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顾方舟一生一事启示 一生只為一件事,病毒學家顧方舟,用了四十年消滅了小兒麻痹症
一生只為一件事,病毒學家顧方舟,用了四十年消滅了小兒麻痹症 一顆糖丸,甜甜的很好吃,可能是當代人對他最為深刻的影響。殊不知在這顆糖丸的背後,有多少的心酸和淚水。這顆糖丸叫做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是由我
一生只為一件事,病毒學家顧方舟,用了四十年消滅了小兒麻痹症

一顆糖丸,甜甜的很好吃,可能是當代人對他最為深刻的影響。殊不知在這顆糖丸的背後,有多少的心酸和淚水。這顆糖丸叫做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是由我國著名病毒學家顧方舟先生研發,應對當時大規模爆發的脊髓灰質炎的威脅,也就是後來說的小兒麻痹症。
新中國建立之初,衛生條件極端落後,人民不得不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公共衛生的問題。果不其然,在1955年,脊髓灰質炎開始在江蘇省南通市爆發,僅此地區的統計病例就高達1680人,死亡率更是高達28%。之後這病毒就如同洪水一般蔓延開來。沿海地區幾乎全面爆發,中西部的南寧也未曾幸免於難。
時間線撥到1959年,南寧的脊髓灰質炎發病率遠超沿海地區,甚至高峰期高出南通三倍之多。由於國內缺少相應的研究和治療措施,對於病毒的肆虐也只能聽天由命。
當時的顧方舟作為一名留學醫師,面對絡繹不絕的求醫的父母,他只能毫無表情地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他」。但此時的他內心早已翻江倒海,「我作為一個留學歸來的醫生,面對病毒肆虐卻無能為力,這是多麼大的悲哀。」
1958年,顧方舟成功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的病毒,為脊髓灰質炎的疫苗工作奠定基礎,1959年,顧方舟唄派遣蘇聯學習育苗研製技術,就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製展開公關。之後被調入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從這開始,顧方舟先生的一生只為一件事,那就是消滅中國的脊髓灰質炎病毒。
60年代初,顧方舟先生舉家入滇,白手起家,建立起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學研究所,開始就疫苗的問題發起衝擊。顧方舟先生的夫人回憶道:
「當時的玉案山一片荒蕪,科研人員們扛著大石頭壓地基建房子,九個月,大家一磚一瓦,在一片荒山上為全中國的孩子建起了生產疫苗的基地。」
條件是艱苦的,任務卻是艱巨的。在這種環境中,顧方舟團隊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款脊髓灰質炎疫苗。但卻有不得不面對新的問題,疫苗是研製出來了,也通過了動物臨床試驗,但沒人敢用在真正的人身上。
面對這個難題,顧方舟先生不顧同僚反對,將一瓶疫苗溶液服用,直到一周之後,顧方舟先生安然無恙,大家也就鬆了一口氣。但脊髓灰質炎多發於兒童年齡段,是否起作用還是要對兒童進行臨床試驗。種種阻力之下,疫苗的研製工作始終無法正常開展。在此情況下,顧方舟將目光轉向了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兒子,就這樣,顧方舟之子顧烈東成為了首個脊髓灰質炎疫苗的臨床實驗的孩子。在顧方舟先生的回憶錄中寫道:
「即使有點風險,豁出去了!只能這樣,不然沒法進行實驗,誰也不敢吃,你自己不敢吃,能讓別人去吃嗎?」
萬幸的是,經過長時間的醫學觀察,孩子並無大礙,但臨床需要大量的實驗。科研人員被顧方舟感動,紛紛給自己的孩子沒接種疫苗,完成了首次的臨床試驗,這也是共和國歷史上,最為讓人感動的疫苗臨床實驗。
1965年開始,脊髓灰質炎疫苗開始在全國推廣開來,小兒麻痹的病例迅速在全國範圍內驟減,一直到1994年,湖北襄陽縣發現最後一例小兒麻痹症患者。1994年至今,我國再無一例脊髓灰質炎病例。
2000年,在世衛組織的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上,七十四歲高齡的顧方舟老先生,顫顫巍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宣告中國正式進入無脊髓灰質炎國家行列。
2019年1月2日,顧方舟先生逝世,享年92歲。他的妻子李以莞寫了一副輓聯,將顧老先生的一生概括:為一大事來,鞠躬盡瘁;做一大事去,澤被子孫。
臨危受命時,剛過而立之年;消滅病毒時,已過古稀。風風雨雨四十載,一生只為一件事。這樣的一位有恩於每一位國人的先生,怎麼就不值得去銘記?
我試圖去尋找一些關注顧方舟先生離世的消息,然而事實卻與之相反。統計2019年上半年熱搜榜單中,前十五位幾乎全部為明星,一個偉人的離世,對於有些人來說,甚至不值得一提。
很赞哦! (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