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的简短英雄事迹 杨靖宇生平简介
杨靖宇生平简介

1 林海雪原写忠魂——杨靖宇生平简介他曾经率领抗日队伍驰骋于东北广阔的土地上;他曾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他也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就是身经百战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从1925年加入革命队伍到1940年壮烈牺牲杨靖宇用短短 15 年的时间书写了不朽诗篇用自己的热血浇铸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竖立在祖国和人民的心中。 少年怀壮志 1905 年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里。杨靖宇幼时在村里私塾读书时很用功从来不和同学打闹只喜爱听英雄故事。每到晚上老人唠起太平军的故事时他便蹲在一旁不声不响地听太平军艰苦征战、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杨靖宇。 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 14 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跟随进步教师到街头去宣传和同学们一起张贴标语到火车站查封日货。 1923 年 9 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7 年春杨靖宇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 月 4 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 4 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gcdzg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 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 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gcdzg。 声威震敌胆 1933 年 1 月杨靖宇担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此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一面加速强化地方行政管理一面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企图一举剿灭抗日武装。而义勇军的上层领导人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影响下有的逃跑了有的投敌了只有杨靖宇领导的抗日队伍在磐石、伊通、双阳等地开展了积极的抗日游击活动。在 3个月的时间里连续粉碎了日军的 4 次“大讨伐”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发展壮大了游击队。 1935 年 3 月杨靖宇率领部队挥师向南开辟了清原、新宾等游击区并用俘获的军马编成一支骑兵队驰骋于南满平原重创日军守备队。
当日军仓促凑集兵力赶来“讨伐”时骑兵队又改成步兵队绕到鸭绿江右岸的临江、集安一带活动使日军顾此失彼无可奈何。 2 1936 年 10 月 日军集结了伪军的大部分精锐部队近 2 万人浩浩荡荡地向南满地区开进。此时杨靖宇指挥的部队只有 1000 余人杨靖宇简介。得知敌人的部署以后杨靖宇立刻把队伍分散成小股 进入深山密林里 伺机给敌人以重创。 敌骑兵进山十分不方便 到处寻不到抗联主力反倒时常遭到抗联小股部队的袭击。经过 4 个多月的苦斗交战近 600 次敌伪军伤亡比我军多了 10 倍。杨靖宇率领的部队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反“讨伐”的胜利使杨靖宇声名大震令敌人闻风丧胆。 壮烈显英豪 1939 年抗日斗争更加艰苦了抗联队伍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到 1940 年年初杨靖宇身边仅剩 15 名战士。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当时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都被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敌人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休整的机会。
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当做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杨靖宇简介。先把老皮刮掉 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 放在嘴里嚼啊嚼啊 就是咽不下去。 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杨靖宇被上百名敌伪军包围了。敌伪军劝他投降可他毫无惧色手持双枪不停地向敌伪军射击。交战 20 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他左手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 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 敌伪军认为生擒困难 遂猛烈向其开火。 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年仅 35 岁。 残暴的日寇割下了杨靖宇的头颅 剖开了他的腹部 发现胃肠里尽是枯草、 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1946 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其牺牲地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 年 2 月 23 日其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合葬在为他专门建立的通化市靖宇陵园。