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67大型预警机 中国预警机的历史
中国预警机的历史
长期以来,颇具神秘色彩的中国预警机项目一直是西方媒体以及军事观察家们高度关注的焦点。
澳大利亚著名防务分析专家卡洛·库普在文中提到,多年以来,中国空军一直对空中预警机梦寐以求。
被称为“空警1号”的国产预警机项目是中国方面所做出的最早尝试,该预警机以图波列夫图—4“野牛”轰炸机为载机,机背上安装了一部旋转雷达天线罩,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机似乎从未服役,仅仅进行了几次实验。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决定必须发展空中预警与指挥能力,尤其是目睹了伊拉克空军在海湾战争中的一溃千里以及塞尔维亚空军在北约打击下溃不成军之后,这一愿望变得益发强烈。
于是,中国找到了以色列埃尔塔公司,希望能购买其研制的“费尔康”雷达,并安装在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上,改装后的预警机型号被称为A—50I。
不过,由于美国的重重阻挠,以色列被迫于2000年7月宣布取消了同中国签署的A—50I预警机改装合同。
这一举动对于中国空军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曾向以色列订购了「费尔康」相控阵雷达预警机。
可是,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以色列后来拒绝出售。
与此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却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预警机。
日本早就从美国购买了十一架E-2C预警机,还装备了四架自行研制的E-767预警机。
台湾也先后从美国购买了六架E-2T预警机。
印度则向以色列购进了「费尔康」预警机,大大增强了印度空军的空中预警和指挥能力。
中国出于本土防御的目的,购买外国预警机计划没有成功。
后来,中国更于二OO二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买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预警机,转而全力发展更先进的大型预警机。
西方传媒估计,中国预警机极有可能已经正式服役,估计生产的数目会达到八架,以确保中国预警机可以执行廿四小时不间断的侦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