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 历史上的江东六十四屯

火烧 2022-07-18 13:45:15 1057
历史上的江东六十四屯 1.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是发生在哪一年海兰泡惨案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5000多名中国人死亡.海兰泡

历史上的江东六十四屯  

1.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是发生在哪一年

海兰泡惨案是1900年7月16日至21日沙皇俄国对居住于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进行屠杀的事件,该事件共造成5000多名中国人死亡.海兰泡惨案与1900年7月17日发生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并称为“庚子俄难”.江东六十四屯江东六十四屯,是指黑龙江左岸,从爱辉县黑河镇对岸的精奇里河口处开始,往南直到孙吴县霍尔莫津屯对岸处为止的一段土地(南北长约一百四十里,东西宽五十——七十里).这里很早就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历史上曾有过六十四个中国居民村屯,因此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江东六十四屯.面积3600平方千米.在清朝与沙俄签订的瑷珲条约中,黑龙江北岸划归俄国.但由于江东六十四屯居住大量中国清朝居民,因此在划界时特别将此地归属于中国管理.在一八五八年,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机会,强迫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以黑龙江为中俄两国同界,割占了江左的大片中国土地.但该条约的第一条,对处在黑龙江左岸、为中国人历代居住的六十四屯作了如下规定:“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着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根据这个条约规定,中国人在六十四屯享有居住权,中国政府对该处人民享有管辖权.可是一九〇〇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沙俄乘机将我江东六十四屯居民赶过江西,霸占了这块上地.一九〇二年中俄议和后,虽经清朝政府多次交涉索还,但沙俄政府却采取种种无赖于段,拒绝原住这个地区的中国人民返回世代久居的家园.江东六十四屯这一地区目前以俄罗斯阿穆尔州一部份治理.。

2.江东六十四屯的历史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是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左岸,从瑷珲县黑河镇对岸的精奇哩往南,直到孙吴县霍尔莫勒津屯对岸,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人口达3万多。其中多数是汉人,也有满族人和达斡尔人。

历史上这一带曾有六十四个中国居民村屯,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六十四屯。按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左岸中国人历代居住的六十四屯“照旧准其各所住屯中永远居住”,由清政府官员管理,沙俄“不得侵犯”。

显然,即使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江东六十四屯仍然享有主权。江东六十四屯当时归瑷珲副都统管辖。

但实际上沙俄早就对这块中国人民所生活和开发的土地垂涎三尺了。 沙俄军队在制造海兰泡大血案的同时,1900年7月17日,又把屠刀杀向江东六十四屯。

他们到处放火烧房,把搜捕到的数千中国居民,先关在警察总部,然后转移到结雅河边的木厂院子里。从17日到21日,他们把数千中国居民分四批徒步押到海兰泡北边的黑龙江畔。

沿途掉队的居民,全部被砍死;到达江边的,就被赶到江中,大都溺死;没有下水的,在江边也全被枪杀。前后遇难的中国居民达2000余人。

沙俄侵略军血洗江东六十四屯之后,阿穆尔地区军事长官悍然宣称:“根据《瑷珲条约》规定一直归中国当局管辖的前满洲外结雅地区(即江东六十四屯)及阿穆尔河(黑龙江)右岸为我军占领之满洲土地,已归俄国当局管辖。凡离开我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外结雅地区。”

中国人民长期辛勤开发的田地就这样被霸占,人民被迫离开了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 革命导师列宁强烈谴责了俄军在东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痛斥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

并严正指出:“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

3.历史上的江东六十四屯具体在哪里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口以南至孙吴县霍尔莫勒津屯,长约一百五十里,宽约八十里,因历史上曾出现六十四个村屯而得名,中俄《瑷珲条约》明文规定,原住该处的中国居民照旧准其"永远居住",仍由中国"大臣官员受理",俄国人"不得侵犯",确定了中国居民的永久居住权和中国政府的永久管辖权。

1900年中国东北地区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外贝加尔军队不断经海兰泡乘轮船下驶。7月15日,中国瑷珲(今黑龙江爱辉)驻军阻止俄轮前进,阿穆尔省当局以此为借口,下令搜捕海兰泡华侨,于17日至21日将被捕者分四批屠杀和淹死在黑龙江中,殉难者五千余人。

同时,俄兵侵入江东六十四屯,恣意烧杀,将中国居民赶出家园,凡未及过江者被"一同逼入江中","浮尸蔽江者数日"。六十四屯的土地被沙俄霸占,中国居民的财产损失达三百余万两白银。

4.江东六十四屯的历史

江东六十四屯,是指黑龙江左岸,从爱辉县黑河镇对岸的精奇里河口处开始,往南直到孙吴县霍尔莫津屯对岸处为止的一段土地(南北长约一百四十里,东西宽五十——七十里)。

这里很早就是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历史上曾有过六十四个中国居民村屯,因此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江东六十四屯。 面积3600平方千米。

在清朝与沙俄签订的瑷珲条约中,黑龙江北岸划归俄国。但由于江东六十四屯居住大量中国清朝居民,因此在划界时特别将此地归属于中国管理。

在一八五八年,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机会,强迫当时的中国清朝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以黑龙江为中俄两国同界,割占了江左的大片中国土地。但该条约的第一条,对处在黑龙江左岸、为中国人历代居住的六十四屯作了如下规定:“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着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根据这个条约规定,中国人在六十四屯享有居住权,中国政府对该处人民享有管辖权。可是一九〇〇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沙俄乘机将我江东六十四屯居民赶过江西,霸占了这块上地。

一九〇二年中俄议和后,虽经清朝政府多次交涉索还,但沙俄政府却采取种种无赖于段,拒绝原住这个地区的中国人民返回世代久居的家园。江东六十四屯这一地区目前以俄罗斯阿穆尔州一部份治理。

“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屯数,在《西巡本末大事记》中记载是28屯。1857年(清咸丰七年),在奕山奏折中,称江东“向有旗户三十余屯”(《咸丰朝筹办夷务始》卷十七)。

据满铁调查课《近代俄中关系之研究》中记载:江东六十四屯有满族村屯16个、400户、3286人,汉族村屯14个、540户、5400人,达斡尔族村屯14个、280户1960人,共计44屯、1220户、10646人。宋小濂《北缴纪游》和《清实录》称48屯。

1883年(清光绪九年),俄方总参谋部中校纳扎洛夫进行实地调查,在《亚洲地理、地形和统计材料汇编》记载中,有37屯和26个居民点(没有列出名称)。可见,“江东六十屯”的屯数在迅速增加。

其根本原因是清代屯垦政策趋向松动,内地居民大批来到边疆,并多以汉姓窝棚为名建屯于江东六十屯地区的东南部。如:韩家窝棚、曹家窝棚、姚家窝棚、姜家窝棚等。

由此可见,“江东六十四屯”作为地理概念是可以的,但作为村屯数是不科学的。事实上,“江东六十四屯”是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前的通称叫法,其具体数字已大大超过64个。

更不能设想,从1881-1900年(清光绪七年-光绪二十六年),19年中只增加1个村屯。

5.历史上的江东六十四庉

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系指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今俄境,俄称结雅河)以南,至孙吴县霍尔莫律屯对岸的大片土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被沙俄霸占前,因中国满、汉、达斡尔等民族在这里居住时有过64个屯子,作为地理概念故称“江东六十四屯”。

到目前为止,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中国居民所住的村屯、方位,已基本搞清。但对江东六十屯地区长与宽却说法不一。经查证,很多说法与事实不符。

《清史稿》中的《地理志》记载:“江东六十四屯在焉,精奇里江以南,黑龙江以北,东以光绪六年(1880年)封堆为界……南北一百四十里,东西五十里至七十里”。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俄人出版的《亚洲地理、地形和统计材料汇编》记载:江东六十四屯长66俄里(相当139.92华里)、宽20俄里(42.4华里)。

1911年(清宣传三年)出版的《东三省政略》的《瑷珲篇》中,有“江东六十四屯南北一百四十里,东西五十至七十里地”的记载。

1920年(民国九年)的《瑷珲县志》记曰:“瑷珲对岸江左居住旗屯六十四村,面积南北一百五十里许,东西八十里许”。

1933年出版的《黑龙江志稿》卷二《地理志》中说,江东六十四屯“袤一百八十里,广九十余里”。

以上资料,均没有交待有关数字的背景。

然而,宋小濂的《北缴纪游》,对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李金镛赴江左与俄官共同挑沟划界,作了及时而又翔实的记录。他写道:“迨十三年(1887年)三月,观察使李公(李金镛)以勘矿来漠(河),奉将军恭檄,饬会同黑龙江副都统成庆赴江左分划旗屯原住界址……刻期,两国各派官监工开挖,以杜迟疑生变。乃由补丁屯挖至老瓜林,计一百七十四里。正欲向前,因俄官坚以不能作主为辞,暂行停止。按着条约(即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自老瓜林至豁尔莫勒金屯四十里均应划归旗屯”。

《北缴纪游》中对李金镛过江左同俄官挑沟划界的记述,不仅及时,而且又有经过,为我们研究江东六十屯地区的长度和宽度提供了准确而又翔实的资料。

6.江东六十四屯 中国为什么放弃此地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两次大屠杀,共有7000多中国和平居民被杀害。美国历史学家贝弗里奇说:“这一惨案是俄国在远东历史中臭名昭著的丑闻”。日本人石光真清指出,这是黑龙江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恶!” 俄国人多伊奇认为,“沙俄现在实行的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只有与中世纪审判异教徒的宗教法庭和西班牙对异教徒、犹太人和摩尔人的迫害才可以相比拟”。列宁说:“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2]

根据清朝东北地方当局的估计,仅江东六十四屯居民“所遗房产、牲畜、粮食、犁具及资财器物,估计约值五六十万卢布”,另一种估计为三百余万两。此外土地损失为“一百万卢布(每俄亩按十卢布计算)”,总数不少于一百五六十万卢布。加上“海兰泡惨案”的损失,中国居民总共损失约为二百五六十万卢布。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后,中国历代政府同沙俄、苏联政府进行过多次交涉,要求归还这片领土,但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的限制,交涉均无结果。现时江东六十四屯属于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管辖。

7.江东六十四屯,是哪个汉奸承认它是俄国领

中华民国政府承认。

江东六十四屯,是指黑龙江左岸,从黑河市对岸的精奇里江口处开始,往南直到孙吴县霍尔莫津屯对岸处为止的一段土地,历史上曾经有六十四个屯子的中国百姓居住,由此得名。

江东六十四屯面积3600平方公里,清朝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黑龙江北岸划归俄国。但由于江东六十四屯居住大量中国清朝居民,因此在划界时特别将此地归属于清朝管理。《中俄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人在江东六十四屯享有居住权,清政府对该处人民享有管辖权,但是中国在此地仅有治权并无主权。

1900年发生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无暇兼顾东北情势,俄国遂派兵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海兰泡惨案。1902年中俄议和后,虽经清朝政府多次交涉,但俄国政府却采取种种无赖手段,拒绝原住这个地区的中国人民返回世代久居的家园。主要村庄有:旧瑷珲、霍尼胡尔哈、腰屯、后屯等。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争取列强的支持,承认了清政府之前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8.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1900年7月,继海兰泡惨案之后,沙俄又在黑龙江边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东岸,南北长70多公里,东西宽40多公里,共有64个村屯,是中国人世代居住之地,归瑷珲县管辖。按《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国人在那里有永久的居住权,由中国政府管辖,俄国“不得侵犯”。

但侵略成性的沙俄政府,对自己在上面签了字的条约也不信守。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7月18日起,沙俄侵略军几次闯进江东各屯,放火烧房,抢劫财物,屠杀中国居民达7000多人。

8月中旬,俄国政府宣布江东六十四屯已归俄国政府管辖。 清末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侵略军对中国黑龙江北岸人民的大屠杀。

从黑龙江北岸精奇里江口起,南至孙吴县霍尔莫勒津屯一带地方,分布着64个村屯,通称江东六十四屯。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国的汉、满、达斡尔等族人民。

即使是1858年(咸丰八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也规定,此处的中国人照旧“永远居住”,仍由中国官员管辖,俄国“不得侵犯”。 这里土地肥沃,“富甲全省”,早为沙俄觊觎。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7月16日,沙俄军警在阿穆尔州军事长官格里布斯基的命令下,焚毁村屯,抢劫财物,枪击刀砍中国居民。六十四屯的居民纷纷扶老携幼逃至江边,由于黑龙江的阻梗,只得“露守江滩,群号惨人”。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 历史上的江东六十四屯

黑龙江南岸的中国军民见状义愤填膺,17日夜,有500余名义和团与清军过江,袭击沙俄侵略军;同时有许多水师和商人船只“昼夜接渡”江北中国同胞5000余人安全过江。从16-21日,江东六十屯全被俄军劫掠焚毁,未及渡江的屯民被枪杀,有些被驱入江中溺死。

在这一惨案中,中国居民7000余人惨遭杀害,财产损失300多万元。8月12日,沙俄阿穆尔州军事当局宣称:江东六十四屯已归俄国当局管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