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必然 偶然 清朝一物偶然流入日本,卻被奉爲“國寶”,十年後日本變強

火烧 2022-07-06 09:33:02 1030
清朝一物偶然流入日本,卻被奉爲“國寶”,十年後日本變強 我國從很早以前開始就和日本有了文化交流,尤其是在盛唐時期,日本更是派出使臣來到長安城進行朝拜,而我國也禮尚往來,派出了大量的佛學大師和文學大家到

清朝一物偶然流入日本,卻被奉爲“國寶”,十年後日本變強  

我國從很早以前開始就和日本有了文化交流,尤其是在盛唐時期,日本更是派出使臣來到長安城進行朝拜,而我國也禮尚往來,派出了大量的佛學大師和文學大家到日本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日本文化的傳播和中國是分不開的,所以一些中國流傳出來的的書籍文本也深受日本喜愛,他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新的啓發。

作爲“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在禁菸活動之後,深深地被帝國列強展示出來的先進科學技術震撼了,他清楚地知道世界的廣闊和當時人們思想的侷限性,於是他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併爲我國所用,他翻閱了大量文獻資料之後,寫了一本名叫《四洲志》的書籍,後來他拜託魏源把這本書繼續加以完善。

魏源也不負所托,在《四洲志》的基礎上加以大量的各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最終形成了一本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著作,那就是《海國圖志》。《海國圖志》是一部包含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書籍,它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這本書雖然最初把新時代的大門打開了一瞬,但是很快的,就被當時的清政府嚴絲合縫的關上了。

《海國圖志》在清政府看來是一本胡說八道的“怪書”,於是還沒有等中國人民充分感受書中蘊含的自立自強的信念之後就被全面封鎖了。可是好巧不巧的,這本書幾經流轉,竟然到了日本。日本人一看是中國剛出的書籍,就馬上組織認識漢字的人士前來翻譯。把整本書翻譯完之後,日本陷入了深深的震撼當中,同時,又有一絲狂喜在心底涌現出來,他們知道,崛起的機會,來了。

日本在短時間之內就把《海國圖志》的一本傳閱至全國,並奉爲“國寶”,他們充分理解了魏源在書中表達地思想和期望,所以日本逐漸把國門放開,派出一批又一批的學子遠赴西方學習,然後把學成歸來的知識總結並加以創新,最後在十幾年之後擺脫了落後的局面,變成了亞洲少數的不遜色於西方列強的國家。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快速崛起的日本對他們的“恩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我們也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可困境。所幸的是,我們頑強的站起來了,我們中華兒女的精神是永遠不可能被戰勝的。

必然 偶然 清朝一物偶然流入日本,卻被奉爲“國寶”,十年後日本變強

就因爲一本書,日本便能快速崛起。試想,如果當時我們能翻開看看,也許到今天是另一種局面也說不定。你們說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