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败后为什么没被杀死 拿破仑战败后,没有被立即处死只是被流放的原因意想不到
拿破仑战败后,没有被立即处死只是被流放的原因意想不到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从此成为“法国人的皇帝 ”。一年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并兼并热那亚,让自己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成为意大利副王,代管意大利 。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

为什么拿破仑两次战败后都是流放,而不杀他?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拿破仑在法国登基加冕继位后,获得了欧洲教皇的承认。在欧洲,君权神授的思想是非常牢固的,人们认为,既然已经被承认为皇帝,那么他就受到了神权的保护,是不能被随意处死的,否则,君主的地位和威望就会大打折扣。拿破仑是皇帝,其他国家又何尝没有皇帝呢?所有的君主都不希望开这个先例,因此就没有处死拿破仑。其次,拿破仑虽然战败,但是在法国人心中,拿破仑的地位却是不可替代的,只要他震臂高呼就能发动起整个国家来,这时候处死拿破仑无疑是与整个法国为敌,自然不能处死拿破仑。
第三点就是拿破仑是欧洲格局保持平衡的一颗棋子,当时的英格兰统帅威灵顿公爵就不希望处死拿破仑。拿破仑下台后,当时新上台的法国国王对欧洲各国都有着许多承诺,拿破仑的存在可以让列强制约法国国王。
就是基于这种种原因,拿破仑最终没有被处死,而是流放到了岛屿上面,日子还是普通富人的日子。
拿破仑(6)法国(5)法兰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