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象征权力 青銅禮器自古就被視為權力的象征
青銅禮器自古就被視為權力的象征
商代晚期 鴟鴞觶
西周早期 鴟鴞卣
商代晚期 虎食人卣

商末周初 青銅器一組
青銅禮器可以「明貴賤、別等列」
自古就被視為權力的寶貴象征
為什麼兩三千年前的青銅器能夠保存下來,而且絕大部分還保存得相當完美,甚至有些青銅兵器鋒刃還非常鋒利呢?無論是傳世的還是歷年來不斷出土發現的青銅器,數量都很可觀。有些青銅器兼有長篇銘刻,更具重要的史料價值,隨著人們對其認識的提高,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人士喜愛與收藏。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實習生 蘇碧雁 柯洋溢 整理
夏、商、周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
容庚與張維持在合著的《殷周青銅器通論》中如此寫道:「在人類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使用青銅兵器和工具的時代,被成為青銅時代。」青銅在兵器與工具領域的廣泛應用,似乎與其本身成分有著密切關係。中國青銅器製作的主要原料是銅和錫,或銅和鋁的合金。它不易侵蝕,因而容易保存下來。例如1964年山西原平縣出土的吳王光劍等吳越寶劍,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鑄造得都極為精美,在劍身靠近劍格處有錯金銘文,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光劍的菱形紋和火焰狀花紋至今還非常清晰。
夏、商、周時代是奴隸制發展時期,也是青銅器鑄造業的鼎盛期。青銅器的製作種類繁多,使用範圍相當廣泛,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各級奴隸主貴族對青銅器物非常重視,尤其是對那些「明貴賤、別等列」的青銅禮器更是如此,青銅器不但可以作為權力的象征,而且在當時也是非常名貴的,因而一向為統治階級所收藏,視為「珍寶」。
例如,1976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在河南安陽發掘的婦好墓,墓內出土大批精美的青銅器。20世紀80年代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廣漢三星堆進行發掘,出土了青銅人頭像、青銅人面以及高達262公分的青銅立人像等大批商代珍貴青銅器。
春秋戰國時開始對銘文內容給予重視
春秋戰國時期,各級奴隸主貴族對青銅器的收藏同樣非常重視,如,1955年安徽省壽縣發現的蔡侯墓,出土青銅器上百件,其中包括禮器、生活用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等。1974-1978年在河北平山發現的戰國時代中山國王墓,出土了大批工藝細致精湛、造型優美的青銅器。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大墓出土青銅器約140件,其中最著名的是總重量達2500千克的8組64件編鐘。春秋戰國時期青銅不但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內容涉及到各方面,《禮記》《左傳》《墨子》等書中都記載了貴族鑄造禮樂器的目的。《禮記·祭統》:「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自銘以稱揚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者也。」從遺留的大量青銅器的銘文內容看,如祭天祭祖、征伐紀功、策命賞賜、書約劑(又稱券契,就是經濟來往或法律訴訟中當事雙方所立的文書契約,編者註) 等,都表現出了貴族作器的目的,反映了當時的許多重要歷史。正因為當時的許多重大事件多習慣記載在銅器上,因此,春秋戰國時就開始對銘文內容給予了重視。
近十幾年商周時代窖藏青銅器也不斷被發現,如,1933年在今陜西扶風縣法門公社召李大隊康家村出土的函皇父組與白鮮組銅器;1940年陜西扶風縣任家村發現的梁其組銅器等。目前一般學者認為,這些窖藏青銅器,很可能是西周滅亡周室東遷時王朝近臣的彝器。由於這些彝器極為貴重,又一時攜帶不及,而埋入窖中,待以後再取出。正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才使得兩三千年前勞力人民製作的青銅器流傳至今。這些出自墓葬、窖藏或遺址的青銅器,也反映出商周奴隸主貴族對青銅器的珍視和喜愛。
本文來源:中國國傢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