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山东运河经过哪里 講好千年運河的山東故事,山東高點定位謀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講好千年運河的山東故事,山東高點定位謀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有關要求,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
講好千年運河的山東故事,山東高點定位謀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近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落實國家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有關要求,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協同打造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規劃核心區為運河主河道流經的18個縣(市、區);拓展區為沿運5個市,由北向南依次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濟寧市、棗莊市。
《實施規劃》落實國家規劃綱要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和重點任務,堅持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突出「協同推進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核心理念,謀劃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是高點定位,著眼推動大運河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協同打造展示中華文明的新名片。《實施規劃》提出,立足大運河歷史文化與經濟社會同構、開放融合一體的價值特質,把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科學認識大運河文化遺產的時代特徵,統籌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努力將山東大運河沿線地區打造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示範區、大運河文化帶開放合作新高地、大運河文化帶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先行區、大運河文化帶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努力在全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中走在前列。
二是彰顯特色,著眼統籌延續運河的千年神韻與體現齊魯的獨特魅力,講好千年運河的山東故事。山東運河沿河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擁有運河、泰山、曲阜三孔、齊長城四處世界文化遺產,文化厚重、特色突出。《實施規劃》提出,深入挖掘大運河山東段歷史文化資源,深化運河文化與「一帶一路」文化、儒家文化、泰山文化、漕運文化、中原文化、紅色文化、水滸文化、黃河文化等的研究,闡釋大運河在推動南北文化、東西文化、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中的重大作用,講好運河文化的山東故事。
三是突出重點,著眼於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的謀劃,強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載體支撐。《實施規劃》強調,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協調大運河遺產保護、文化傳承、旅遊開發、生態治理等多種功能,加強宏觀管理,促進資源整合,形成協同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發展大格局。《實施規劃》提出了歷史文化遺址遺迹保護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周邊歷史風貌保護、運河文化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重點旅遊產品和旅遊線路等系列重大工程,密切運河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係,促進運河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王建 邵文雋 )
很赞哦!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