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虞姬毛不易 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淒然唱出一首詩,然後拔劍自刎
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淒然唱出一首詩,然後拔劍自刎
京劇大師梅蘭芳有一經典的名劇,便是《霸王別姬》,這一場戲演繹了兩千多前,項羽和虞姬生死離別的愛情悲歌,看後令人動容不已。多年以後,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又被搬上熒屏,劇中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人性的思考,令無數觀影者觸動。
英雄美人的故事,無論是幸福的結局,還是悲壯的落幕,都會令許許多多的癡男怨女嚮往,說到底,這其中,還是愛情的力量在驅使著、在映照著。
千百年過去,我們無法看到烏江之畔那生死離別的悲壯場面,但從項羽虞姬留下的隻言片語中,我們依舊能夠領略他們對彼此的深愛與牽掛,這種牽掛,從來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死亡而消散。
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西楚霸王除了對失敗的不甘,還有對虞姬的不捨,這種心情,在他的《垓下歌》中得以體現: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之戰,韓信利用心理戰術,令漢軍圍著楚軍營大唱楚歌,項羽大驚:難道漢軍已經盡得楚地?
自知大勢已去,項羽飲酒帳中,感慨萬千,良久,他不甘地喊道:力量之大,足以拔山海;氣勢之盛,足以蓋世界,然而時不利我,寶馬烏騅亦難以疾馳。可是,烏騅難以疾馳有什麽辦法,失敗就失敗,但是,虞姬啊虞姬,你該怎麽辦呢?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睥睨天下的楚霸王,哪怕是失敗,他依舊是那個力拔山兮的項羽,單論個人之英勇,難有人能與項羽匹及,項羽自己是這麽認為,旁人也是這麽認為的,所以項羽自信地唱出第一句。
第二、三句,項羽以烏騅之不利,抒發時運不濟的悲憤,他認為,天時地利人和等外界因素不利於他,他也無可奈何。這種抒發,很乾脆、很純粹,沒有對權力的留戀、沒有對過往悔恨、更沒有對命運的恐懼,只是單純對失敗的總結。
最後一句,則是英雄對美人的不捨,即將亡國的君主,多會賜死妻女,以免他們遭受敵人的侮辱,可是深情的項羽,他又如何下得了手呢?面前是他最愛的女人啊!他想為虞姬安排一條後路,可是卻很難做到。
面對項羽的不甘與無奈,虞姬淚如泉湧,她知道,自己不能和項羽長相廝守了,她也知道,項羽對她的牽掛和不捨。於是她穿上舞衣,為項羽跳了最後一支舞,淒然地唱了最後一首詩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詩言其志,歌詠其聲,這是歌,更是詩,這首詩名為《和垓下歌》。虞姬動聽的聲音在營帳響起,她向項羽緩緩唱著自己的心聲:漢軍已經攻城略地,四面八方皆是楚地的歌聲。大王,你已經失敗了,我知道,像大王你這般的英雄是不會苟且偷生的,既然如此,賤妾我還談什麽活下去呢?
舞盡,歌罷!虞姬拔出寶劍,鮮血從她白皙的脖頸,滴落到那把閃著寒光的劍鋒上,它曾在戰場助項羽擊殺了多少敵軍,可是今夕它卻終結了項羽最愛之人的性命。項羽緩緩閉眼,虞姬也緩緩閉眼,然後倒地。
項羽悲痛欲絕,只能草草將虞姬掩埋,然而帶著六百騎兵突圍。奔至烏江之畔,面對亭長讓他回江東積蓄力量的勸告,項羽斷然拒絕,經過幾番拚殺之後,力盡的他,自刎而死。
英雄、美人,皆成了土,但是那夜營帳之中的愛情悲歌,依舊在世間流傳。
這首詩,也有部分學者認為不是虞姬所作。宋代著名學者王應麟,也就是《三字經》的作者,他認為,《和垓下歌》是最早的五言詩。
相关文章
- 项羽虞姬歌词 解密:虞姬真实身份是美人并非项羽之妻?
- 项羽虞姬歌词 项羽美人虞姬是怎么死的?
- 楚汉传奇项羽虞姬第二次相遇 历史上的项羽和虞姬是怎么相遇相识的
- 项羽虞姬毛不易 項羽: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淒然唱出一首詩,然後拔劍自刎
- 项羽虞姬歌词 项羽和虞姬如此的恩爱 为何死都没有给她一个名分呢
- 项羽虞姬歌词 【高分】炫舞情侣名字、虞姬和项羽(加符号)
- 妲己克制虞姬 虞姬和项羽、妲己与纣王,他们的爱情是怎么样的?
- 项羽虞姬歌词 虞姬和项羽在一起了那么多年,一个孩子也没留下吗?
- 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虞姬是怎么死的?历史上虞姬是被项羽杀死的吗?
- 项羽爱虞姬吗 你不知道的真相:项羽死在虞姬的苦肉计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