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养方案是什么 大学历史本科培养方案
大学历史本科培养方案
求人民大学本科生历史学培养计划~谢谢
人民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1、历史学专业为一级学科点,拥有历史学下属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专业基础牢固,设有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科研实力雄厚。
在教学上,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积极尝试各项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与此同时,重视学科内部的协调贯通,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既坚持主体,又互补配合,为多专业交融合作、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2、在专业培养方向上,该专业以“充分发展个性,全面培养素质”为目标,引领着时代的潮流。由于历史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多样性的研究对象,以及充分发挥个性的广阔空间,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最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了解人类的既往生活,既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又以历史自身鲜活的风貌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激情及满足好奇心的快乐体验。
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影视剧创作与评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以及古今中外史学名著选讲等。
4、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在本校、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及国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求人民大学本科生历史学培养计划~谢谢
人民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
1、历史学专业为一级学科点,拥有历史学下属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专业基础牢固,设有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科研实力雄厚。在教学上,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积极尝试各项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人文素质。与此同时,重视学科内部的协调贯通,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既坚持主体,又互补配合,为多专业交融合作、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2、在专业培养方向上,该专业以“充分发展个性,全面培养素质”为目标,引领着时代的潮流。由于历史学具有无可比拟的多样性的研究对象,以及充分发挥个性的广阔空间,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当代最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了解人类的既往生活,既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又以历史自身鲜活的风貌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激情及满足好奇心的快乐体验。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理论思维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影视剧创作与评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以及古今中外史学名著选讲等。
4、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在本校、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及国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大学历史本科的课程设置是怎么样的
一、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三、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四、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相近专业: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求北大历史系的培养计划
一.目前概况 现有专职教师68名。
其中,教授33名(博士导师19名),副教授19名,讲师16名。除教书育人之外,还承担着国家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国际合作或海外基金奖助课题6项。
每年有大批学术论著发表,很多论著在国内外获奖。在历史学诸多的学科前沿中,活跃着本系的学者。
本系1993年创办学术刊物《北大史学》,每年出版一辑。课程门类设置齐全,分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可授予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本科从1994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还有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文科多媒体计算机科研实验室也设立于本系。系图书室藏书10余万册,校图书馆所藏有关的历史书籍近百万册,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善本。
每年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50人,硕士研究生30人,博士研究生15人,接受各种层次的进修生10余人,进修教师20余人,访问学者10余人。现有七十余名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的海外留学生在本系学习。
每学期均聘请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前来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报告,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信息传达给广大师生。在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中,努力造就目光开阔、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系史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总体上尽量兼顾史学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分层次地培养高质量的史学人才。一是突出学术功能,建立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生的系统培养模式,在各阶段都打好厚实的通史基础,以利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对学术精英的高层次需要。
二是加强本科学生的能力训练,包括资料搜集、整理、考订、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述、写作能力,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应用能力, 研究、思维能力等等,并给他们提供一些跨学科的必要知识,满足社会各界各部门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广泛需求。三是充分发挥史学的“教化”功能, 从事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 使史学教育面向非史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乃至全体国民, 承担提高民族素质和公民文化教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三.海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也步步推进,先后同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法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十几个院校的相关系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每年接待数十名海外学者和学生前来访问或进修,我系每年选派若干教师、研究生及个别本科生赴海外深造或讲学,现职大多数教师都有海外讲学或留学、进修的经历。
本系先后聘请多名海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其中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柯伟林(William C. Kirby)、李中清(美国)、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韩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金俊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京都大学教授谷川道雄、早稻田大学教授依田熹家、关西大学教授大庭修、创价大学教授金子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郭少棠等。
另外,在国内外各种项目和基金的资助下,我系师生还以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如合作研究、教学交流、召开国际研讨会等等。
每年寒暑假期间,我系办有长短期不等的“中国历史文化讲习班”。用中、英、日、韩等语言向海外各种层次的留学生、进修生讲授有关中国语言、文化、历史的知识,深受海外人士的欢迎。
四.奖助学金 政府和海内外各界在我系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逐年增长。目前, 本系每年有70多人次可以获得各种奖助学金。
其中包括三好学生奖、光华奖、安泰奖、洪业奖学金、钱穆文化奖、杨人鞭世界史青年教师奖、杨乃英奖学金、谢李淑英奖学金、依田熹家奖学金、金子治奖教金、世川良一奖学金、韩国学奖学金、刘绍棠奖学金、孙中山研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保洁奖学金、505奖学金等奖项。凡是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 都可申请获得学校的专款补助。
五.研究生教育 硕士研究生分四个专业, 学制三年。中国古代史专业从先秦至明清分设八个断代史, 另设中西文化交流史、历史文献、史学史、历史地理等, 共十二个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分设近代史、现代史、中外关系史等三个研究方向。 世界古代史专业分设上古史、中世纪史两个研究方向。
世界近现代史分设主要国别史、地区史、史学理论、现代化进程、欧洲封建过渡、殖民主义史等十九个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四个专业,其中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流动站也设在本系。博士导师二十余名。
周一良、田余庆、马克垚、张芝联、吴荣曾、祝总斌、吴宗国、徐天新、沈仁安、郭华榕、郑家馨、梁志明、林被甸、马克垚、刘祖熙等史学前辈虽已退休,有的仍在指导研究生, 对前来请教的海内外学子, 循循善诱, 不遗余力。 阎步克(魏晋南北朝史)、王天有(明清史)、高毅(地区国别史)、何顺果(地区国别史)、荣新江(隋唐史)、房。
求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当然招啊!南开大学滨海学院2010年招生章程2010-5-12 招生办公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证我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是社会了解我校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及有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我校开展招生咨询和录取工作的主要依据。 第三条 学校概况 一、学校名称: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二、学校代码: 13663 三、办学类型:独立学院 四、办学层次:本科 五、 办学地点:天津市大港区学府路634号六、上级主管部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七、学校基本情况: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南开大学和天津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原大港区政府)合作创办的,拥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学位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独立学院。
第二章 招生机构 第四条 学校设普通本科 招生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讨论决定学校招生重大事宜。 第五条 学校招生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学校招生日常工作。
第三章 录取原则 第六条 学校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制定的录取政策和有 关规定,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以及本章程公布的有关规定,以所填报志愿和文化成绩为主要依据,(艺术专业为专业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之和)平等竞争、公正录取。 录取过程中自觉接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纪检部门、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七条 院校志愿录取以志愿优先为原则,即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 在各省级招办公布的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 第一志愿报考人数未满招生计划时,学校接受第二志愿考生。第二志愿考生的分数不能低于第一志愿的最低录取分数,依次类推。

第八条 录取专业按总分优先的原则,即将调档范围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当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线时,则看是否达到了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线,依次类推直至录取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在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的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可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对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各专业之间没有分数级差。 第九条 对于政策加分考生的录取 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制定的招生录取加分政策提档,但录取时按照实际高考成绩安排专业,不考虑加分因素,同分情况优先录取享受政策加分的考生以及文科(语、数、外),理科(数学、外语)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天津市考生执行本章程第十条之有关规定。
第十条 根据天津市普通高校考试制度综合改革方案以及我校具体情况,对天津市考生的录取 执行天津市招生办公室制定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以所填报志愿和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平等竞争、公正录取。 一、 录取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按实际高考分数(不含加分)安排专业, 1 、高考成绩同分情况下优先安排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较佳的考生; 2 、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相同则优先安排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好的考生; 3 、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同优先安排高考单科成绩(文科生:语、数、外、理科生:数学、外语)高的考生。
二、 对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 8 个学科取得 6A 以上(含 6A )的考生,如果投档后排名在我校前 10% 的优先安排专业,优先安排专业时,按照 6A 以上(含 6A )考生的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以高考分数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 三 、退档处理时,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先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较差的考生作退档处理;如果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相同,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做退档处理;如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相同则按高考单科成绩低(文科生:语、数、外,理科生:数学、外语)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四 、比较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时,先比较获得 A 等第的个数,如果 A 等第的个数相同,再比较 B 等第的个数,依次类推。
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时,依据考生的学业类(含学业成绩、课程修习情况)和非学业类(含道德品质、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获奖情况)两个方面情况综合比较,进行评价。 五 、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成绩等第须为 A 者,否则该专业不予录取。
第十一条 根据江苏省 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规定和我校的情况, 对江苏省考生进档后采取先分数后等级原则排序决定能否录取与所录专业,选测科目和等级按照招生计划中公布内容为准。 第十二条 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英语,小语种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慎重填报。
第十三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美术类考生必须取得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组织的专业联考成绩合格证方能按我校的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第十四条 美术类考生录取原则详见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2010 年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简。
谁有外交学本科培养计划
外交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各级党和政府外交外事部门涉外工作、教学科研机构涉及国际问题的教学研究工作、各种媒体和刊物与国际事务相关的采编和评析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涉外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复合型涉外人才。
二、培养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md思想、d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民族自信心。培养较高的社会责任心,训练看问题的全球思维,养成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锻造与时俱进的开放心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研究分析能力、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行动能力,培育较强的社会组织和交往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言行文明礼貌,心理素质健康,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总学分 151学分,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四、课程设置与培养环节 (一)基础技能 28 学分,全校共同课,必修1.大学英语 16学分2.公共数学 8学分3.计算机教学 4学分(二)通识教育 25 学分,其中必修17学分,选修8学分 全校共同课: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 14 学分,必修 2.新生研讨课 1 学分,必修 3.科学、人文与方法 4 学分,选修 4.原著原典选读2 学分,选修 5.国际小学期全英文课程群 2 学分,选修 课程外学习:1.经典历史著作阅读 2学分,必修 2.跨文化沟通、学科通识、国情教育等系列讲座,不计学分(三)专业教育 74 学分1.学科基础课:共11 门,必修 34 学分2.专业必修课:共10 门,必修 20 学分3.专业选修课:20学分,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10 学分(四)素质拓展 10 学分,其中必修8学分,选修2学分1.体育 4 学分,必修 2.心理健康教育 1 学分,必修 3.国防教育 2 学分,必修 4.职业生涯规划 1学分,必修 5.公共艺术教育2 学分,选修(五)实践教育 12 学分 1.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 2 学分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是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研究报告,也可参加“千人百村调研”、“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直接申请社会研究与创新训练学分。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2 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我校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志愿服务活动等,成绩认定为合格和不合格。
3.专业实习 4 学分结合专业学习,对学生进行实习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外交和外事实践,时间不少于4周,在第四学年进行,完成实习报告一篇(5000字以上),计4学分。4.毕业论文/设计 4 学分第四学年撰写一篇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计4学分,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发展指导 2 学分发展指导培养环节既有课程学习也有课程外学习,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修。课程学习包括基础技能强化、专业技能强化、就业创业指导、研究生预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兴趣课程等类别。
学生必选课程2学分,多选课程计入学习记录。课程外学习包括各类讲座、助教实践、就业实习、创业训练、国际交流等,不计学分。
五、学期安排及学程规划学期安排方面,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国际小学期三个学期。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为19周,包括课堂教学17周,考试2周。
国际小学期4周。学程规划方面,本专业必修119 学分,选修32学分。
其中,第一学年秋季学期必修20学分,春季学期必修30 学分;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9 学分,春季学期必修16学分;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必修10学分,春季学期必修8 学分;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必修6学分,春季学期必修8学分。参加“英语口语能力测试”,作为必修要求,计2学分,要求学生在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结束前达标完成,具体见《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
选修方面,“科学、人文与方法”、“原著原典选读”及“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课程可参见《课程资源总汇》及每学期教务处公布的网上课程选修表。学生可按培养方案要求合理安排、自主完成选修学分。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怎么样
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专业在全国来说,隋唐史是最牛的,应该排在全国前三;历史综合实力应该排在12或15之间。
其他历史门类也不错:在陕师大的历史学院有两个专业都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史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能占老师总人数的80%,本科生基本上都是教授级别的给上课,非师范生的保研率也很高,能达到50%;师范生就业率100%。 本科专业有历史系和文博系。
如果想上陕师大的历史的话,你的分至少要比你们省的一本分数线高出20分(这个也不一定,要看你们省当年的高考的情况而定); 如果你想上历史考古方面,西北大学是全国第三,考古是西北大学的王牌专业,分数也不低。 在西安,可能只有陕师大的历史和西北大的考古在和西安其他学校的相应的专业比起来应该是最好的。
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 ,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成员,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西北地区 “ 教师的摇篮 ” 。 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建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亩。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国家重点学科4个,ESI前1%学科4个。专任教师175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 。
有全日制本科生17502人,研究生17343 人,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66034人,外国留学生1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