最爱,难怪有如此霸气的名字。

当时的书籍很认真地教你怎么挑选人头骨

1690年JohnJacobBerlu所著的TheTreasuryofDrugsUnlock'd一书,是一本实用的药物买卖指南。在一堆常见的药材中,CraniumHumanum的条目格外显眼。这本书不是恐怖故事也不是欧洲聊斋,上面在很严肃地告诉你药用人头骨的挑选方法。身为药商的你需要找的是战争或是行刑类的伤害致死的,最好就是去爱尔兰寻找那些罪犯的人头,它们又干净又白,最适合英国人吃,效果简直好极了。

被弃置在荒郊野岭的可怜人头们,在潮湿海洋之风弥漫的经年岁月中,渐渐覆盖上了层层的苔藓。人头上滋生的青苔是幸运的青苔,聪明的苔藓长在愚蠢的人类大脑袋上,如此得以身价倍增。英国人得到头骨的同时也珍惜地刮下这些人头苔藓,因为苔藓粉末是可以治疗鼻血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他们信。

人骨和人血都各有妙用,人肉自然也不例外。数百年前的欧洲人习惯使用人体脂肪治疗外伤。德国医生曾把绷带浸润于人的脂肪内,然后用来包扎伤口;用人油按摩皮肤,是当时欧洲人治疗痛风的妙方。欧洲人还喜欢将人体脂肪制作成蜡烛,他们认为人油蜡烛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在点燃时能使人昏迷或者瘫痪至于是被吓晕的还是被呛晕的就不得而知了。

使用尸体作为药物这一风尚在16、17世纪最为流行。尽管当时美洲大陆早已被发现,印第安人的食人行为也饱受欧洲人鄙视和抨击,不过对于自身的吃人行为,欧洲人却选择性地进行了忽视。一篇16世纪的随笔《论食人》毫不客气地指出,和欧洲人的食人方式相比,巴西土著们吃人时显得更温文尔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人治病法也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输血、器官移植、植皮等医治疾病的现代医疗手段。虽然都是利用人体组织,和徒劳无益的食人疗法不同,科学的移植疗法已经成为保卫人类健康的坚强壁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