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研究的学术价值 类书有哪些学术价值,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类书?
类书有哪些学术价值,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类书? 一、类书的学术价值:1、保存资料: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
类书有哪些学术价值,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类书?
一、类书的学术价值:
1、保存资料:类书在编纂过程中大多直接采录原始文献。
由于兵火水灾等因素,一些图书因此失传。
由于类书中保存了有关资料,通过辑录佚文,往往能再现图书内容。
由于在流传和翻刻中容易形成讹误,利用类书中保留的原始文献也有助于校勘异文。
2、查考资料:类书按类编排,非常方便查考有关资料。
综合性类书汇集各专题方面的资料,类似于百科辞典,从中可查找到事物起源、诗文典故、诗词文句、名物制度等资料。
二、历史上的重要类书:
1、《太平御览》,1000卷。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命李昉等人编修,历时八年而成。
2、《册府元龟》,1000卷。
王钦若、杨亿等辑。
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历时八年于太中祥符六年即1013年修成。
分31门,1104门。
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
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
3、《山堂考索》一名《群书考索》,212卷。
南宋章如愚私撰。
共分46门,所引经史百家之书,都附有辑书人的断语。
4、《玉海》,200卷。
南宋王应麟私撰。
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21门。
5、《永乐大典》,22937卷,11095册,字数三亿七千万左右。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解缙编纂《文献大成》,次年竣工。
永乐三年,再令重修,永乐六年修成,命名为《永乐大典》。
该书集中图书八千余种,依洪武正韵将有关资料整编。
6、《古今图书集成》。
清康熙时陈梦雷等编。
康熙四十五年书成,赐名《古今图书集成》。
雍正时复命蒋廷锡等重新增删润色。

原书分六编,三十四志,修订后的该书改为三十二典,6109部仍旧,共一万卷。
很赞哦!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