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司马光生七岁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5-31 21:48:51 1053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谏院题名记原文: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谏院题名记原文: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司马光生七岁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谏院题名记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著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注释(1)天禧:宋真宗(赵恒)年号。(2)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谏院题名记评析

  本文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因为谏官的责任重大,为此官者必须谨慎和忠诚,还要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上让当时和后来的人监督。

  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在《谏院题名记》中,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

诗词作品:谏院题名记诗词作者:【宋代司马光诗词归类:【古文观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